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21: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60°
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
2.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入射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向左移动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大,光斑向右移动.
C.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右移动
D.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变小,光斑向左移动
3.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Q点都在S点的下方
B.P点、Q点都在S点的上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Q点在S点的下方,P点在S点的上方
4.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聪发现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小聪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和b、刻度尺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将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再将小灯泡b水面上方,如图所示,调整b的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用刻度尺测出灯泡b到水而的距离;方案二:将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再将小灯泡b水面上方,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当看到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时,读出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以上两种方案正确的是(  )
A.仅有方案一
B.仅有方案二
C.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确
D.方案一、方案二都不正确
5.人在B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处,如图所示。B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  )
A.正对 A 点 B.A 点的上方些
C.A 点的下方些 D.A 点的左侧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6.如图,一束激光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则(  )
A.水槽底部的光斑将移到O点的左侧
B.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反射角将变小
C.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变小
D.注水后槽底的光斑亮度比未注水时槽底的光斑亮度要暗
(多选)7.如图甲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平面镜不动,光源以v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光源S在镜中的像为S';如图乙所示,烧杯中装有半杯水,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保持入射点不变,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a角。关于这两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S'以速度v沿着S'O向下运动
B.甲图中,S'以速度v沿SS'连线向S移动
C.乙图中,折射光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小于a
D.乙图中,折射光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大于a
三.填空题(共5小题)
8.如图所示,当一束红光与一束紫光相距d平行入射到一块玻璃砖上,经玻璃折射后    (选填“仍然平行”或“不再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d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汽车的制造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比如汽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所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如图所示,一束与液面夹角为30°的光从空气斜射到液面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相互垂直,则折射角是    。
10.如图所示,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则入射角大小为    ,在逐渐注水的过程中,折射角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将    移动。(选填“不会”、“向左”,“向右”)
11.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闭的薄壁透明长方体容器(容器中有空气),当一束光从容器左侧的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折射角    (选填“>”“<”或“=”)入射角,最后光从容器中射出后再次进入水中的光线可能是图中的    (选填“a”“b”“c”或“d”)线。
12.如图1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P点,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小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   (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θ/° 0 17 24 3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    (填“改变”或“不变”)。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
(4)在本实验中,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时,   (填“会”或“不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14.小聪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小聪同学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小聪同学将光屏F恢复原状,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射出,这说明    。
(3)小聪同学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杯底的亮斑B向    (选填“左”、“右”或“上”)移动。
(4)让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乙)。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消失,只存在入射光与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如图丙所示。此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根据以上内容可判断:
①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    (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②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制成,一束光垂直于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丁所示。则关于这束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描述,图中正确的是    。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5.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所示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之后他不断地增大入射角进行观察。请你猜想,当折射角接近90°时,再增大入射角,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022年华师大版科学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60°
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
【解答】解:
(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AOG=60°,则∠GOF=90°﹣60°=30°,已知∠EOF=30°,可知∠GOF=∠EOF=30°,
所以在AD的右侧发生了光的反射,则AD为界面,BF为法线,因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所以GO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入射角∠GOF为30°。
(2)已知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而OC为折射光线,BF为法线,则折射角∠COB=90°﹣30°=60°;比较可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则AD的左边是空气;
综上分析,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入射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向左移动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大,光斑向右移动.
C.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右移动
D.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变小,光斑向左移动
【解答】解:当水位在a时,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在P点,当打开阀门K,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当入射点逐渐降低到b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的光斑在P′点,所以在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右移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入射角不变,且介质的种类不变,故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都不变。
故选:C。
3.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Q点都在S点的下方
B.P点、Q点都在S点的上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Q点在S点的下方,P点在S点的上方
【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
(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
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故选:C。
4.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聪发现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小聪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和b、刻度尺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将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再将小灯泡b水面上方,如图所示,调整b的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用刻度尺测出灯泡b到水而的距离;方案二:将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再将小灯泡b水面上方,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当看到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时,读出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以上两种方案正确的是(  )
A.仅有方案一
B.仅有方案二
C.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确
D.方案一、方案二都不正确
【解答】解:(1)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平面镜,由于像距等于物距,b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b到水面距离;将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b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b到水面的距离,;
(2)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看到的零刻度线是实际零刻线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等于a到水面距离。
故:方案一正确,方案二错误。
故选:A。
5.人在B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处,如图所示。B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  )
A.正对 A 点 B.A 点的上方些
C.A 点的下方些 D.A 点的左侧
【解答】解:连接BA,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A点是玻璃球的虚像,玻璃球的实际位置在A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沿着A点照射,激光刚好照在玻璃球上,如图所示:
故选:A。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6.如图,一束激光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则(  )
A.水槽底部的光斑将移到O点的左侧
B.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反射角将变小
C.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变小
D.注水后槽底的光斑亮度比未注水时槽底的光斑亮度要暗
【解答】解:当容器内加水时,入射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变,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动,当水加满后,光斑就停止移动。如下图:

由于水面反射了一部分光线,注水后槽底的光斑亮度比未注水时槽底的光斑亮度要暗;
综上所述,AD正确。
故选:AD。
(多选)7.如图甲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平面镜不动,光源以v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光源S在镜中的像为S';如图乙所示,烧杯中装有半杯水,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保持入射点不变,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a角。关于这两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S'以速度v沿着S'O向下运动
B.甲图中,S'以速度v沿SS'连线向S移动
C.乙图中,折射光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小于a
D.乙图中,折射光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大于a
【解答】解:A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因为光源S以v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像点S'也以v的速度沿着S'O向下运动。∠SOM=∠S'OM=45°,所以与S'O与SO互相垂直,即S'以速度v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故A正确,B错误;
CD、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垂直入射,
现保持入射点不变,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a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但旋转角小于a,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共5小题)
8.如图所示,当一束红光与一束紫光相距d平行入射到一块玻璃砖上,经玻璃折射后  仍然平行 (选填“仍然平行”或“不再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d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由于玻璃砖的上下两侧表面平行,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次射入空气中时,出射光线与开始的入射光线方向平行,只是发生了侧移,所以红光和紫光再次折射出后,仍然平行;
由于玻璃对红光的偏折程度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大,所以在此折射过程中,紫光向左侧移得更多,所以从玻璃砖中再次折射出后,它们之间的距离d会变小;
故答案为:仍然平行;变小。
9.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汽车的制造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比如汽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所成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如图所示,一束与液面夹角为30°的光从空气斜射到液面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相互垂直,则折射角是  30° 。
【解答】解:(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为了避免由于平面镜成像而使车内景物的像成在车的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
(2)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角为60°;
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因反射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液面之间的夹角为90°﹣60°=30°;
已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折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90°﹣30°=60°,所以折射角为90°﹣60°=30°。
故答案为:虚;30°。
10.如图所示,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则入射角大小为  40° ,在逐渐注水的过程中,折射角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将  向右 移动。(选填“不会”、“向左”,“向右”)
【解答】解:一盏探照灯的灯光与水平面成50°角射向水池,由于法线与池底是垂直的,则灯光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90°﹣50°=40°,即入射角为40°;
在没有注水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人直接能看到C点;当注水后,探照灯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拢法线照射到C'点,人看C'点时,C'点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再次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光线看来感觉光线是从C''射出的,所以人看到光斑向右移动;
水面上升时,入射角的大小不变,则折射角的大小也不会变化。
故答案为:40°;不变;向右。
11.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闭的薄壁透明长方体容器(容器中有空气),当一束光从容器左侧的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折射角  > (选填“>”“<”或“=”)入射角,最后光从容器中射出后再次进入水中的光线可能是图中的  a (选填“a”“b”“c”或“d”)线。
【解答】解:(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速度将会变大;
(2)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在水中传播速度慢,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在水中传播速度慢,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故最后光从容器中射出后再次进入水中的光线可能是图中的a线。
故答案为:变大;>;a。
12.如图1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P点,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向左移动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小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 粗细 (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解答】解:(1)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
(2)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将铅笔由靠近杯子的位置逐渐远离的过程中,当铅笔离玻璃杯较近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铅笔离玻璃杯较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透过玻璃杯会看到铅笔的长短发生变化;
透过玻璃杯先会看到铅笔正立的虚像,当到达某一位置时,由正立的虚像变为倒立的实像,铅笔尖也会改变方向,但铅笔所成像的粗细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故答案为:向左移动;粗细。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θ/° 0 17 24 3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  不变 (填“改变”或“不变”)。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不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45° 。
(4)在本实验中,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时, 会 (填“会”或“不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1)当空气中的入射角i为0°时,水中的折射角r和玻璃中的折射角θ都为0°,故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空气中的入射角i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但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故光从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不可能达到90°;
(3)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由表格可知,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则折射角是45°;
(4)在本实验中,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时,水面或玻璃面会反射光线,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1)不变;(2)增大;不可能;(3)45°;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会。
14.小聪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小聪同学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小聪同学将光屏F恢复原状,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射出,这说明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3)小聪同学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杯底的亮斑B向  左 (选填“左”、“右”或“上”)移动。
(4)让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乙)。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消失,只存在入射光与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如图丙所示。此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根据以上内容可判断:
①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  不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②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制成,一束光垂直于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丁所示。则关于这束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描述,图中正确的是  D 。
【解答】解:
(1)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后,则呈现折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折射光;但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小聪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若杯中的水增多,如图所示:
可见,当水增多时,液面升高,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光斑会向左移动;
(4)①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折射角总小于90°,故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②光线从空气垂直于玻璃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当光射到玻璃的右表面时,由图可知入射角为45°,大于临界角41.8°,所以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故只有D正确。
故答案为:(1)不能;在;(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左;(4)①不会;②D。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5.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所示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此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之后他不断地增大入射角进行观察。请你猜想,当折射角接近90°时,再增大入射角,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折射光线消失 。
【解答】解:
(1)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
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由图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所以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光线可能与水面平行即折射角首先为90°并消失;若入射角再增大,光线有可能全部反射回水中。
故答案为:(1)大于;折射光线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