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6.1《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6.1《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8 18: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并提高
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
3、体会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
诗中的运用并学习运用。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林壁等。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同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作者介绍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1985年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 《诗论》、《艾青谈诗》等。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作品背景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追溯诗人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艾青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花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朗读课文 注意读音
大堰河yàn 檐头yán 瓦菲fēi
灶火zào 荆棘jīng jí
掐死qiā 匾biǎn 火钵bō
碾niǎn 忸怩 niǔní
冰屑xiè 团箕jī 凌侮wǔ
叱骂chì 咒语 zhòu
全诗分析:
第一部分:(第1—2节),交代了“我”与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二部分:(第3—8节),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的农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9-11)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第12—13节)诗人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与深情礼赞。
思考1:大堰河有怎样一个身份和地位?与我有何关系?
明确:卑微至无独立人格。不同阶级的养育关系。
课文具体赏析
第一部分
思考1:为什么作者看见雪就想起了养母?想起了什么?这种景象描述的作用是?
明确: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明确:构成了一幅凄凉、衰败、荒寂的伤感悲凉画面,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为全诗奠定悲剧氛围。
第二部分
景 象
坟墓
故居
园地
石椅
荒草覆盖
关闭生菲
已被典押
生满青苔
凄凉
衰败
荒寂
搭好灶火后
尝过熟饭后
放好酱碗后
补好破衣后
包扎伤手后
掐死虱子后
拾起鸡蛋后

抚摸
拍去炭灰后
思考2:第四节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那么,通过“搭”“拍”“放”“补”“拿”等动作表现什么?
辛劳中显母子情深
表现出保姆的辛苦和劳累。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堰河仍然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通过排比、对比表现了深厚的母子情意 。
思考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自己的家?有何作用?
明确: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绘了自己的家,和大堰河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大堰河的淳朴善良及我对她深深地感激之情。
含着笑
洗衣
洗菜
切菜
喂猪
烧肉
晒麦
纯朴宽厚、勤劳善良、积极乐观的大堰河
命运悲惨,极容易满足。
思考4:第七节大堰河含着笑做哪些事情 应如何理解这一情形
深爱
切糖
贴画
赞美乳儿
做梦
思考5: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第三部分:
思考1:第九节里,诗人为什么反复的说“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明确:表现了诗人的哀悼和歉疚之情。
思考2: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
思考3:11节叙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大堰河死后,家人遭遇的悲惨,以及自己背叛了自己原来的阶级(地主阶级)而与另一个阶级(无产阶级)结为同盟。
第四部分
思考1:采用何种修辞方式,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排比、呼告。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大堰河:
勤劳 、善良、仁 厚、慈爱
“我”:
怀念 、感激、憎恨 、赞美
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3、如何理解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
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年代,也正是那种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革命理想,抛弃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别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运动,站到被压迫者一边,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这是普遍的现象。艾青也属此例。他的诗中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也是非常真诚的,不是空喊口号,所以,这一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实事求是的分析。
其次,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
纯以描述性意象为主。这类意象是诗人的心灵对现实的直接映照,其触角可以伸到生活的各个层次和心灵的各个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量和丰富的表现力。
“带有自传性质”,“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
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艾青谈他的
两首旧作》)。
引起回忆----介绍我与大堰河的关系----( 追怀 痛悼)
(现实)
大堰河生前
(回忆)
家务繁重,疼爱乳儿
含泪别离,贫富对比
生活勤俭,宽厚善良
爱儿好梦,美丽心灵
大堰河死后
(回忆)
死后凄苦,一生悲凉
殡葬之薄,悲惨写照
家人遭遇,悲剧命运
直接赞美---- 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 赞颂 讴歌)
(现实)
( 眷恋 感激)
( 同情 诅咒)
对大堰河的赞美!对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赞美!!
叙事
抒情
大堰河 我的保姆
艺术特点
1、借叙事抒情(抒情诗)
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
2、对比、反复、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