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淮安·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物体,从高为、倾角为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在物体从斜面顶端滑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A. B. C. D.
2.(2021·江苏淮安·高一阶段练习)用起重机将一个质量为的物体以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高度,重力加速度为,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D.物体的重力做功为
3.(2021·江苏淮安·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半径为的半球面的上端A点处以初速度滑下,B为最低点,为球心,A、O、C三点等高,从A到C滑动过程中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恒为,则滑块( )
A.从A到B过程,重力做功为零 B.从A到B过程,弹力做功不为零
C.从A到B过程,摩擦力做功为 D.从A到C过程,摩擦力做功为
4.(2021·北京·高三期末)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起跳台上,把一端固定的弹性绳绑在探关节处,然后头朝下跳下去,如图所示。某次蹦极中,跳跃者从起跳台落下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将跳跃者、弹性绳和地球视为一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 )
A.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弹性绳刚伸直时跳跃者的动能最大
C.跳跃者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D.跳跃者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5.(2021·陕西咸阳·一模)质量为800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速度a与速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图像斜率k的数值大小为500。则赛车( )
A.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B.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C.赛车运动时发动机输出功率为400kW
D.图中b点取值应为0.01,其对应的物理意义表示赛车的最大时速为160km/h
6.(2022·安徽黄山·一模)某质量为m的动车由静止沿平直路线启动,其加速度a与位移x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运动中阻力恒为车重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车位移为x1时的速度为
B.动车位移为x2时的速度为
C.若,在0-x2的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
D.动车从x1-x2所经历的时间为
7.(2022·河北·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沿平行于桌面方向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做曲线运动,图中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已知在ts末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小值v,到达B点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恒定外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的反方向成θ角指向曲线内侧,且
B.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C.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ts内恒力F做功为
8.(2022·河北·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块A放在斜面上恰好不下滑。将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后与一轻弹簧相连,轻弹簧下端拴接质量为m的重物B.开始时弹簧恰处于原长,将B由静止释放,当B下降到最低点时(未着地),A恰好不上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4m
B.B下落一半距离时有最大速度
C.B下落过程中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械能守恒
D.在B从释放位置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B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B机械能的减少量
9.(202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在上海世博会上,拉脱维亚馆的风洞飞行表演令参观者大开眼界,若风洞内总的向上的风速风量保持不变,让质量为的表演者通过调整身姿,可改变所受的向上的风力大小,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假设人体受风力大小与正对面积成正比,已知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最大,且人体站立时受风力面积为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的,风洞内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开始时,若人体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倾斜时,受风力有效面积是最大值的一半,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后来,人从最高点A开始,先以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匀加速下落,经过某处后,再以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刚好能在最低点处减速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由A至全过程风力对表演者做的功为
B.表演者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是
C.表演者向下的最大加速度是
D.点的高度是
10.(2020·四川·遂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A、B两物体质量均为m,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水平力F分别推A和B,使它们前进相同的位移。假设力F对物体A做的功为W1,对B做的功为W2,力F对物体A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 对B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2.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W1= W2 , P1= P2 B.W1>W2 , P1= P2
C.W1>W2 ,P1> P2 D.W1= W2 , P1> P2
11.(202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电梯的质量为,其天花板上通过一轻质弹簧悬挂一质量为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电梯上升高度为时,电梯的速度达到,此时物体的速度也为,重力加速度为,则在这段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B.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C.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12.(2021·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m=2000kg,速度为10m/s时达到额定功率,且阻力恒定,变加速的位移为250m。则该汽车( )
A.额定功率为2×104W
B.受到的阻力为2×103N
C.启动的总时间10s
D.启动的总位移300m
二、填空题
1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在给物体一个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大小为10N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了2s,则在这2s内,拉力F所做的功是_____J,支持力做功_____J,重力做功_______J。
14.(2021·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假设在某次比赛中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10m高处的跳台跳下,设水的平均阻力约为其重力的5倍,在粗略估算中,把运动员当做质点处理,为了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池水深度至少为(不计空气阻力)_________m。
15.(2021·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高一期中)某人在空中某处将一质量为0.2kg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经8s落地,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为______J,物体上升的最高点距抛出点______m,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m。(不计空气阻力)
16.(2022·贵州·贵阳市第八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该装置验证小球向下摆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D处(箭头所指处)放一锋利的刀片,细线到达竖直位置时能被割断,实验中小球摆到最低点时恰好与桌面接触但没有弹力,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a.实验开始前,测出小球的直径d,再让小球处于自然悬挂状态,测出悬线的长为L,小球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b.将小球向右拉离平衡位置,测出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张角,由静止释放小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立即被刀片割断(不计细线割断时的能量损失);
c.割断细线后,小球水平抛出,测得小球抛出后的水平位移为x。
完成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用器材有:细线、小球、刀片、量角器和_________
A.天平 B.刻度尺 C.游标卡尺
(2)割断细线后,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表达式为v0=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三、解答题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k=40N/m的轻弹簧与斜面平行,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弹簧与斜面间无摩擦。一个质量为m=5kg的小滑块从斜面上的P点由静止滑下,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P点与弹簧自由端Q间的距离为L=1m。已知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其形变量x的关系为,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滑块从P点下滑到Q点所经历的时间t;
(2)小滑块运动过程中达到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
(3)小滑块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8.(2019·福建·泉州市教科所高一期末)“滑草”是一项新的健康娱乐运动。“滑草”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坐在垫板上的小孩从高h=10m的倾斜滑道顶端由静止下滑,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v=4m/s,进入水平滑道时速度大小不变,最终停在水平滑道上。已知小孩和垫板的总质量m=30kg,垫板与水平滑道的动摩擦因数,取。求:
(1)在倾斜滑道上滑动时摩擦力做的功;
(2)小孩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距离s。
19.(2022·湖南省郴州市教育局高一期末)如图所示,轨道由水平轨道AB和足够长斜面轨道BC平滑连接而成,斜面轨道B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质量为 的物块静止在离B点 的水平轨道上,物块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在物块上作用一个大小 、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物块到达B点时撤去该拉力。,,g取10m/s2。求:
(1)物块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vB;
(2)物块因惯性沿斜面上冲的最大距离xm。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D
7.D
8.A
9.D
10.D
11.C
12.B
13. 50 0 0
14.2.5
15. 90 45 80
16. BC
17.(1)1s;(2);(3)20J
18.(1);(2)
19.(1) ;(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