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1 07:10:39

文档简介

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场所,也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淋巴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都是淋巴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消化液和组织液
D.血浆中的营养物质会通过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蛋白酶分解发生在内环境中
B.血浆中的葡萄糖可进入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
C.尿素、呼吸酶、激素、Na+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
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细胞周围内环境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运输方向,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c、d分别代表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血浆
B.肌肉注射时,药物可直接进入图中的b
C. 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
D.长期营养不良会使b的量增多,出现水肿
4.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实现
C.所有生物都可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
D.吃的食物过咸时产生渴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5.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5—轻色胺 (5—HT)等物质
的含量降低有关。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
信号分子,神经细胞分泌出的5—HT有一部分会被突触
小体重新摄取。SSRI是一种抗抑郁药。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 -HT属于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
B.5—HT由突触前膜释放后,扩散至突触后膜的过程不消耗ATP
C. SSRI主要通过抑制突触小体对5—HT的重新摄取,来缓解抑郁情绪的发生
D.某患者服药不当发生呕吐导致水分大量流失,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
6.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语言功能衰退等。石杉碱甲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乙酰胆碱酯酶可分解乙酸胆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和记忆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记忆有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两种形式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石杉碱甲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醋酶的活性来间接延长乙酰胆碱的作用时间
D.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但可以说话,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发生障碍
7.人体胰液分泌的调节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需经过血液运输到胰腺才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促胰液素只有与胰腺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将盐酸直接注射到血液中,也可以通过途径二促进胰液的分泌
D.途径一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
8.下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理示意图,其中GLUT4是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细胞膜上GLUT4增多有助于血糖浓度下降
B.胰岛素含量升高时,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多
C.机体在饥饿状态下,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多
D.当肌细胞膜上GLUT4增多时,肌糖原的合成可能加快
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杀灭结核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B.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免疫活性物质
C.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T细胞都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
D.艾滋病是由HIV侵染机体的T细胞而导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0.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b为B细胞,它和浆细胞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图中x是抗体,可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C.图示细胞均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记忆细胞可参与二次免疫
D.细胞a可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细胞a只参与体液免疫
11.如图所示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曲线反映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效应分别是抑制和促进
C. d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D.促进根和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 mol L-1、 10-8 mol L-1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既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起催化作用
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
C.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
D.在苹果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13.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 BR)能显著促进大麦胚芽鞘的伸长生长,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BR处理大麦胚芽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胚芽鞘内源IAA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处理时间和是否施加BR
B. BR处理时间超过36 h时会抑制IAA的合成
C. BR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促进胚芽鞘伸长
D. BR和IAA在促进胚芽鞘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14.蝗虫是农业害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最主要的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迁入率
B. a点到b点,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b点时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D. b点时,诱杀东亚飞蝗种群中的部分雄性个体会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15.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下列有关种群的K值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维持稳定时,种群的数量可能大于K值
B.种群K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物自身的繁殖能力
C.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开始渔业捕捞能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D.天敌数量、环境资源等因素不会影响K值的大小
16.美国白蛾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二倍体生物,1979年传人中国辽宁丹东一带,1995年在天津发现,主要危害落叶树种。如图是美国白蛾入侵我国辽宁丹东后几年内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时期,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
B. B—C时期,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食物、空间等因素有关
C.据图可知,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应该在B点左右
D. A点后一定时间内,美国白蛾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及实验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增长速率不可能相同
B.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
C.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进行统计时,常采用抽样检测法
D.若血细胞计数板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则可适当稀释
18.黄耗子亦称长爪沙土鼠,是一种小型草原动物,体型大小介于大白鼠和小白鼠之间。某科研人员调查了黄耗子的种群密度:在一块面积为20 hm2的草场内,第一次捕获120只,全部标记并 放归;第二次捕获了90只,其中有18只带有标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草场中黄耗子的种群数量约为600只
B.该黄耗子的种群密度大约为30只/hm2
C.如果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D.如果被标记的个体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19.河南老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引起森林群落中动物和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食物、温度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D.食物、光照
20.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此外珊瑚礁还是幼鱼的生长地。下列有关珊瑚礁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珊瑚礁群落
B.珊瑚礁群落形成过程中,群落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C.随着珊瑚礁体积的增加,群落中鱼类的丰富度逐渐降低
D.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珊瑚礁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1.侧耳是一种秋、冬、春季广泛发生于阔叶树枯干上的食用菌,为世界上主要的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侧耳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 B.侧耳营寄生生活,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D.在食物链上,侧耳处于第二营养级
22.下列与生态系统和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都具有单向性
B.生态系统和生命活动调节中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C.农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与其营养结构简单有关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物种丰富度的有效措施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昆虫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
C.碳元素能够在尧山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内反复循环利用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可分割,二者相互依存
24.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 “零排放”。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人平台期后,进人平稳下降阶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仍在增加 B. CO2、 S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C.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碳中和提前实现 D.实现碳中和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温上升 25. 2008年“5 12”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北川唐家山堰塞湖经过建设者的不断改造, 恢复了该地的森林覆盖面积,现已成为景区,为当地创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用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有保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唐家山堰塞湖成为景区,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C.在唐家山堰塞湖森林恢复的过程中,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D.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10分)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运行,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如图表示人体各体液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I、II、Ⅲ、Ⅳ表示参与调节的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1表示系统,若图中的 (填“I”“II”“ III”或“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 。
(3)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液体中CO2浓度最高的是 ,乙和丁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 。
(4)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 、乏力、心跳加速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说明 。
27. (9分)血糖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图1为人体内血糖来源和去向示意图,图2为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⑤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②⑥代表的物质不完全相同,是由于 一般不能分解为血糖。学生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时,机体内主要进行图I中的②的分解、 和⑤代表的生理过程。
(2)图2中Ca2+内流导致胰岛B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 ,从而引起胰岛B 细胞产生兴奋,使胰岛素以 方式释放出细胞。如果机体发生图1中的④症状,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量 (填“不足”或“过多”)。
(3)请列举图2中所示胰岛B细胞中ATP的两项生理功能: 。
28.(10分)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多效唑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CK表示对照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效唑是一种 (填“人工合成”或“植物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3)该实验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说明多效唑具有抗倒伏的作用,判断理由是
(4)多效唑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增产剂,在大豆盛花期向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以 显著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的收获对象是种子)。请设计实验验证多效唑对大豆具有增产作用: 。
29. (11分)福建某岛上曾栖息着蛇和鹰等生物,科学家对其种群和群落进行相关调查,并得到黑眉锦蛇种群的入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该岛上黑眉锦蛇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该方法常用于调查 动物的种群密度。若要认识该岛上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 。
(2)1--5年内该种群呈__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分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
(3)据图可知,第5年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10 -20年,该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
(4)若该岛上的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破坏,经过若干年的综合治理才得以恢复,则该岛上发生 的演替类型为 ,其演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 。
30.(10分)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消息称,曾在2020年肆虐东非的蝗灾正在卷土重来,新出生的蝗虫正在肯尼亚集结,蔓延速度惊人,大量农作物遭到破坏,一些牧场甚至已寸草不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幼虫俗称跳蛹,调查跳蛹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该方法的关键是
(2)蝗虫是植食性昆虫,蝗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同化的能量。蝗虫同化的能量 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 。
(3)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序的蝗群。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有序蝗群的形 成与生态系统的 有关,生态系统的这一功能还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目前,最有效的消灭蝗虫的方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方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该防治方法的缺点是 (答出两点)。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可保证农业和畜牧业良性发展的意义是 。2021一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答案
第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D
3.C
4.B
5.A
6.A
7.C
8.C
9.D
10.B
11.B
12.D
13,B
14.C
15.A
16.C
17,A
18.C
19.D
20.C
21.C
22.D
23.C
24.B
25.B
26.(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呼吸Ⅲ
(2)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2分)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甲乙为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丁为淋巴,蛋白质含量很少(2分)
(4)外界环境可以影响内环境稳态,(而内环境可以自我调节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保持内环境的稳
态不被破坏,)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27.(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消化吸收、氧化分解(顺序不可颠倒,2分)肌糖原③的转化
(2)由正变负胞吐不足
(3)使K+通道关闭、为胰岛素分泌等多种生命活动供能(答案合理即可给分,2分)
28.(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人工合成
(2)多效唑的浓度玉米幼苗的根长、株高、茎粗(2分)
(3)能多效唑能够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秆长高,同时促进茎秆变粗(2分)
(4)选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大豆植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盛花期向甲组叶面
喷施一定量的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向乙组叶面喷施等量的蒸馏水,再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至大豆收获,
并分别对两组实验的种子进行称重(,发现甲组种子的重量比乙组的重)(取材分组培养、盛花期喷施多效唑
和蒸馏水及称重各1分,共3分,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物种组成
(2)“J”型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没有竞争者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3)增长型20
(4)次生演替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2分)
3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样方法随机取样
(2)植物(或生产者或第一营养级)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3)信息传递生物的种间关系
(4)蝗虫抗药性增强、农药药效降低、蝗虫天敌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破坏生态平衡等(任答两点合理即可,
2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