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磷元素在化合物中显+5价 B.2O3:6个氧原子
C.溴化钠:BrNa D.铜离子:Cu+
5.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水资源总量大,但淡水资源少
B.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C.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净化水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某同学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无糖汽水、高锰酸钾
B.冰水共存物、氧化汞
C.加碘食盐、液氮
D.水银、二氧化碳
8.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都可用作消毒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钠属于氧化物
B.二氧化氯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
D.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0.硫的某种氧化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硫的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6 C.-2 D.+2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⑥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Ne ②Fe ③Fe2+ ④H2O2 ⑤NaCl ⑥SO2-3
A.③⑥表示离子,其中③表示亚铁离子,⑥表示三氧化硫离子
B.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①②,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④表示H2O2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2.现有200 g部分变质的生石灰样品(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则该生石灰样品中氧化钙与氢氧化钙的质量比为( )
A.26:37 B.37:14 C.26:43 D.13:37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3.(8分)(1)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_____;②2个硫原子__________;
③3个钠离子__________;④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2)2NH3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4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其中一组同学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池塘水(如图①所示)。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净化后的池塘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②所示),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小华同学用图②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②试管a、b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有助燃性。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4)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5)从微观角度分析,图①和图②发生的变化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重水可用作核反应堆中的减速剂,构成重水的氢原子与普通水中的氢原子不同。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核内中子数是1,那么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15. (6分)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1)现有:①铁屑;②牛奶;③干冰;④墨水;⑤红磷;⑥硫酸铜溶液;⑦二氧化硫;⑧高锰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是________。
16.(18分)有A、B、C、D四种物质,其中A、B在常温下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为常见的无色气体,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7.(10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使得抗病毒药物达菲(Tamiflu)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达菲可由中药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为原料合成,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莽草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________g莽草酸中含有42 g碳元素。
18.(8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葡萄糖酸钙片【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0.5 g【用法】口服【用量】每日3次,一次________片
金钙尔奇【主要原料】碳酸钙 氧化镁 硫酸锌 硫酸铜维生素等【含量】每片含 钙280 mg 镁99.7 mg 锌3.08 mg铜0.51 mg等【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mg。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补钙,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________片。
答案
一、1. D 2. C 3. B 4. A 5. B
6.B 点拨: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Cl2>CaCO3>Ca(OH)2,B说法错误。
7.A
8.D 点拨:次氯酸钠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1个二氧化氯分子是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B错误;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46:71:32,C错误;D正确。
9.D
10.B 点拨:若设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xOy,则根据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可得:32x:16y=2:3,可求出x:y=1:3,即该氧化物为SO3,硫元素显+6价。
11.C
12.D 点拨:变质后的生石灰样品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00 g×2%=4 g,因为只有氢氧化钙中含有氢元素,所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4 g÷(×100%)=148 g,那么200 g部分变质的生石灰样品中没有变质的氧化钙的质量为200 g-148 g=52 g,则该生石灰样品中氧化钙与氢氧化钙的质量比为52 g:148 g=13:37。
二、13. (1)①O ②2S ③3Na+ ④O
(2)2个氨分子;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14.(1)吸附异味和色素;肥皂水;加热煮沸
(2)O2
(3)B
(4)①③
(5)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6)20
15.(1)②④⑥;①⑤;③⑦⑧;③⑦
(2)③;②
16.(1)H2O2
(2)H2OH2+O2;氢原子、氧原子
(3)H2+O2H2O;化合反应
(4)分子构成不同
三、17. (1)7:10:5
(2)(12×7):(1×10):(16×5)=42:5:40
(3)12×7+1×10+16×5=174
(4)×100%≈48. 3%
(5)87
18.(1)430 (2)40%
(3)700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