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7.1东南亚教案2021-2022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7.1东南亚教案2021-2022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3 10: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和首都,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中南半岛地形图”“中南半岛沿20°N地形剖面图”描述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和地势变化特点。
(3)运用“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图”,说明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曼谷、新加坡气候和降水资料图”,分析东南亚主要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来分析某区域的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位置、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
(2)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特点。
(3)东南亚热带气候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陈毅诗作《赠缅甸友人》。
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中的“江”指的是哪条江?“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明了东南亚怎样的地理特征?
(二)互动授课
1.东方的“十字路口”
展示教材图7-1-1,学生完成“读图7-1-1”。
(1)找出东南亚的主要国家,说说哪些国家与中国山水相连?哪个国家是内陆国?哪个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学生:共11个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其中,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老挝是内陆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展示“东南亚地形分布图”,指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与组成,并补充: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又称“南洋群岛”。
(2)试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学生:从纬度位置上看,东南亚大部分位于10°S和25°N之间,被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主要位于热带。从海陆位置上看,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展示教材图7-1-2,引导学生在图中将亚洲和大洋洲连线,再将印度洋和太平洋连线,同时观察连线的形状,理解“十字路口”的说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9页“活动”,理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日本人将马六甲海峡称为他们的“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
学生(教师补充):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北非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日本人因此将马六甲海峡称为他们的“海上生命线”。
(4)简述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生: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的马六甲海峡是联系东亚、东南亚与南亚、西亚、北非、欧洲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多山的地形
展示教材图7-1-3和图7-1-4,学生读图并回答问题。
(1)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并观察这些河流的发源地及最终注入的海洋。
学生: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它们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注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
(2)简要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势和地形特点,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学生(教师补充):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中南半岛的河流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高峻,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地势渐低,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这样分布有何利弊?
学生(教师补充):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能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河流能提供运输条件,还能提供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但河流的水灾会对城市造成损害,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会污染河流,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正常的水循环。
展示东南亚地形图,学生小组合作,读图并回答问题。
(4)简要描述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学生: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河流湍急。
(5)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学生:印尼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3.热带气候与农业
展示毛衣、太阳镜、羽绒服、短衬衫、防晒霜、雪地靴等图片。提问:假如你要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旅游,你会选择那几样物品?为什么?学生抢答。
展示教材图7-1-5,学生读图并回答问题。
(1)说说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学生:东南亚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结合曼谷、新加坡的气温与降水量资料,说说它们的主要特征。
学生:曼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为旱季;6至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为雨季。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看图说话”。
(3)说说“看图说话”中东南亚居民生活习惯与气候的关系。
学生(教师引导):东南亚的气候炎热潮湿,高脚屋上层通风,干燥凉爽,适宜居住;屋顶坡面长且陡,利于排水。东南亚高温多雨,十分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东南亚的居民喜食米饭;煲汤可清热消暑,提神去火;许多国家的居民喜食辛辣则是为了祛湿。
展示教材图7-1-6,学生找出东南亚的主要热带作物,了解它们的分布。
(4)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四种作物的最大生产国分别是哪个?
学生: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4.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展示教材图7-1-7,对部分景点作简要介绍。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新马泰旅游”。
(1)东南亚地区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学生(教师补充):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东南亚国家和中国距离较近;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文化差异小,语言障碍小;旅游价格相对低廉。
展示教材图7-1-8和图7-1-9,学生读图,并结合教材了解东南亚各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播放视频《东南亚华人和华侨》。
(2)说说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学生:在国外定居的中国人中,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强调: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