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 大树有多高
动手操作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竹 竿2
竹 竿3
大树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72 60 1.2
竹 竿2
竹 竿3
大树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72 60 1.2
竹 竿2 24 20 1.2
竹 竿3
大树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72 60 1.2
竹 竿2 24 20 1.2
竹 竿3 12 10 1.2
大树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72 60 1.2
竹 竿2 24 20 1.2
竹 竿3 12 10 1.2
大树 ? ? ?
小 结
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同一根竹竿和影子的长度,竿长与影长的比值也相等。
大树有多高?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72 60 1.2
竹 竿2 24 20 1.2
竹 竿3 12 10 1.2
大树 ? 量出大树的影长 1.2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72 60 1.2
竹 竿2 24 20 1.2
竹 竿3 12 10 1.2
大树 ? 325 1.2
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直立放置几根长度相同的竹竿。
先量出竿的长度
再直立放置,量出每个竿的影长
长度/cm 影长/cm 长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1 72 60 1.2
竹 竿2 24 20 1.2
竹 竿3 12 10 1.2
大树 390 325 1.2
小练习:测量、记录
在阳光下,竖直放置一根竹竿。
量出杆的高度和影长
量出当时大树的影长
实际高度/cm 影长/cm 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 100 50
玉兰树
2
2
560
280
想一想
如果同时还测得校园里旗杆的影长是4.5米,教学楼的影长8米,你能分别求出旗杆和教学楼的高是各是多少米吗
实际高度/cm 影长/cm 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 100 50 2
玉兰树 560 280 2
旗 杆 450
教学楼 800
想一想
如果同时还测得校园里旗杆的影长是4.5米,教学楼的影长8米,你能分别求出旗杆和教学楼的高是各是多少米吗
实际高度/cm 影长/cm 实际高度与影长的比值
竹 竿 100 50 2
玉兰树 560 280 2
旗 杆 900 450 2
教学楼 1600 800 2
猜 想
如果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量同样长的竹竿,其影长会怎样变化?
如果在不同时间,同一地点,测量同样长的竹竿,其影长会怎样变化?
议一议
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如:5个小时),再测量大树的影子。
那样计算出的高度准确吗?为什么?
小 结
根据“竿长 :影长=比值”可以用来计算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其它实物的高度或影长,这个规律可以用于测量较高物体的高度。
大树有多高?
大树有多高?
方法:
测量一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和影长的比值
再测出同一时间树的影长,求出它的实际高度
小论文
在课后你可以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尝试测量自己家的房子的高度。或者测量你家附近一些高塔的高度。把你的发现、收获以及你的感受写成一篇数学小论文。动动小手,就有收获!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