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2 22: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亚洲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学会描述某个大洲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等,归纳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
(3)阅读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等资料,对照亚洲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认识亚洲地形、气候、水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合作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归纳亚洲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
分析亚洲地形、气候和水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珠穆朗玛峰、死海、贝加尔湖、黄土高原等能代表亚洲“世界地理之最”的照片。
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学生抢答。
(二)互动授课
1.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展示教材图6-2-1,学生阅读高度表,感受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越来越深。学生读地形图并迅速地找出亚洲海拔最高的区域,以及面积较大、面积较小的地形类型,并完成“读图6-2-1”。
(1)读图6-2-1,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说说这三组地形区的大致海拔及其分布特点。
学生: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以深棕色为主,平均海拔在2 000米以上,均位于亚洲中部;伊朗高原位于亚洲西部,蒙古高原位于亚洲中部,它们以深黄和浅黄为主,平均海拔在1 000~2 000米;印度河平原位于亚洲南部,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它们以浅绿为主,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
(2)说说亚洲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学生:亚洲地表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展示教材图6-2-2,学生观察并读出高原山地所占面积比例。
引导学生小结:亚洲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沿30°N和80°E进行一次虚拟旅行。(活动规则:各小组结伴而行,共同参与。先沿30°N自东向西旅行,然后沿80°E自北向南旅行。小组成员对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要达成共识,并由组长进行记录。根据各地形区的海拔,找六位不同身高的同学到讲台代表各地形区并用手举起所代表的地形区卡片,按照一定的顺序站成一排。)
引导学生画出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并计算出最大高差。
展示“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画的图和计算结果,巩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3)读图6-2-5,说出北美洲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学生: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4)读图6-2-4,说出北美洲的主要地形类型,并估算各部分的大致比例。
学生: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高原、山地约占五分之三,平原约占五分之一。
(5)读图6-2-4,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并说说其分布状况。
学生:形成大致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展示教材图6-2-6,说出亚洲的任一气候类型,学生在图上快速指出,看谁指得即对又快。
学生读图完成“读图6-2-6”。
(1)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
学生: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简要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成因。
学生(教师补充):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3)亚洲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气候类型?简要分析该气候的成因。
学生(教师补充):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具有广大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因而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找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类型,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学生: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展示教材图6-2-7。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5)读图说出亚洲冬季风、夏季风的风向及特点。
学生:亚洲东部和东南部,1月盛行西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亚洲南部,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西南风。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
补充讲解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其影响:东亚位于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太平洋(世界最大的大洋)的西岸。冬季,亚洲大陆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气温很低,成为高气压中心,太平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内陆气温升高很快,气压降低,太平洋上气温升高较慢,气压相对较高,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太平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冬季风的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风盛行时,东亚东部近海地区降水丰沛。
学生分组讨论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6)简要说说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学生:亚洲背靠全球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季风气候显著。
(7)结合哈尔滨、广州、孟买三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
学生:哈尔滨(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广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凉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孟买(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8)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生: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带来气候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量骤减,容易造成旱灾。
引导学生归纳亚洲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活动——“认识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9)找出非洲的气候类型,说说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非洲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非洲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0)比较非洲气候类型与亚洲有什么不同。
学生:非洲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较少,而亚洲气候类型比较齐全,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均有大面积分布。
3.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内容。
展示教材图6-2-9,学生观察亚洲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完成“读图6-2-9”。
(1)归纳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学生: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很多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汇入海洋。
(2)说说亚洲长河众多的主要原因。
学生: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发育有众多河流,亚洲陆地面积广阔且地势中高周低,许多河流从陆地流向海洋,河流流程较长。
(3)说说亚洲中部和西部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的原因。
学生:亚洲中西部地区深居内陆,离海较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发育较少,一些河流没有流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戈壁,或者注入内陆湖泊,成为内流河。
展示海南岛地形示意图,学生思考:我国海南岛的河流分布特点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