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4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设计源自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第二、三板块。这两个板块由《祝福》《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三篇小说组成,都是文学中的经典。本单元将通过重点分析《祝福》《林黛玉进贾府》两篇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了解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准确赏析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单元将分为两个专题。专题一:走近鲁镇,探寻贾府;专题二:探讨人物性格、命运和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塑造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话题讨论,诵读,比较,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图片、视频,在视听冲击中去感受、领悟。另外,让学生动起手来创作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诵读交流。
预期成果:理解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关系,自己在创作中能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快速捕捉、筛选信息的能力。
2.了解小说描写典型环境的方法,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把握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话题讨论、阅读鉴赏、写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理解把握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阅读探究中国文学经典的热情。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2.《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3.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4、有文学鉴赏水平,能感受和体验作品主题、社会意义及表现手法,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评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在课外有选择地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话题讨论:如果祥林嫂生活在当代,她还会悲剧一生吗?如果祥林嫂出现在荣禧堂的厅堂中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2.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有什么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1:走进鲁镇,探寻贾府
专题2:探讨人物性格、命运和环境的关系
专题一
走进鲁镇,探寻贾府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以话题讨论展开,让学生在趣味的想象思考中意识到人物和环境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深入文本,筛选文本中环境描写的段落、语句,概括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文本,能准确、全面的找出描写或体现环境的段落、语句。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描述人物所处的的环境特点。
3.借助于浏览网页,观看图片、视频等环节,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祝福》写作的大背景、鲁迅的思想,贾府的布局陈设人际关系等等。
4.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话题讨论:如果祥林嫂生活在当代,她还会悲剧一生吗?
如果祥林嫂出现在荣禧堂的大厅里将是怎样一种情景?
2.鲁镇的经济、风俗人情、宗教信仰、人际关系如何?
3、通过贾府的一顿便饭你看到了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红楼梦》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话题讨论:1、如果祥林嫂生活在当代,她还会悲剧一生吗?
2、如果祥林嫂出现在荣禧堂的大厅里将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时空的置换去体会人物、情节必须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才能成立,进而引发学生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探究的兴趣。
活动二:祥林嫂生活的鲁镇是怎样的?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找出描写环境的相关段落、语句,提炼概括鲁镇这一环境的特点,同学间相互交流补充。(学生通过网络拓展阅读,了解《祝福》写作的背景、鲁迅的思想等等。)
活动三:多媒体课件展示“贾府的建筑布置示意图”及相关图片;让学生阅读文本第12段并观赏相应视频,思考:通过贾府的建筑布局和一顿便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布置作业: 1.比较分析鲁镇和贾府这两处环境(自然、社会)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能够从小说的一些细节去思考所折射出的人际关系、人文环境,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探讨人物性格、命运和环境的关系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祥林嫂和王熙凤这两个典型形象。从她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性格命运的比照中,去探寻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把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通过练笔让学生能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分析把握祥林嫂和王熙凤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2. 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 通过欣赏图片、视频,查阅网页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祥林嫂是怎样一位女性?她的命运如何?为什么?
2.王熙凤是怎样一位形象?
3.分析比照这两个典型形象,探究人物性格、命运和其所处环境的的关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研究祥林嫂;一组研究王熙凤。每一大组可再分成2-3个小组。
活动二:教师分派好任务,结合问题设计1、2,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书面写出小组的认知总结并派代表发言。通过两大组的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比照分析这两个典型人物,并进而探究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其所处环境的关系。
活动三:让学生动起来,塑造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发到班级博客中分享阅读、点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比较深入的把握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的小短文,能注意到人物和人物所处的环境;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