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第2课时
课题 第11章第2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
授课 时间 授课人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能够概述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过程; 2、举例说明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技能培养: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及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学难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谈话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展示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判断“他的尿液正常吗?” 复习提问: (1)对照幻灯片简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2)对照幻灯片说明肾单位的结构。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索新知 (一)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思考:血液在流经肾单位的过程会发生什么变化? 讨论交流:分析小资料的数据 讨论1:进入肾的血液与尿液的比较 讨论2:肾小球和肾小囊成分比较 讨论3:原尿与尿液成分比较 尿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动画图像展示)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像展示) “我能解释” 下表数据是某人尿样化验的结果,你认为该患者的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4、尿液的形成小结:“当个小老师”
(二)尿液在膀胱中暂存后由尿道排出 1、参看泌尿系统模式图,说出尿的排出路径。
(三)自学:泌尿系统的卫生 自学课本P64-65“适量饮水和适时排尿有利健康”相关内容,教师点评。 。 说出哪些成分不正常?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齐读 带着学习任务简单预习本节课内容 学生思考,从数据分析和比较中解决问题。 前后桌四位同学进行小组讨论 思考回答 提问回答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利用FLASH动画讲述血液进入肾单位以后如何成为尿液。 教师点评。 看图回答问题 看书P64-65 重在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景。 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旧知识准备建构新知识。 有目的性的预习,为新知的学习加上“助力器”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家的数据探究过程,把间接经验获得变为直接经验获得,巧妙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字、图像和动画相结合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通过设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及时应用,加深记忆 让学生自己开口说,加深记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FLASH动画课件的演示辅助学习尿的排出路径,运用直观记忆,使学生灵活掌握。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 堂 小 结 谈谈我的收获: 1、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尿液的排出过程 3、适量饮水和适时排尿有利健康
课堂 反馈 中考链接
作 业 课本P66 第2、3题
课堂 拓展 肾脏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11-2 尿的形成与排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