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近日,偶读李文威教授的旧文《数学写作漫谈》,不由心声感慨。于是,手痒,遂做作文与初中数学,望启学生之智,用数于作文中。
首先,为什么要把数学引进到语文作文中呢?
我们以往的初中语文作文,往往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却很少触类旁通,纵横勾连。数学与文学看起来是不互通的,但是也有很多在基础逻辑层面的联系,把与数学相关的内容,写到作文中来,也起到了异军突起,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创意写作
作文与数学
数学是理性的,语文是感性的。
那么如何把理性的数学应用于感性的语文作文中呢?
一、引用数学家的名言作为题记
数统治着宇宙。
——毕达哥拉斯
举例:
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
——王菊珍
适用主题:坚持、毅力、不退缩
示 例:
幡然悔悟
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
——王菊珍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踌躇不前,只能原地踏步;必须走出来,必须赶上去。
不知从何时起,磨蹭、懒惰悄然随行。随之而来的就是语文、数学、英语的幅度后腿,我也曾自省,也曾奋发但都耗不过“王者”的称赞、敌不过“抖音”的迷人......
举例:
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季米特洛夫
适用主题:珍惜时间、吸取教训、有计划做事
示 例:
珍惜当下,努力奋发
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
——季米特洛夫
当下,这个词太过沉重,它承载着昨天遗留的回忆,以及明天等待实现的梦想。在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中,做出加减法,找到正确的解法,就是当下的任务。
二、首段运用数学定理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培根
首段,运用数学定理,来“曲解”学习生活。此时,爱作文的我们,赋予了定理一定的文学韵味,让枯燥无味的定理变的合情合理,用数据来展示初中生活。
举例:
初中三年
数学老师曾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而我却生生的把这条直线,走成了四季轮回,三年相加正好是多边形的外角和360度的36个月。
举例:
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
早上6点起床,中午午休1小时,晚上12点准时上床入梦,一天睡觉7个小时,学习12+小时,学习占比超过50%。没错,这就是我初三的学习的状态,这才是逐梦少年应有的模样。
三、文中运用数学阐释学习生活
直接向大师们而不是他们得的学生学习。
——阿贝尔
举例:
我们的生活不能再是家庭与学校的那简单的不掺杂质的两点一线了。而应放下那厚重的习题集,摆脱桎梏在身的枷锁,用感性的眼光去重新拥抱自然。太阳照射角度是如何通过玻璃的反射而干扰到我读书的?又如,老师的语速与我大脑的反馈何时才能形成有效的共振?天哪?我怎么又陷入了数学中。
举例:
初中最令我痛苦的莫过于数学,因此我对数学下了如此结论:
做数学不一定写得完数学,
写完数学不一定写得对数学,
即使写完了数学,其他作业没有时间再写。
四、文末运用数学总结学习生活
精巧的论证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长期切磋积累的成果。我也是慢慢学来的,而且还要继续不断的学习。
——阿贝尔
适用主题:关于努力、进取
初二,恰恰是初中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初一、初二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这同时也意味着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剩下的只有努力、努力、在努力。
适用主题:理想、信念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度。我希望初三这一角大于或等于120分,坚持自己的信念,秉承自己的理想,用演草纸丈量身高,用油笔管拼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