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过关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5.75=( )
A.5 B.5 C.5 D.5
2.若分数的分母加上2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
A.加上20 B.加上16 C.乘4 D.乘6
3.分母是14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 )个。
A.5 B.6 C.7 D.8
4.与“0.01分米”相等的分数是( )
A.分米 B.分米 C.分米 D.分米
5.有两个同样大小、装满了水的杯子.小丽喝了一杯的,小军喝了另一杯的,( )剩得多.
A.小丽 B.小军 C.无法比较
6.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那么甲数的5倍与乙数的5倍的最大公因数是( )。
A.4 B.20 C.100
二、填空题
1.分数单位是的最小假分数是 ,最大真分数是 .
2.6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在0.75、、、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和 .
4.a和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把3.33、3、3、、3.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6.3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m,用小数表示是 m.
三、计算题
1.先找出下面每组分数中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通分.
和
和
和.
2.把下面的各分数约分
=
=
=
四、判断题
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2.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
3.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5.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 .
五、解答题
1.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小华每30天理发一次,小明每40天理发一次,他们今天同时去理发,要过多少天他们又会同时去理发?
3.甲乙二人在同一条跑道上进行跑步比赛,甲跑完全程用了分,乙跑完全程用了分.谁跑的快些?
4.张老师给全班同学带来了一些糖果,若把110块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则多5块;若把210块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则正好分完;若把240块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则少5块,张老师的班级最多有多少名同学?
5.在100m长的马路两侧每隔2m栽1棵树.这些树都是从路的起点开始,按2棵杨树、1棵柳树的规律栽的.柳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6.王叔叔去某酒店吃饭,他以同样的速度从1楼走到7楼,每两层间楼梯的台阶数相同,王叔叔从6楼走到7楼所用的时间占上楼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过关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5.75=( )
A.5 B.5 C.5 D.5
【解答】解:5.75==5。
故选:C。
2.若分数的分母加上2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
A.加上20 B.加上16 C.乘4 D.乘6
【解答】解:的分母加上20,分母变成5+20=25,
分母就扩大了25÷5=5倍,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应该扩大5倍.
4×5=20
20﹣4=16
即分子应加上16.
故选:B.
3.分母是14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 )个。
A.5 B.6 C.7 D.8
【解答】解:分母是14的真分数有13个,其中共7个不是最简分数。还剩下6个最简分数。
故选:B。
4.与“0.01分米”相等的分数是( )
A.分米 B.分米 C.分米 D.分米
【解答】解:与“0.01分米”相等的分数是分米。
故选:D。
5.有两个同样大小、装满了水的杯子.小丽喝了一杯的,小军喝了另一杯的,( )剩得多.
A.小丽 B.小军 C.无法比较
【解答】解:<,
所以:小丽剩得多;
故选:A。
6.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那么甲数的5倍与乙数的5倍的最大公因数是( )。
A.4 B.20 C.100
【解答】解:4×5=20
所以甲数的5倍与乙数的5倍的最大公因数是20。
故选:B。
二、填空题
1.分数单位是的最小假分数是 ,最大真分数是 .
【解答】解:(1)大于等于10的数中10是最小的,所以分数单位是的最小假分数是;
(2)小于10的数中9是最大的,所以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故答案为:,.
2.6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 2 ,最小公倍数是 24 .
【解答】解:8=2×2×2,
6=2×3,
8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2,
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故答案为:2,24.
3.在0.75、、、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0.7 ,相等的数是 0.75 和 .
【解答】解:=0.875;
=0.75;
因为:0.875>0.75=>0.7;
所以:>0.75=>0.7;
答: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0.7,0.75和相等.
故答案为:,0.7,0.75,.
4.a和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 ab .
【解答】解:因为a与b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
故答案为:1,ab.
5.把3.33、3、3、、3.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3>3.33>3.3>3> .
【解答】解:3≈3.333,=0.03,
因为3.333>3.33>3.3>3>0.03,
所以3>3.33>3.3>3>.
故答案为:3>3.33>3.3>3>.
6.3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m,用小数表示是 0.375 m.
【解答】解:3÷8=(米)=0.375(米)
答:每段长m,用小数表示是 0.375m.
故答案为:,0.375.
三、计算题
1.先找出下面每组分数中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通分.
和
和
和.
【解答】解:(1)6和18是倍数关系,所以最小公倍数是18;
=;
=;
(2)4和11是互质数,所以4和11的最小公倍数是4×11=44;
=;
=;
(3)12=2×2×3
15=3×5
所以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
=.
2.把下面的各分数约分
=
=
=
【解答】解:=
=
=
四、判断题
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判断对错)
【解答】解: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 .(判断对错)
【解答】解:因为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所以真分数小于1;
因为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所以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故答案为:×.
3.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 (判断对错)
【解答】解: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这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4.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判断对错)
【解答】解: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 √ .(判断对错)
【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这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五、解答题
1.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20÷25=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2.小华每30天理发一次,小明每40天理发一次,他们今天同时去理发,要过多少天他们又会同时去理发?
【解答】解:30=2×3×5,40=2×2×2×5
30和4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5=120
答:要过120天他们又会同时去理发.
3.甲乙二人在同一条跑道上进行跑步比赛,甲跑完全程用了分,乙跑完全程用了分.谁跑的快些?
【解答】解:,
,
因为<,所以,
答:甲跑的快些.
4.张老师给全班同学带来了一些糖果,若把110块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则多5块;若把210块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则正好分完;若把240块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则少5块,张老师的班级最多有多少名同学?
【解答】解:110﹣5=105,240+5=245,求105、210、245的最大公约数,
即先找出它们的所有因数,105=3×5×7;210=2×3×5×7;245=5×7×7.
三个数的公因数有5、7,所以最大公约数是5×7=35,故班级最多有35名同学.
答:张老师的班级最多有35名同学.
5.在100m长的马路两侧每隔2m栽1棵树.这些树都是从路的起点开始,按2棵杨树、1棵柳树的规律栽的.柳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100÷2+1
=50+1
=51(棵)
51÷(2+1)
=51÷3
=17
柳树占总数的:
1×17÷51=
答:柳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6.王叔叔去某酒店吃饭,他以同样的速度从1楼走到7楼,每两层间楼梯的台阶数相同,王叔叔从6楼走到7楼所用的时间占上楼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7﹣6)÷(7﹣1)
=1÷6
=
答:王叔叔从6楼走到7楼所用的时间占上楼总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