云南省广南县二中2021-2022年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SCR法是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反应原理为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0。该法可能发生副反应4NH3(g)+5O2(g)4NO(g)+6H2O(g)。投料比一定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高压 B. 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低温低压
C. 减少副反应的措施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D. 减少副反应的措施是控制O2的用量
2. 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 1s22s22p2和1s22s22p4 B. 1s22s22p63s23p4和1s22s22p4
C. 1s22s22p63s2和1s22s22p5 D. 1s22s22p5和1s22s22p4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d3表示3d能级上有3个轨道
B. n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都可以用右图表示
C. 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D. 电子云图的黑点密度越大,说明核外空间电子数越多
4.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ol-1,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A. 2 912 kJ B. 2 953 kJ C. 3 236 kJ D. 3 867 kJ
5.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下的八种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物质可能分别为( )
A. NH4Cl (NH4)2SO4 CH3COONa NaHCO3 NaOH
B. (NH4)2SO4 NH4Cl CH3COONa NaHCO3 NaOH
C. (NH4)2SO4 NH4Cl NaOH CH3COONa NaHCO3
D. CH3COOH NH4Cl (NH4)2SO4 NaHCO3 NaOH
6.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N2+3H2===2NH3反应来合成氨,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大的是( )
A. v(H2)=0.1 mol·L-1·min-1 B. v(N2)=0.01 mol·L-1·s-1
C. v(N2)=0.2 mol·L-1·min-1 D. v(NH3)=0.3 mol·L-1·min-1
7. 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与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B>C B. A>C>B C. C>B>A D. B>C>A
8. 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2 s末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2 s末,B的浓度为0.5 mol·L-1 B. 2 s末,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的倍
C. 2 s时C的体积分数为 D. z=2
9. 2018年4月12日,我国海军首次在南海进行海上阅兵。为了保护舰艇(主要是钢合金材料),在舰体表面镶嵌金属块(R)。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保护舰体的方法叫作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 金属块R可能是镁或锌
C. 海水呈弱碱性,舰艇在海水中易发生析氢腐蚀
D.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10. 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
A. ns2和ns2np4 B. ns1和ns2np4 C. ns2和ns2np5 D. ns1和ns2
1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
A. 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 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 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 卫生丸久置后消失
12.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NH)由多到少的关系正确的是( )
①NH4Cl ②NH4HSO4 ③CH3COONH4 ④NH4Al(SO4)2 ⑤NH3·H2O ⑥(NH4)2SO4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②①③⑤ C. ②①③④⑤⑥ D. ⑥②④①③⑤
13.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 ΔH=a kJ·mol-1(a=-297.2)。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S(g)+O2(g)===SO2(g) ΔH=b kJ·mol-1,则a>b
C. 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 16 g固态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 kJ的热量
14. 25 ℃时,在等体积的①0.5 mol·L-1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③1 mol·L-1的NaCl溶液;④纯水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0∶107∶107 B. 107∶107∶1∶1
C. 107∶106∶2∶2 D. 107∶106∶(2×107)∶2
15. 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NaOH<Mg(OH)2<Al(OH)3 B. 第一电离能:Na<Mg<Al
C. 电负性:Na>Mg>Al D. 还原性:Na>Mg>Al
16. 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 ΔH>0,测得c(H2O)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5 min内,v(H2)=0.05 mol·L-1·min-1 B. 5 min时该反应的K值一定小于12 min时的K值
C. 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D. 5 min时该反应的v正大于11 min时的v逆
17. 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气体 ②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⑤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 ⑥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利用率
A. ①②③④⑥ B. 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③④⑥
18.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 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2A2+B22A2B B. A2+B22AB
C. A2+B2A2B2 D. A2+2B22AB2
19. 下列有关金属的保护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使用的快餐杯表面有一层搪瓷,搪瓷层破损后仍能起到防止铁生锈的作用
B. 白铁(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铁皮的腐蚀仍很慢
C. 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阴极法
D. 钢铁制造的暖气管道外常涂有一层沥青,这是钢铁的电化学保护法
20. 下列多电子原子不同能级能量高低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1s<2s<3s B. 2p<3p<4p
C. 3s<3p<3d D. 4s>3d>3p
21.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下图甲表示相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 图甲中,中和等体积的两种酸,消耗等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V(Ⅰ)>V(Ⅱ)
C. 图乙中纯水仅升高温度,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D. 图乙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22. 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CO(g)+O2(g)===CO2(g) ΔH=-282.9 kJ·mol-1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B. 1∶2 C. 1∶1 D. 2∶3
23. 常温下,Ksp(PbI2)=8.5×10-9。取适量PbI2粉末溶于水,充分搅拌后得到浊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KI后测得c(I-)=1.0×10-2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sp(PbI2)减小 B. 溶液中c(I-)减小
C. 产生黄色沉淀 D. 溶液中c(Pb2+)=8.5×10-7 mol·L-1
24. 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无毒硫酸钡作为内服“钡餐”造影剂。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已知:某温度下,Ksp(BaCO3)=5.1×10-9;Ksp(BaSO4)=1.1×10-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碳酸钡比硫酸钡更难溶
B. 可以用0.36 mol·L-1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者洗胃
C. 抢救钡离子中毒者时,若没有硫酸钠也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
D. 误饮c(Ba2+)=1.0×10-5 mo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
25. 常温下,以Na2S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A2+(M2+、N2+、Q2+、R2+),沉淀与离子关系[pA2+=-lg c(A2+),pS2-=-lg c(S2-)]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sp(MS)<Ksp(NS)<Ksp(QS)<Ksp(RS)
B. a、c点的pN2+=pQ2+,向含N2+、Q2+且pN2+=pQ2+的混合液中滴加Na2S溶液,先生成QS沉淀
C. 若a点时pS2-=14,pN2+=14,则Ksp(NS)=1028
D. b点对应溶液中不能形成QS沉淀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根据需要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FeCl2溶液呈_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在配制FeCl2溶液时,常将FeCl2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以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时发生的主要反应____________。
(3)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甲同学: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降低,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4)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试剂除了1 mol·L-1KI溶液、0.1 mol·L-1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控制______(填字母)不变。
A.温度
B.试剂的用量(体积)
C.试剂添加的顺序
(5)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进行溶液酸性强弱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______,αc为________。
29. 现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都小于36的X、Y、Z、Q、W五种元素,其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在基态时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Q原子在基态时其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W元素的原子中3d能级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W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其中W(CO)5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W(CO)5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晶体,该晶体中W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B.电负性顺序:X<Y<Z<Q
C.因为CaO的晶格能比KCl的大,所以KCl比CaO的熔点低
D.H2YO3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非羟基氧,故其为中强酸
(4)Q和Na形成的一种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一个阴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胞边长为________ cm。(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
30. 已知在25 ℃时Ksp[Mg(OH)2]=3.2×10-11,Ksp[Cu(OH)2]=2.2×10-20。
(1)假设饱和Mg(OH)2溶液的密度为1 g·mL-1,试求Mg(OH)2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在25 ℃时,向0.02 mol·L-1的Mg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如要生成Mg(OH)2沉淀,应使溶液中的c(OH-)最小为________mol·L-1。
(3)25 ℃时,向浓度均为0.02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______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
1. A 2. D 3. B 4. B 5. B 6. B 7. C 8. A 9. C 10. C 11. B 12. D 13. D 14. A 15. D 16. B 17. A 18. D 19. B 20. D 21. D 22. C 23. C 24. B 25. B
26. (1)酸 Fe2++2H2OFe(OH)2+2H+ 抑制
(2)Al3++3HCO===Al(OH)3↓+3CO2↑
(3)d
(4)Al2O3
27. (1)4H++4I-+O2===2I2+2H2O
(2)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淀粉溶液 无色溶液变蓝
(4)BC
(5)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约增大2倍
(6)保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28. (1)AX3(l)+X2(g)===AX5(s)
ΔH=-123.8 kJ·mol-1
(2)①≈1.7×10-4 mol·L-1·min-1
②bca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
③α=2(1-) 50% 40%
29. (1)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2)分子 0 (3)BC(4)立方体
30. (1)1.16×10-3 (2)4×10-5 (3)Cu(OH)2 Cu2++2OH-===Cu(OH)2↓ 1.4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