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俄罗斯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也是我国重要的陆上邻国。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安排了“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当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横贯东西是交通”三目内容,突出介绍了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与工业发展,以及交通运输路线分布的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快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分析一个地区或国家最基本的方法和过程,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学生学习八年级下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概括俄罗斯的位置特点,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两洲的欧洲国家。
2、运用地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流及自然环境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世界地图信息,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2、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俄罗斯的面积、人口及地理环境、气候特点。
3、能用各类地理信息,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两洲的欧洲国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训认识国家的好奇心和兴趣。
2、探究认识国家的激情
3、通过对俄罗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气候类型的了解,有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根据地图等资料,说出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好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民俗的影响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探究法、归纳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手机,微信,网络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可不一般,不行你看大屏幕。(播放幻灯片) 地跨亚欧两大洲,面积最大传统欧,地形复杂平原广,叶尼塞河分东西,气候寒冷纬度高,欧洲温暖北亚寒,资源丰富能自给,重工发达轻工缓,针叶树,一棵棵,航空航天军事核,交通枢纽莫斯科,欧亚陆桥跑火车 太平军港海参崴,波罗的海圣彼得, 北冰摩尔曼斯克,首都就是莫斯科。 相信大家可定已经猜出这是介绍的哪个国家了吧! 对,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 板书 第二节俄罗斯。 猜一猜 看屏幕,边读边思考边记, 回答:俄——罗——斯 用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猜一猜,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对俄罗斯的整体印象,对学习俄罗斯起到引领作用
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让学生再次阅读导学案上目标和重难点 读学习目标,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知道本节课的重难点。 目标明确,学习有针对性,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书本知识我会找 (一)自学新知 小组展示 巡视,检查,帮助特困组 学生组内检查,选代表回答问题 并用手机拍下发到微信群里 培养小组合作与沟通能力
老师按组排好顺序 小组派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合作能力
老师随时调出微信里有疑问的图片,对学生描述不清或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出示幻灯片,进行强调讲解 各小组展示完毕,进入纠错环节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重点知识我来记 我们已经分析了的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我们说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那么它到底是亚洲国家还是欧洲国家?下面大家结合课本63页的第二段,小组合作共同得出结论 播放幻灯片和资料 出示幻灯片 讨论,总结,归纳 俄罗斯之所以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原因:俄罗斯欧洲部分的面积虽然小,但集中了70﹪以上的人口和四分之三的经济总量;首都莫斯科也在其欧洲部分,欧洲部分是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看图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看图能力 培养读图、填图的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和总结的能力
三、疑难问题我解答 阅读“俄罗斯人口分布图””地图册p34页“俄罗斯农业和森林分布”得出俄罗斯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 P65议一议 俄罗斯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这与其气候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人口的分布与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总结俄罗斯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因此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又由于东西距离长,出现了在东西方向上的差异。 学生分析1、分析“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温与降水 2、利用地图册p34页“俄罗斯年降水量分布” 总结俄罗斯的气温与降水的变化。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均是从西往东、从南往北递减。 农作物的生长、人口的分布与城市的分布都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 因为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 地形以平原 为主,气候较温暖 ,降水较多 ,所以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诱导反思、归纳总结、 诱导学生思考,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组间讨论,利用不同的形式(顺口溜形式、知识树形式、俄罗斯人向别国人介绍本国的情况等形式)归纳总结。六个小组比一比,看哪一组归纳的最好最全面。 教师及时点评: 聪明,借鉴,全面 2、能力高,会画图,讲得好 3、灵活,系统 4、直观明了,一目了然 5、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 6、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言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深化总结 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系统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是意识
五、课堂反馈 老师出示幻灯片的习题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通过练习习题,能更进一步的巩固知识,并锻炼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得到锻炼。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俄罗斯 一、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二、俄罗斯的地形 1、四大地形区 2、河流与湖泊 三、俄罗斯的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对人口与城市的影响
课后反思 教后反思 1、用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猜一猜,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对俄罗斯的整体印象,激起了学习俄罗斯的欲望。我认为开头是一个亮点。 2、本节另一亮点是诱导反思、归纳总结。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极高,让学生深化了所学的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是意识。 3、本节课的不足: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课堂时间,上课时显得有些“头重脚轻”,刚开始的地理位置,占用时间比较长。海陆位置涉及到陆上邻国部分,俄罗斯的陆上邻国学生分析的有些吃力,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大屏幕上指出。对于半球位置,更应让学生自己分析为题解决问题。最后分析其气候特点时最好结合课本上的气温和降水图来总结俄罗斯的气候特点,同时教授学生的读图方法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