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15 12: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习目标: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区别。
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文P78-79页读图并思考 (2分钟)了解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分类。
读图并联系生活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区别。
人类集中居住地的总称。
越来越多的居所聚集起来,并建有各种公共设施,人们在这里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分类 1432牧村 林场 农村渔村 农村——耕作牧村——放牧渔村——捕鱼林场——伐木城市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可从环境状况、发展程度、道路、建筑、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城


较小大低高差好少多少多少多有无有无有无小大图A图B图C亚、欧、非?亚洲-----人口众多,房屋密集欧洲-----人口密度小,房屋分散非洲------村落较原始  如果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甲乙丙三地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自学指导二:阅读课文P80-81页读图并思考 (2分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那些?
世界各地的不同的建筑风格是怎样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的?


聚落都选择在自然条件
优越的地区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湿润
自然资源丰富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示意图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东南亚高架屋-炎热多雨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西亚村庄-干燥多大风。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寒冷多冰雪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黄土高原窑洞-干燥多黄土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云南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多雨草原地区的蒙古包
植被因素:
蒙古人过着游牧生活,居无定所,他们的牧养的牲畜随着牧草的盛衰而迁移。所以我们会看到,哪里的水草丰盛,蒙古包就会搭建在哪里。
苏州的周庄
树屋:多见于热带雨林地区,房屋与树木浑然一体。
  建筑材料易于获得,即通风凉爽,又可以躲避走兽侵袭。
自学指导三:阅读课文P82-84页读图并思考 (2分钟)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及其利弊。
懂得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
聚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意大利水城
威尼斯
安徽皖南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1山西平遥古城 :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 澳门历史城区北京四合院四合院的构造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关于北京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合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1、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
2、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拥挤,将四合院拆掉盖楼房。
3、在四合院进行合理改造,加入新的功能,方便生活。
4、开发者把老旧的四合院拆了照样重建。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我知道了……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乡村和城市 1.聚落的概念及类型 2.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2.世界聚落的分布 3.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聚落发展的变化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本 节 课
知识回顾
1、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
A、气候湿热的平原 B、温带湿润的平原
C、干旱的沙漠 D、地势高峻的山区 2、因纽特人的房屋是( )
A、窑洞 B、竹楼
C、冰屋 D、渔船3、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文化遗产是( )
A、所有的建筑物 B、主要指自然遗产
C、山西平遥古城 D、山东泰山BCC测一测你的学习效果
测一测你的学习效果4.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自然资源丰富 D.水源充足5.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荒漠地区 D.寒带地区 6.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没有发展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D.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ABCDAC
测一测你的学习效果二、连线题:
A.东南亚地区 ①四合院
B.北极地区 ②厚墙小窗的房屋
C.黄土高原 ③水城
D.威尼斯 ④高架屋
E.北京 ⑤冰屋
F.西亚地区 ⑥窑洞
测一测你的学习效果三、判断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农村的统称叫聚落。( )
2.聚落就是人们居住的居所。( )
3.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
4.亚洲乡村人口较少,村落中的房屋较分散。( )
5.非洲许多地方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村落。( )
6.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
7.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 )
8.云南省的丽江古城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