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课件13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课件13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16:23:24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聚 焦
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学变化呢?
聚 焦
黄铁矿

孔雀石
蓝铜矿
钙沸石
石油
观察一块煤
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
探 索
阅读资料,推测煤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煤的信息
信息一:科学家研究证实。2-3亿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生长非常茂盛。 信息二:我们常常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枝、叶的痕迹,在有的煤层中甚至还发现了具有完整树干形状的煤。
信息三:埋藏的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在古代沉积的泥沙变成的。 信息四:煤埋藏在地下也是一层一层的。
探 索
探 索
(播放资源 煤的形成)
思考:煤的形成,是否经历了化学变化?
探 索
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
探 索
探 索
(播放资源 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
聚 焦
资源利用与化学变化
石油
塑料
沥青
……
利用石油产生的物品,发生化学变化了吗?
1.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环境?
2.我们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例子,说明
它们和化学变化有关?
研 讨
作 业
1.古代植物经过几亿年的( )变成煤。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 )。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3.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水蒸气 B.石油→塑料瓶 C. 古代植物→煤
C
B
A
让科学流行起来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与分析推理寻找证据,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怀有质疑精神,不迷信权威,愿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愿意与人交流查阅、收集的资料信息,分享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化学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感受到资源的珍贵,认同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煤并结合阅读资料,了解煤的形成过程。
难点:认识大气中的化学变化,以及保护森林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若干矿石、煤块标本、相关阅读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若干矿石、宝石和煤块标本、相关视频资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1.谈话: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探究了有关化学变化的内容,老师想考考你们。
提问:厨房里有哪些化学变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化学变化?
学生回答。
2.过渡:正是这些化学变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提出聚焦问题: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学变化呢?(板书: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聚焦主题。]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引导学生以“信息呈现——推理想象——阅读资料——分析研讨”的流程展开学习。
(一)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
1.出示图片:大地之下的矿物、金属、宝石、煤、石油等“宝藏”。
思考:这些“宝藏”是怎么形成的?
聚焦问题:地底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2.观察一块煤,看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领取一块煤,仔细观察并完成记录。
3.阅读资料卡,推测煤是如何形成的。
讨论:通过阅读资料,你认为煤是怎样形成的?
4.研讨与交流。
(1)展示学生的活动单,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煤的信息。
(2)研讨:利用这些证据猜测一下煤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都要追问:“这样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3)播放煤形成过程的视频,说说科学家的推测和我们的推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研讨:你认为煤的形成是否经历了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你认为煤和原来的植物还是一样的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启发学生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即产生新物质来对煤的形成过程做出分析,引领他们通过对煤与植物的特征比较,证明煤是远古植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
(二)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
现代社会,煤的燃烧会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下降。因此,科学家们作了一个关于地球发展历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研究。
1.出示图片:氧气含量变化数据图。
2.研讨: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变化,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经验做出推理。
教师提供光合作用影响空气中气体成分含量变化的视频资料,供学生对照分析。
3.小结。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这个化学变化调节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使我们的大气层中气体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变化可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经验做出推理,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供他们对照分析。]
(三)资源利用与化学变化
1.煤是植物经过亿万年缓慢的化学变化形成的资源,大地之下除了煤,石油也是重要的资源,它也是经历化学变化形成。石油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出示课件。
2.研讨:石油变成塑料、沥青等过程是化学变化吗?
3.小结:煤和石油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它们是要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才能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
[设计意图:提供相关资料并组织学生阅读、整理,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
三、研讨(预设10分钟)
1.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
2.我们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例子,说明它们和化学变化有关?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森林除了是煤等资源的源头之外,还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即与大气层的氧气含量密切相关。通过举例,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变化。]
【板书设计】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
古代植物 被泥沙掩埋 煤
与空气隔绝,高温、高压
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氧气
资源利用与化学变化
石油 塑料、沥青等
【作业设计】
1.古代植物经过几亿年的( C )变成煤。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 B )。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3.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 水→水蒸气 B.石油→塑料瓶 C. 古代植物→煤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