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复习课件
知识体系
化学研究对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两个探究实验
常见仪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什么是化学?
化学的发展史
绿色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近代化学的基础。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
区别
伴随
现象
区别
联系
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发光,放热,变色等
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化变中一定有物变,物变中不一定有化变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
可燃性 、助燃性、稳定性、腐蚀性 、氧化性、毒性 、酸性 、碱性、 能与……反应等。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 密度、导电性、传热性、溶解性、挥发性、 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
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举例
区别
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
可燃性、稳定性、
活泼性、助燃性
颜色、状态、
挥发性、溶解性
性质表现需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
想一想你会更请楚
找区别: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
过程
属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1.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味
C.酒精具有可燃性
D.汽油易挥发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该物质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
A.酒精可以作燃料
B.氧气能供给呼吸
C.镁带可以做白色信号弹
D.铜丝可以做导线
辨一辨
3.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三、两个探究实验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2S,观察哪层最先炭化。
现象:__________;结论:________
(3)检验产物 H2O:______________
_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熄灭后: _________________ 点燃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端先变黑
外焰温度最高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罩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
有白烟(为石蜡小颗粒);
蜡烛复燃,说明石蜡可燃烧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
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 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低。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的 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 含量较高。
空气中
氧气
石灰水明显浑浊
CO2
水雾
水蒸气
2.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燃着的小木条
走进化学实验室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介绍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托盘天平的使用
连接仪器装置
药品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
洗涤仪器
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
粉末状
较大量液体药品
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少量液体药品
使用胶头滴管注意事项:
①垂直悬空,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
③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点拨释疑
使用量筒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
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
②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
③先倒后滴、量筒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点拨释疑
俯
读数时:
俯大仰小
V1读数偏大
V2正确读数
V3读数偏小
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给固体药品加热
给液体药品加热
使用酒精灯五注意:
1.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3.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4. 不要碰倒酒精灯,如酒精洒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布扑盖。 5.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并避免灯芯上留下较多水分,下次难以点燃。
1.固体物质的加热:
药品平铺在干燥的试管底部,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的1/3处,
先预热试管后,再用外焰集中对药品加热。
试管炸裂原因:没有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向上倾斜,
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
2. 液体物质的加热
A.液体不超试管容积的1/3 ,
B.先把外壁水擦干,
C.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1/3处,
D.管口向上倾斜45°,
E.管口不朝有人方向,
F.均匀预热试管后,用外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G.加热过程要移动,避免液体溅出伤人。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
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