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以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陶冶个人情操、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寓教于乐,将德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具有关注度高,普及广泛,集体性强以及强调攻守转换等特点,是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篮球运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机智果敢、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本课所学的行进间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篮球原地运球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能够对学生今后学习行进间投篮以及其他篮球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 观察、分析、实践能力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很高,但自律能力较差,他们很希望能通过这项运动展现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眼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的高、低运球技术,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原地稳定地运球但脱离自己运球视线控制球的能力较低。总体来,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手脚协调控球能力方面。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 80%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熟悉球性练习方法和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速度、弹跳、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通过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
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
3、学生通过合作学练、互帮互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
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交往的技能,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正确手型,按压球的后侧上方。难点:行进间运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1、教学中注意启发诱导,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
2、教学中合理利用智慧课堂设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所有所得。
3、教学中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有意识让学生自我锻炼,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4、适当运用音乐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5、因势利导,寓教于乐,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和规则意识。
七、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集合问好后,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和要求。在指定区域进行慢跑,通过篮球熟悉 球性练习,直奔课的主题,既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达到热身之目的,以达到舒展学生筋骨,拉伸全身关节韧带的目的,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本部分:
1、复习篮球原地高低运球。基础组在教师口令下集体练习后自由进行复习。提高组加大难度进行体前变向、胯下、背后运球。
2、一步一运球练习。要想提高篮球运球的水平,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难度较低的一步一运球开始学习。基础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平板电脑的视频材料,一人一球自主练习并在练习中探索和总结动作要领。提高组加大难度,一人两球,一步一运球。在练习中找到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的不同,解决本课的重点。
3、行进间运球练习。基础组学生通过讨论平板电脑的视频材料,合作学习行进间慢跑运球练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组加大难度,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后三步上篮。体会行进间运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减少运球失误。
4、运球接力比赛。通过素质+运球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巩固本课所学内容,为以后篮球学习打好基础,达到课课练的目的。
放松与结束:
跟随音乐,师生一起做放松静态拉伸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简单的游戏中放松身心。小结并布置课下任务。
八、场地器材:
体育智慧课堂设备一台、篮球 40 个、标志盘 40 个、标志桶 8 个、音响 1 台,平板电脑 4 块、分队服 40 件。
九、预计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较好。预计课的心率在 140——160 次/分,运动密度在 75%左右。本课在组织上围绕一个篮球展开各个环节的教学。以自主、合作学习和比赛的形式开展篮球教学,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法得当有序,从易到难的各种练习方法,使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教学重点难点一一得到落实,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素质,让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心理上获得成功喜悦的感觉。
备注:(教案附后)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姓 名 李轲 学 科 体育与健康
学习内容 篮球行进间运球 年 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 80%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熟悉球性练习方法和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 2、发展学生速度、弹跳、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通过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 3、学生通过合作学练、互帮互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心理 品质,提高学生交往的技能,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 用正确手型,按压球的后侧上方
难点 行进间运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
教 学 活 动
时 间 次 数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1 分 钟 6 分 钟 1 一、开始部分 明确本节课内容与任务。 集 中 注 意力,增强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 检查出勤, 安排见 习生。 宣布上课。 向学生问好。 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 检查服装, 安排见习生。 三面横队集合。 向老师问好。 明确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 组织:三面横队 要 求 : 精 神 饱满,注意力集中。
1 二、热身准备活动 1.养成运动之前热身活动习惯,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确保安全。 (一)指定线路慢跑 绕桶跑 小步跑 高抬腿跑 后踢腿跑 开合跳 侧滑步 教师播放音乐 教师不断的变换动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强调安全。 一路纵队,前后距离 1.5 米, 在音乐中慢跑。 轻松愉快的模仿教师动作, 跟随老师进行热身和准备活动。 组织: 分为四组, 指定区域一路纵队。 听教师口令做相应动作。
激发运动兴趣,形成积极体育态度。增强思维、快速反应能力。 培养合作、礼让行为。 (二)熟悉球性练习 1、篮球写数字( 游戏) 2、体转运动 3、腹背运动 4、手指拨球 5、颈腰绕环 6、8 字绕球 7、抛球击掌 教师口令集体练习。 教师要积极、准时、合理的评价,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听清教师提出的要求以及要完成的任务。 跟随教师的口令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 分为四组。 要求:跟随教师完成练习。
时间 次数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8 分 钟 2 三、基本部分 1. 通 过 自 主学习,掌握一步一运的技术要领。 促进学生自主究学习能力,认真思考,积极解决问题。 (一)一步一运球: 在组长的带领下,观看视频,相互探究, 自主进行学练。 基础组: 一人一球,相对站立,一步一运球。 提高组: 一人两球,相对站立,一步一运球。 强化练习,巩固动作要领。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学练。 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练习出现 的 不 规 范 动作, 进行个别指导,规范动作。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总结示范动作。 组长带领,观看视频, 自主学习。 根据视频内容和学习清单, 小组研讨, 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练习, 练习认真积极,动作规范。 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 组织:将学生分成四组,分组练习。 要求:自主学习探究, 积极主动练习。
12 分 钟 2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行进间慢跑运球 的 技 术 要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认真思考,积极解决问题。 (二)行进间慢跑运球: 基础组: 一人一球,一路纵队,行进间慢跑直线运球。 提高组: 一人一球,一路纵队,行进间慢跑体前交替运球后三步上篮。 强化练习,巩固动作要领。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学练。 教师巡回指导, 进行个别指导,规范动作。 教师讲解说明练习的方法和要求。鼓励学生完成练习。 组长带领,观看视频, 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视频内容, 小组研讨, 进行小组合作练习, 练习认真积极,动作规范。 积极回答教师 提问的问题。 组织:将学生分成四组,分组练习。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积极主动练习。
10 分 钟 1 发展学生的上 、 下 肢 力量,以及腰腹肌力量,增强身 体 的 灵 敏性,协调性。培养吃苦精神和 顽 强 意 志力。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接力比赛“背 书包的鸭子” 做法: 将篮球比作“书包”,将自己比作“鸭子”,听到发令后,背着书包走鸭子步到指定位置后运球绕回到起点,与下一位学生击掌,依次进行,最快完成的小组为优胜组。 教师讲解说明接力比赛的方法和要求,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师担当裁判, 做好监督工作。 比赛公平、公正, 评价及时准确。宣布比赛成绩, 点评比赛收获。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站位进行比赛, 遵守规则, 积极认真参加比赛。 鼓励本组同学,争取好成绩。 保证安全的前 提下完成比赛。 组织:将学生分成四组, 分组进行比赛。 要求: 积极比赛,遵守规则。
时间 次数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2 分 钟 1 分 钟 1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养成运动后放松的习惯。 (一)放松活动 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放松活动。 1.1 教师带领学生, 在音乐的伴奏下, 进行调节呼吸和拉伸放松。 1.1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 模仿老师动作, 进行身心调节和放松。 1.1 组织:四列横队 散开。
1 1.2 要求:全体学生在指定位置, 安静调节呼吸; 在老师的领做下, 放松身心。
2.课后小结: 学会正确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养成互帮互助,爱惜器材的好惯。 (二)课堂小结 点评本节课。 布置作业、回收器 械。 师生再见。 教师点评本节课。 对学生提出课下的要求。 安排学生收置器械。 学生认真听讲。 完成教师布置 的课下作业。 师生再见。 2.1 组织: 四列横队。
2.2 要求: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听讲认真。
课下作业 通过书籍、电视等媒体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术及锻炼方法。 预计运动负荷
器材 体育智慧课堂设备一台、篮球 40 个、标志盘 40 个、标志桶 8 个、音响 1 台,平板电脑 4 块、分队服 40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