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腾王阁序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1. 预习目标:能够通顺的朗读文章,扫除文字障碍。
2. 预习内容:通读两遍全文,按要求为下列画线词语注音。
翼轸 瓯越 台隍 懿范 襜帷 骖騑
雕甍 棨戟 潦水 崇阿 雨霁 孤鹜
彭蠡 衡阳之浦 遄飞 睢园 睇眄
帝阍 命途多舛 涸辙 宗悫 簪笏
叨陪 黄龙之轴 盛筵 鸣鸾 槛外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空白处。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第一课时
1、 掌握相关文化常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对联: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了解写作背景
《唐摭言 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3.掌握序与骈文的知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二、记录在疏通文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三、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四、作业部分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有活用的说出用法。
1、.地接衡庐 接:
2、.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 带: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
4.、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 美:
5、千里逢迎 千里:
6.、高朋满座 高:
7、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 21世纪教育网
8、.彩彻区明 彻:
9、.雁阵惊寒 惊: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 属:
11、.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 尽: 寒: 清:
12、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 凝: 暮: 紫:
(二)能背诵并默写下面的名句。
1.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
2. ,烟光凝而暮山紫。
3.云销雨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5.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 。
第二课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 赏析第一部分21世纪教育网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 突出了什么特点 学生对照原文进行思考,同桌间交流探讨。探讨谈自己的看法。提示,先找到描绘地理风貌的句子。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2、 赏析第二部分
1.具体的看看第二段都写了哪些内容。以句号为标志,分析每句所写的具体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2.先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滕王阁的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然后四人一组讨论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提示:写了什么事,描绘了怎样的景物其特点是什么,在景物描写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仔细品味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选景象的特点及所描写的意境的特色,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注意语言要有文采。
3、 翻译第三部分
(一)边翻译第三段,边完成下列词语的解释。
1、.四美具 具:。
2.、而难并 并:
3、穷睇眄于中天 穷: 中:
4.、极娱游于暇日 极: 娱游:
5.、兴尽悲来 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 失路:
7、屈贾宜于长沙 屈:
8、所赖君子见机 赖:
9.、老当益壮:
10.、穷且益坚:且:
11、不坠青云之志 坠:
翻译遇到的疑难:
(二)边翻译第四段,边完成下列词语的解释。
1、一介书生 介:
2、等终军之弱冠 等: 弱冠:
3.、有怀投笔 怀:
4、.奉晨昏于万里 奉:
5.、接孟氏之芳邻 接:
翻译遇到的疑难:
四、作业部分。
(一)根据情境填名句(名句从课文的第三段中发找出)
1、你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是,志士能人命途多舛者多矣,“ ,
” 你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2、有人觉得自己就这样的基础,要想将来学有所成不太可能,不如趁早解放自己。错矣,“ , ; , 。”只要努力,一切都来得及。
3、胜者诚可敬,失败者也未必可悲。周恩来有诗曰,“难酬蹈海亦英雄”,王勃有诗云,“
, ”,这些诗句说明,英雄是成功者的奖品,更是坚毅者的封号。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人在环境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
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二)背诵
能熟练的背诵第三段并写准字形。
(三)预习部分。
借助课下注释和多媒体读懂第三、四段中的典故,体会典故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箭头后填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①“长安”“帝阍”“宣室”→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
③“马援”(穷…老…)→
④“贪泉”“涸辙”→
⑤“北海”“东隅”→
⑥“孟尝”∕“阮籍”→
⑦“终军”→
⑧“班超”“宗悫”→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
第三课时
一、赏析第三部分
1.在理解了每个典故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的基础上,我们来梳理一下作者是如何来安排行文思路的,又是怎样体现作者的感情变化的。(提示: 从整体上把握,考虑诗人在这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赏析第四部分
1.文章前后是如何照应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反馈练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选择题
l.下面划横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翼轸(zhěn) 瓯(ōu)越 棨(qǐ)戟
B.懿(yì)范 遄(chuán)飞 睢(suī)园
C.襜(chān)帷 雨霁(qí) 骖騑(cānfēi)
D.舸(gě)舰 睇眄(miǎn) 涸(hé)辙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D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3.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鸣/鼎食/之家
B.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C.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D.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无/一色
4.下列句中不成对偶的一句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5.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②精益求精
B.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C.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②既克,公问其故
D.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则智者尽其谋
6.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徐儒下陈蕃之榻
C.窜梁鸿于海曲 D.俨骖騑于上路
二、填空题
1.王勃,字 ,与 、 、 并称为“ ”,著有 。在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两句著名的诗“ , ”在《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 , 。”
2.“豫章”“洪都”是 旧称,“衡庐”指的是 和 。
3.文中表达作者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哲理语句是 , ;
, 。
三、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朕,读后回答l~3题 。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是
A.岳阳楼 B.鸛鹊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2.“两字总关情”的“两字”指的是
A.王之涣在《登鸛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干”、“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文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灏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以写湖光山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四、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对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俨骖騑于上路 ②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③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④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A.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
B.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
C.①②同义相同,③④词义也相同
D.①②词义不同.③④同义也不同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访风景于崇阿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所赖君子见机,知人达命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找出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21世纪教育网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5.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时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