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网络
燃
料
及
其
利
用
燃烧与灭火
燃烧
灭火原理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燃料和热量
化石燃料
化学反应与能量
煤
天然气
石油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对空气的影响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_发
生的一种___________的剧烈_________。
(2)需满足的条件
①_______;
②与_____接触;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
(也叫可燃物的_______)
三者缺一不可
氧气
发光、发热
氧化反应
可燃物
氧气
最低温度
着火点
知识点一:燃烧
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____
的条件
原理
灭
火
方法
清除_______(或
使_______与其
他物品隔离)
隔绝_________
使其温度下将到
_______以下
三者之中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燃烧
可燃物
可燃物
空气
着火点
注意:在描述通过降温的方法灭火时,不能描述为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描述为降低物质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一般火灾
泡沫灭火器 隔绝空气(或氧气) 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或氧气) 一般火灾,油、气等引起的火灾
CO2灭火器 降温;隔绝空气(或氧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发的火灾
灭火器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知识点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燃物和易爆物
2.爆炸的条件:
注意: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气球爆炸都是物理变化。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它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下图所示:
(1)室内起火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2)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泄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燃煤炉子取暖要注意_____。
(4)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一定要注意_________。
(5)进入枯井或深洞时应___________。
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
通风
严禁烟火
做灯火实验
注意: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安全常识
【特别提醒】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_____反应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的急剧_____ 缓慢进行的_____反应
温度 _____可燃物的着火点 _____可燃物的着火点 _______可燃物的着火点
能量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缓慢,不易察觉
联系 都属氧化反应,都放热,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氧化
燃烧
氧化
达到
未达到
达到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放出热量:如CaO+H2O =Ca(OH)2。
②吸收热量:如C+CO2 2CO。
(2)能量变化的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燃料燃烧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发射火箭、开山炸石、火力发电等。
知识点四: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认识化石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煤 石油
俗称
形成
组成 主要元素
其他元素
炼制方法
主要产品及用途
工业的粮食
工业的血液
古代植物等被埋于中,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混合物
C 、 H
C
N、S 、 O 、 H等
N、S 、 O 、 等
干馏
蒸馏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焦炭、煤焦油、
粗氨水和焦炉气
汽油、煤油、柴油、
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复杂变化形成的混合物
煤、石油进行比较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化学式_____)。其化学性质:具有_______,燃烧时产生明亮的_____色火焰,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甲烷
CH4
可燃性
淡蓝
认识天然气
CH4+2O2 === CO2+2H2O
点燃
乙醇(酒精)
化学式 C2H5OH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点 燃烧产物基本上不污染环境,可做
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
来源 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
蒸馏可得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C2H5OH+3O2===2CO2+3H2O
点燃
乙醇和氢气是两种清洁能源
氢气
化学式 H2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点 燃烧产物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
来源 氢气可由水分解制得,目前制取成本
高,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不能广泛
使用,但终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2 H2 + O2 === 2 H2O
点燃
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①燃料燃烧需要足够的_________;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_;
(2)意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着困难。
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接触面积
空气
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②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产生一氧化碳等;
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雾霾;
④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2、保护措施:①改善燃料结构;②节约能源;③使用清洁燃料,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实验与探究
知识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化学方程式是: 。
2H2O2 === 2H2O+O2↑
MnO2
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______,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 ;也可用于制取______气体,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本题是探究燃烧所需的条件,在进行探究时,主要是采取对比实验,解题时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水变成水蒸气,既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又可使它与空气隔绝
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又与氧气充分接触
CO2
向上排空气法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