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5分)
1.藏(cáng zàng)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2.他刚才的恐吓(hè xià)声实在太吓(hè xià)人了。
3.多数铺(pū pù)户在正(zhèng zhēng)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xiāng cù luò tuo shāng fàn yóu nì
jiǎo bàn rǎn gāng kū qì qī xī
三、查字典填空。(7分)
1.“张”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共( )画,第四画的名称是( );它有以下几种解释:A.陈设,铺排;B.展开,打开;C.扩大,夸大;D.看,望;E.姓氏。在“张牙舞爪、张灯结彩、虚张声势”中的意思分别是( )、( )、( )。请写出含有其余意思的成语各一个:( )、( )。
2.“零”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零”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②表示没有数量;③(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④(雨、泪等)落下。在“泣涕零如雨”中“零”选第( )种解释;在“零存整存”中“零”选第( )种解释;在“零距离”中“零”选第( )种解释。
四、补充词语。(6分)
万象( )新 ( )然不同 ( )灯( )彩
日夜不( ) ( )灯末( ) 一( )所有
行( )积德 开山( )祖 ( )哉( )哉
五、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5分)
1.北京的春节( )讲排场,( )分外热闹。
2.( )鞭炮响起来,( )有了过年的味道。
3.(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5.不同的地方( )有不同的节日风俗,( )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4.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6分)
1.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补充古诗。(4分)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__________________,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九、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
2.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
3.《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 )
4.《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
十、阅读金海岸。(21分)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11分)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______________》。(2分)
2.选文中表示“全”“都”意思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来形容元宵节的气氛。(2分)
4.把表现花灯“各形各色”的句子用“——”画出来。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方面表现了花灯的各形各色。(3分)
5.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分)
(1)“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这句话是比喻句。( )
(2)人们在元宵节时只看花灯,放花炮。( )
(二)_____________(10分)
走进侗寨就如同走进世外桃源,美丽、勤劳的侗家人是侗乡最美的风景。
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把环境打扮得十分美丽,如房屋的柱头,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杆。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个小屋盖起来,井内还要放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寨前寨后都有古树遮阴。就连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铺砌,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花街”。所以,进入侗乡,人们犹如进入画廊之中。
侗乡的山是绿的,水是清澈见底的,这里养育了勤芳的侗族人民。他们世代靠种植谋生,山间到处看得到人们的身影。农忙时,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里过完一天。大家互相帮忙干活,村里安安静静的。到了傍晚,你会看到大人们陆陆续续回家,寨子里炊烟袅袅,晚上的侗寨又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农闲时,村民们每天也好像有做不完的事,男人们去山坡上种杉树,割牲口垫草,放牛;妇女们在家里做饭、洗衣服、绣花、挖猪菜;而小孩们在河边嬉戏、养鸭子。偶尔你也会在某个巷子听到动听的间歌。
美丽、勤劳的侗家人让侗寨总是一幅美丽、祥和的景象。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清澈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机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3分)
4.与短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十一、习作。(30分)
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让我们在浓浓的亲情、友情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过节多有趣啊!不过最有趣的是想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如轮滑节、风筝节……哈哈,多么有意思的创想,期待你赶快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一定要写清楚为什么过这个节,想象你们是如何庆祝的,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1. zàng 2. hè xià 3. pù zhēng
香醋 骆驼 商贩 油腻 搅拌 染缸 哭泣 栖息
三、1.弓 四 七 撇 B A C东张西望 张冠李戴
2.L ling ④ ① ②
四、更 截 张 结 绝 残 庙 无 善 鼻 优 游
五、1.既 又2.只要 就3.因为 所以4.虽 但 5.不仅 还
六、1.拟人 2.比喻3.对偶4.排比
七、1.粥是熬成的。
2.虽然只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八、园中葵生光辉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九、1.×2.√3.X4.√
十、(一)1.老舍 骆驼祥子
2.一律 清一色
3.喜气洋洋 灯火通明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花灯的数量 花灯的种类
5.(1)× (2)×
(二)1.美丽的侗寨
2.(1)形容水十分清澈,能看到水底。
(2)充满生机和活力,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3.比喻 侗乡 画廊
4.美丽、勤劳的侗家人让侗寨总是一幅美丽、祥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