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áo yán dú tè ɡòu chénɡ zhuānɡ shì shūn xù
sǎo dànɡ wēi lì ruì lì hé tān zhànɡ zi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蛱蝶(xiá jiá) 芍药(sháo sáo) 剥莲蓬(bō bāo)
惟有(wēi wéi) 率领(shuàn lǜ) 卜算子(bǔ bō)
3.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天窗》的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 ( )
(2)读“溪头卧剥莲蓬”时,“溪头”停顿稍长,“卧剥”语气稍轻,“莲蓬”声音延长,语调微扬,以读出沉醉快乐之感。 ( )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题目中的“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 )
(4)《三月桃花水》写的是春天小溪里的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 )
(5)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 )
4.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农家生活的一项是( )。
A.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她们捧起的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B.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C.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D.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早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B.《乡下人家》一文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及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对宁静、质朴、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C.《天窗》一文写出了乡下房子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
D.《三月桃花水》一文运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下列关于转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转述时,转述人要注意说话有礼貌。
B.转述时,转述人只要说完就行了。
C.转述时,听话人只要听清楚就行了。
D.听话人可以随意打断转述人的话语。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B.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C.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D.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5.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5分)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2)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
(3)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 )
(4)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
(5)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
6.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1)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
(2)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
.
仔细看图,描写这幅画的场景。
.
.
.
.
二、阅读与欣赏。(23分)
课内阅读。(9分)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分)
1.选段第二段中第1句话中“他们”指的是 ,“它们”指 ,从第2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3分)
2.“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表现了雄鸡的 。(1分)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
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
去。”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4.给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画面取个名字: 。(1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归心似箭”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中含有 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 。(3分)
2.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 的,中午的炊烟是 的,黄昏的炊烟是 的。(4分)
3.短文的第⑤自然段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1分)
A.夸张『B.照应 C.对比
4.“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这句话中的“ ”一词,写出了乡村的炊烟不张扬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2分)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作者对炊烟和朴实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
6.你见到过的炊烟是什么样的?请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你对炊烟
的印象或感受。(2分)
.
.
三、表达与习作。(35分)
(一)口语交际。(5分)
美术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上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李响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你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他,你见到他该怎样说?
.
.
.
李响同学,明天下午,我们班级将要举行树叶贴画比赛,美术老师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你赶快做好准备吧!千万别忘了。
习作展示。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你的乐园里在哪呢?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在最爱的乐园里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áo yán dú tè ɡòu chénɡ zhuānɡ shì shūn xù
茅檐 独特 构成 装饰 顺序
sǎo dànɡ wēi lì ruì lì hé tān zhànɡ zi
扫荡 威力 锐利 河滩 帐子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蛱蝶(xiá jiá√) 芍药(sháo√ sáo) 剥莲蓬(bō √bāo)
惟有(wēi wéi√) 率领(shuàn√ lǜ) 卜算子(bǔ√ bō)
3.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天窗》的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 (√)
(2)读“溪头卧剥莲蓬”时,“溪头”停顿稍长,“卧剥”语气稍轻,“莲蓬”声音延长,语调微扬,以读出沉醉快乐之感。 (√)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题目中的“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
(4)《三月桃花水》写的是春天小溪里的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
(5)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
4.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农家生活的一项是( C )。
A.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C )。
A.她们捧起的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B.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C.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D.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早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B.《乡下人家》一文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及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对宁静、质朴、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C.《天窗》一文写出了乡下房子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
D.《三月桃花水》一文运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下列关于转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转述时,转述人要注意说话有礼貌。
B.转述时,转述人只要说完就行了。
C.转述时,听话人只要听清楚就行了。
D.听话人可以随意打断转述人的话语。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B.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C.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D.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5.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5分)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特别)
(2)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祥和)
(3)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假如)
(4)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奇妙)
(5)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瑰丽)
6.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1)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2)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体会:从“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词语中我感到城市生活是灯火通明、人多热闹的;从“肥沃、麦浪、炊烟袅袅”这些词语中我感到乡下生活是恬静、安逸、美好的。
仔细看图,描写这幅画的场景。
.
.
.
.
一望无际的草地与蓝天相接,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的十分清楚的马群,羊群在太阳底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
二、阅读与欣赏。(23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分)即使……也……
1.选段第二段中第1句话中“他们”指的是乡下人家,“它们”指鸭子,从第2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鸭子与人之间的和谐。(3分)
2.“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表现了雄鸡的骄傲、威武。(1分)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
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
去。”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乡下人家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
写得生动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乡下人家那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给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画面取个名字:鸡鸭觅食图。(1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这个词语中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心急如焚。(3分)
2.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惬意的,中午的炊烟是随意的,黄昏的炊烟是纯粹的。(4分)
3.短文的第⑤自然段采用的写作手法是(C)。(1分)
A.夸张『B.照应 C.对比
4.“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这句话中的“温柔”一词,写出了乡村的炊烟不张扬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炊烟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作者对炊烟和朴实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6.你见到过的炊烟是什么样的?请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你对炊烟
的印象或感受。(2分)
清晨的故乡是寂静的,伴随着寥寥炊烟的升起,街边的杨柳被一丝丝
一缕缕的炊烟缠绕着,炊烟妖娆地在树叶间隙里飘舞升腾,贪婪地呼
吸着从老屋里飘出的农村新米特有的清香。
三、表达与习作。(35分)
(一)口语交际。(5分)
美术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上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李响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你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他,你见到他该怎样说?
李响同学,明天下午,我们班级将要举行树叶贴画比赛,美术老师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你赶快做好准备吧!千万别忘了。
习作展示。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你的乐园里在哪呢?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在最爱的乐园里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不少于45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