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亚洲概述教学设计(2课时 表格式)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粤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亚洲概述教学设计(2课时 表格式)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粤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3 10: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亚洲的概述
所在单元 第七章第一节
本单元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本单元的 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
本节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第一节 亚洲概述(第一课时) 1.运用地图,我能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运用数据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通过地图,我能够知道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根据地形、地势特点,我可以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 学习目标:第一节 亚洲概述(第二课时) 1.通过学习,我能运用相关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点, 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相互关系和对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影响。 2.通过阅读资料,我会分析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及经济与发展造成的影响。
学习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大洲及分界线; 3、亚洲地形特点和主要的地形区。
学习难点 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含学习环节的名称、时间) 活动内容及活动规则 (围绕学习目标达成的活动设计,含教师设问、 活动的任务、活动规则等) 设计意图 (目标指向、重难点突破等)
导入: (情景创设与社会、生活、科技密切相连) 活动一:(活动的名称、时间) 【自主学习】 时间:5分钟 【展示】 时间:6分钟 小结 :2分钟 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长城、喜玛拉雅山、富士山、和服、花园城市新加坡、蒙古人摔跤等图片。运用亚洲的特有地理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亚洲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带着问题阅读教材2页-5页,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不懂的问题。 一、面积最大的大洲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读课本第2页图“亚洲的地理位置”,完成下列问题: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2、经纬位置 读课本“亚洲国家和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所跨经度约 度,纬度约_____度。南北跨越五带中的__ ___、_____、_____三带。 3、海陆位置 读课本“亚洲国家和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欧大陆的 部,亚洲东临 洋,南面 洋,北接 ,西濒 海。 (二)界线和面积 ①界线: 与欧洲的分界:亚洲的西北以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与欧洲为界; 与非洲的分界: 海峡;与北美洲的分界: 海峡 ②根据图7.2,计算:亚洲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大洋陆地面积的 倍,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 二、地形和河流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河流自中部_____________向四周分流。 【展示】 要求:1. 展示的同学站位准确、面向黑板、声音洪亮、脱稿。 2.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和质疑。 小结: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与欧洲相连,东南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与非洲相接,陆地总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和学生识图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展示自己的能力。
学习环节 活动内容及活动规则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时间:8分钟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规律 【合作探究二】 时间:4分钟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规律 【快乐晋级】 时间:2分钟 【总结】2分钟 【当堂检测】 时间:3分钟 【对学】 时间:10分钟 【对学纠正】 时间10分钟 【合作探究】 时间:6分钟 【展示】小组展示 【总结】2分钟 【当堂检测】 时间:3分钟 【合作探究】学生读图,并在图中用圆圈圈出以下地形区,观察它们的位置并记住。 【合作探究一】 1、查找地图,并说出亚洲主要的山脉名称及走向,并说出有哪些主要高原。 2、读图回答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在图中找出亚洲最大的平原和亚洲沿海的主要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亚洲整个地势变化有什么规律?亚洲的地势特征对其河流有什么影响? 老师引导归纳出: 亚洲地势特点: 中部 高, 四周 低,起伏 大 过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这种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呢? 【合作探究二】 分别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 老师引导归纳出: 河流特点:呈放射状,由 中部 向 四周 流向海洋。 【快乐晋级】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你还能列出亚洲之最吗?(至少五个) 【总结】结合本节课学习目标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当堂检测】题目见教学设计最后一页 亚洲的概述(第二课时) 【对学】要求:1、阅读课本的6页到10页完成导学案的对学部分, 2. 用红笔在课本和导学案中标注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并和对子讨论解决。 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找出图中亚洲的气候类型,并说明气候类型情况。 2.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3.亚洲一共有几种季风气候? 4.为什么亚洲气候具有这样的特点? (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教师引得得出: 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是复杂多样、_________显著、___________分布广。 三、人口众多的大洲 1.亚洲地理分区: (1)你能说出图中的亚洲分区吗 (2)我国位于哪个分区? (3)我国所属分区还有哪些国家? 2.亚洲人口问题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_____个,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和______。读课本9页图7.15、图7.16,找出下列分区超过1亿的国家。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2)怎样缓解亚洲的人口问题? 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3、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1)请你读P10图7.17和图7.18,并完成下列要求 : ①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较高的国家是________,均较低的国家是________。 ②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比较低的国家有______ ______ ______, (2)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人口数量、各国工业基础、生产力水平) 小结:亚洲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________,尤其是工业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差异大。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_________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很_______(大、小)。 【对学纠正】教师通过PPT演示梳理知识。卸载本课时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 活动一:找出亚洲从北到南有哪三种类型的季风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气候 类型纬度 位置海陆 位置夏季气候特征冬季气候特征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与气温的相互关系
活动二:理解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根据上面两个图的风向,可知,左图是 图,右图是 图。 (2)仔细观察上面两图和根据所学内容可知: 冬季,上海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 夏季,上海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 (3)亚洲南部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产地,同时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为什么? 【展示】学生展示,老师点评。 【总结】结合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当堂检测】以选择题为主,重在强调重难点(见教学设计第四页)。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宽学生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地理的兴趣。 巩固重点知识,以及分辨易错点知识。 本节知识相对有一定难度,独学无法卸载基础知识,对子之间学习更容易卸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PPT师生梳理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激发学生养成复习习惯,考察学生记忆能力。 读图查找分析,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巩固重点知识,以及分辨易错点知识。
学法总结 主要采取看图片、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以自主学习、对学和合作探究为主)
板书设计 (思维 导图)
课堂检测 (可粘贴) 当堂检测(第一课时) 1.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势 B.纬度 C.气候 D.海陆 2.亚欧两洲分界线处的海峡是 ( )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亚洲是亚洲人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邻居”,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欧洲,西临太平洋 B.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C.东临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4.亚洲的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地形类型是 ( ) A.高原和山地 B.高原和平原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5.小明向他的美洲朋友介绍亚洲的“世界之最”,其中错误的是( ) A.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D.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当堂检测(第二课时) 1、亚洲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新加坡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2、对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区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低相差悬殊 B.跨纬度最大的一洲 C.跨经度最大的一洲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寒带气候 5、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的是季风气候 B.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 C.亚洲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是北半球的“寒极” D.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气候类型齐全
学生课堂学习获得率(%)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7页活动3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