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 第二专题主题单元设计——高尚人格为何能够永垂不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三 第二专题主题单元设计——高尚人格为何能够永垂不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5 12: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高尚人格为何能够永垂不朽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所需时间
6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懂得人的尊严和修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树立进步的人生追求,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之一。本专题既是“人与自我”,也是“人与社会”的重要命题,意在引发学生关注个人操守,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了解底层社会人物恪守道德准则,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三个板块的学习都围绕人与社会的命题展开,让学生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第一部分“烈士的抉择”由一篇外国小说和一篇中国现代散文组成,从不同侧面介绍底层劳动者的高尚品格。第二部分“底层的光芒”由一篇外国小说和一篇中国现代散文组成,从不同侧面介绍底层劳动者的高尚品格。第三部分“我该如何实现自我人格价值”,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研究学生个人的人格及自我价值。
本单元计划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并搜集材料,拓展延伸,以至有自己独特的感司,从而收获体验、收获情感、收获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力量。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
2.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3、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不同文体、不同风格在表现共同主题时的不同表达方式。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学会从人物生活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以恰当的形式真实地记写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从时代和人的关系中解读人物,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普通人。
2.学会从人物活动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以恰当的形式去表现人物的品格和性格。
对应课标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4.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舍生取义精神?
2、底层劳动者身上有着怎样的高尚品格?
3、我们中学生该具备什么的人格价值?
专题划分
专题一:烈士的选择(2课时)
专题二:底层的光芒(2课时)
专题三:我该如何实现自我人格价值(2课时)
专题一
烈士的选择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两篇文言文,介绍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在民族存亡、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从“评古”“伟人”的角度来探讨品格的意义。它有树标作用,且为下两个专题中从“底层劳动者”“现代”角度来探究做的铺垫。我准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了解文天祥、墓碑中五人的生平经历,感受他们的复杂情感和人格魅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
2、领会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和价值,探讨文章的对比手法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3、比较其叙述和议论的特点。
4、熟读背诵相关文段。
5、整理文中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现象,积累相关文言常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文天祥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为什么?
2、文天祥在逃亡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闪亮的人格?
3、怎样理解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正义行为及作者的生死观?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必修三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图书馆查阅;微机室查阅。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1.畅所欲言:谈谈你所知道的文天祥。
2.多媒体展示:文天祥的生平经历以及为人。
? 3.自由朗读:扫清《指南录后序》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文天祥的人格。
4.探究合作: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
5.课堂小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
6.朗诵展示:朗读比赛,深入体会文天祥的情感和人格。
第二课时:
1.预习熟读课文《五人墓碑记》,把握文章的内容脉络。
五位烈士做了什么壮举?这些壮举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人格魅力?
2.思考并讨论:
(1)怎样理解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正义行为及作者的生死观?
(2)你如何看待本文的思想内容?
3、合作探究:“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思考“生还是死”空间是个什么样的问题?
学习成果及评价
1.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3.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4.能理解烈士的做法和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感悟和品格趋向。
专题二
底层的光芒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在第一专题烈士这些伟人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研究这一专题,更能让学生感悟作为一个凡夫俗子仍然要有高尚的品格这一道理。由一篇外国小说和一篇中国现代散文组成,从不同侧面介绍底层劳动者的高尚品格。两篇文章文体不同,所以还要注意研究写作方法的异同。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指导学生写感悟,树立成长目标,以提高认识,把握情感,提升人格素养。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开展研究性学习。
2.利用写读后感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底层人是不是也应该具有可贵而高尚的人格?
1、《品质》中手艺高超、朴实严谨、踏实诚信的鞋匠最后饿死了,为什么?
2、《老王》中,作者想起老王时,为何会感到“心上不安”?
3、合作探究:
有人认识,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变”,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必修三教材;《课外读本》(必三版)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图书馆查阅;微机室查阅。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自由发言:熟读《品质》你如何看待格斯拉这个人?
2.多媒体展示:“十大杰出人物”中典型事例:
?(1)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2)作为平凡人、底层劳动者,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做?
(3)我们该如何看待卑微人物身上伟大的光辉?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老王》,把握文章的内容脉络和人物形象。
(1)记叙了老王的哪些情节?(2)由此可以看出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2.思考并讨论:“我”的善良与老王的善良有何不同?
3、合作探究:现代生活中的“老王”式的人物,是“不正常”、是“傻”吗?
学习成果及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学会自己自主评点、解读文章。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有用信息。
4.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团队合作意识。
专题三
我该如何实现自我人格价值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先通过对教材中三首中外名诗,中国旧中国时期的战乱、俄罗斯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美国的南北战争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讨论,体验对个人的人格的重要作用,思考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的意义和方法。
本专题,在前两个专题已经认识到了人格的魅力和树立要有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启示学生:面对生死抉择时,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们应该如何做。是对前两个专题的上升,及落实到“如何做”的高度上来。
研习活动要与诵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探讨诵读的概念和技巧,确定诗诵读的基调,以加深对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回顾前两专题事例,总结感悟,树立自我人格价值观。
2、具体明确我该如何实现自我人格价值。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离骚》中,屈原对国家的忧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我们在遇到国家危险时,该如何做?
2、有人说林肯是伟大的,功绩显赫;有人说林肯很平凡,他只是人民中的一员。你怎样看待林肯?屈原的死,是因为“不识时务”吗?
3、你面对别人的冷漠、世事的冷暖,该如果做?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必修三教材、参考书、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小组朗诵比赛: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同时把握诗中情感。
2.学生交流: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人生品格这一主题。
3.我的创作:尝试着创作诗歌,以“高尚人格”为主题,注意方法。
第二课时:
演讲比赛:
主题:“我该如何实现自我人格价值?”
实施过程:
1、教师引导激励,组织实施。
2、学生演讲,学生评价;老师点评,老师引导。
学习成果及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朗诵流畅,有感情,抑扬顿挫。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4.自主探究,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5、演讲声情并茂,有自己亲身体验和真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