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选修之《唐诗宋词选读》——千秋诗圣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选修之《唐诗宋词选读》——千秋诗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5 12: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千秋诗圣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时(每周 5 课时,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而杜诗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则是巅峰上的至高点。深入地研读杜诗,能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思想信仰和人生追求,了解杜诗的精湛艺术,感悟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本单元由“杜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追求”、“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千秋万岁名”、“千秋诗圣话杜甫”四个专题组成,以20多首名篇为依托,层层推进的理解杜甫其人其诗,步步深入的培养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以课堂探究为主体,以网络论坛为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杜甫相关资料,纂写杜甫的论文、传记、感悟等。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
预期成果: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高尚思想品德,撰写杜诗的赏析性文章。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2.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杜甫的有关信息,形成初步感知。
2.通过课堂探究,深化理解杜甫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3.通过网络论坛,拓展、探究,展示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杜甫的悲悯情怀,认同古代知识分子报国济世的人生追求,增强民族使命感。
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如何理解杜甫的思想和生活经历的关系
如何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
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情怀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杜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追求 ( 1课时)
专题二: 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 2课时)
专题三: 千秋万岁名 ( 1课时)
专题四: 千秋诗圣话杜甫 ( 1课时)
专题一
杜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追求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也称之为“大李杜”〕。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唐王朝社会面貌,被人称为“诗史”。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杜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的关系。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杜甫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的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杜甫悲己的思想情怀,了解其生平。
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
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杜甫为是什么被称为“诗圣”?
杜甫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体现在那些方面?
杜甫生活经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
不同时期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我了解的杜甫
问题:
1.杜甫为是什么被称为“诗圣”?
2.杜甫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体现在那些方面??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情感。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探究诗人思想深刻的根源。
问题:
1.在同样的历史动荡年代,为什么杜甫比别人更“贴近”生活?
2.杜甫生活经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
3.不同时期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步骤:
1.借助网络资源,搜索《登高》《望岳》《登岳阳楼》等诗篇,了解安史之乱中漂泊的杜甫所承受的颠沛流离之苦及贫病交加的境遇。
也可在课外到电子阅览室阅读新、旧唐书《杜甫传》,冯至的《杜甫传》(也可进图书馆阅读此书);或做家庭社会调查,理解杜甫悲己的真实性与深刻性。
2.课堂讨论、探究。
3.撰写一篇有关杜甫的评论文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杜甫思想深刻的内涵及根源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杜甫思想深刻的理解程度和表述。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全空间学习环境有机结合。
专题二
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