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史铁生

文档属性

名称 珍爱生命史铁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5 12: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珍爱生命史铁生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写有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史铁生的经历。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其作品,并结合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史铁生的思考。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我与地坛》全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来进一步理解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专题三,史铁生的精神价值。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其精神的现实意义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经历。
2.诵读体味作品隽永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史铁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的积极态度,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生活的深沉的热爱之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3.学习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手法。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2.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感情;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史铁生一生的经历是怎样的?
2.史铁生在地坛中如何思考人生?
3.史铁生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专题划分
专题一:史铁生其人、其作 ( 1课时)
专题二:史铁生的思考 ( 2课时)
专题三:史铁生的精神 ( 1课时)
专题一
史铁生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有关史铁生的作品,一篇是散文《我与地坛》,全文在读本中。另外是补充的《秋天的怀念》《合欢树》。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史铁生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史铁生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经历。
2.诵读体味作品隽永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史铁生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2.史铁生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3.史铁生作品怎样体现出他深沉、冷静的风格?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必修二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谈谈你所知道的史铁生。
2.史铁生的生平经历以及主要作品,尤其关注瘫痪时这一命运转折点的情况。
3.扫清《我与地坛》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理出文章思路。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专题二
史铁生的思考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延伸阅读,理解史铁生对人生、苦难的积极思考,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史铁生的认识。采用自主评点的方式《秋天的怀念》和《合欢树》进行品读。
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同时,以这两篇文章为示范,让学生多浏览此类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推荐阅读《病隙碎笔》《命若琴弦》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2.诵读体味作品隽永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生活的深沉的热爱之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4.学习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手法。
5.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史铁生对人生有何深刻的思考?
1. 史铁生为何来到地坛?
2.史铁生在地坛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地坛给了史铁生哪些精神上的慰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常规资源
《秋天的怀念》《合欢树》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主评点:《秋天的思念》《合欢树》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重点体会史铁生在地坛的思考和收获。
第二课时: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史铁生的资料,形成对史铁生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体会史铁生珍爱生命、直面苦难的情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史铁生的精神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史铁生精神的现实意义。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史铁生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史铁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的情怀,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史铁生积极思考人生的态度,学会辩证地来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史铁生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史铁生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写作:史铁生的精神价值在何处。着重谈及史铁生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