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作业-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22:1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实验室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的气体
C.现有氮肥:尿素、硫酸铵、氧化铵、硝酸铵,区别尿素与铵盐的方法是加碱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钾 B.氯化铵 C.尿素 D.硝酸钾
3.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磷矿粉 B.尿素 C.硫酸钾 D.硝酸铵
4.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磷矿粉与硫酸钾:加水
B.碳酸氢铵与硝酸铵:闻气味
C.氯化铵与氯化钾:加硝酸银溶液
D.过磷酸钙与硝酸钾:观察外观
5.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6.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
B.B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7.下列化肥和熟石灰混合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A.硫酸铵 B.过磷酸钙 C.硫酸钾 D.氯化钾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将尿素[CO(NH2)2]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氨味
9.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
10.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1.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利用
B.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12.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都无明显现象
C.二氧化碳通入酚酞试剂后溶液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   。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5.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
16.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 (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B   ;C   .
(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3)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   .
17.为鉴别四种化肥:磷矿粉、硝酸铵、硝酸钾和氯化铵,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四种化肥样品带到化学实.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首先观察外观.灰白色固体的是   ;将其余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   ;为进一步鉴别这两种化肥,取样溶于水后分别滴加   溶液,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将两种化肥鉴别开.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在公共场所有如下一则广告,请你分析是否科学。
化学肥料 国际首创优质化肥 碳酸氢铵 (NH4HCO3) 全球最高含氮量
(1)证明该化学肥料是氮肥的实验步骤是:   ;
(2)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这则广告宣称其含氮量是   ,因此,这是一则   (填“虚假”或“真实”)广告。
19.对比分析下列各组物质,回答有关问题.
(1)施用氮肥时要注意   .(合理即可)
(2)木炭、活性炭都可以做冰箱的除味剂,是因为他们都具有   .
(3)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   .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   。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稀盐酸。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实验室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的气体
C.现有氮肥:尿素、硫酸铵、氧化铵、硝酸铵,区别尿素与铵盐的方法是加碱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区别尿素与铵盐的方法是加碱,混合研磨,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盐的检验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钾 B.氯化铵 C.尿素 D.硝酸钾
【分析】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酸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正确。
C、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磷矿粉 B.尿素 C.硫酸钾 D.硝酸铵
【分析】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尿素、硫酸钾、硝酸铵都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
B、尿素为白色晶体。
C、硫酸钾为白色晶体。
D、硝酸铵为白色晶体。
尿素、硫酸钾、硝酸铵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看与磷矿粉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化肥简易鉴别,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
4.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磷矿粉与硫酸钾:加水
B.碳酸氢铵与硝酸铵:闻气味
C.氯化铵与氯化钾:加硝酸银溶液
D.过磷酸钙与硝酸钾:观察外观
【分析】A、根据磷矿粉和硫酸钾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氢铵见光易分解生成氨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铵与氯化钾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磷酸钙为灰白色固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磷矿粉难溶于水,硫酸钾易溶于水,用加水观察是否溶解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碳酸氢铵见光易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硝酸铵不能,用闻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氯化铵与氯化钾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D、过磷酸钙为灰白色固体,硝酸钾为白色固体,用观察外观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分析】A、根据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解答;
B、根据农药性质进行解答;
C、根据禁止施用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生产解答;
D、根据农药使用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A、农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
B、农药施用后会在农作物中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转移,故B正确;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故C错误;
D、农药有毒,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农药、化肥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化肥的合理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农药、化肥即可解答。
6.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
B.B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分析】A、根据三种肥料的含氮量考虑;B、根据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分析;C、根据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分析;D、根据碳酸氢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考虑;
【解答】解:A、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6.2%;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7.7%;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6.7%故A正确;
B、因为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水、二氧化碳,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所以B物质为碳酸氢铵,故B正确;
C、因为碳酸氢铵、氯化铵都是铵态氮肥,但是碳酸氢铵能分解,而氯化铵常温不分解。所以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C正确;
D、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水、二氧化碳,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所以只要含有碳酸氢铵和氯化铵就能通过加入盐酸鉴别开,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铵态氮肥的检验和碳酸氢根离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应熟悉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现象,能利用现象来确定物质。
7.下列化肥和熟石灰混合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A.硫酸铵 B.过磷酸钙 C.硫酸钾 D.氯化钾
【分析】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过磷酸钙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硫酸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将尿素[CO(NH2)2]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氨味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
【分析】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H4Cl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正确。
B、KNO3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NaNO3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Ca3(PO4)2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分析】根据化学肥料的类别以及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硫酸铵属于氮肥,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错误;
B、氯化铵是白色的,而磷矿粉是灰色的,故从外观即可区分,正确;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正确;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肥料的应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利用
B.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分析】A、农家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与化肥混合使用,优于单纯的使用化肥;
B、根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考虑;
C、根据氮肥的作用考虑;
D、根据氮肥的判断方法考虑.
【解答】解: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既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又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故A说法正确,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故B说法正确;
C、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故C说法错误;
D、尿素、碳酸氢铵中都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都属于氮肥,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化肥的作用和判断方法.
12.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A、根据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C、根据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会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盐的特征、氮肥与复合肥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都无明显现象
C.二氧化碳通入酚酞试剂后溶液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A、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铵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可能有明显现象,如稀硫酸反应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入酚酞试剂后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红褐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中和反应的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BaCl2 、 Ba(OH)2 。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H4)2SO4═BaSO4↓+2NH4Cl 、
 Ba(OH)2+(NH4)2SO4BaSO4↓+2H2O+2NH3↑ 。
【分析】(1)碳酸氢铵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
(2)氯化钡属于盐,氢氧化钡属于碱,氯化钡和氢氧化钡都能够和硫酸铵发生复分解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物质。
【解答】解:(1)硫酸铵、硝酸铵不能和盐酸反应,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故填:有气泡产生。
(2)氯化钡、氢氧化钡属于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和硫酸铵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铵,硫酸钡、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BaCl2+(NH4)2SO4═BaSO4↓+2NH4Cl、
Ba(OH)2+(NH4)2SO4═BaSO4↓+2H2O+2NH3↑。
故填:BaCl2+(NH4)2SO4═BaSO4↓+2NH4Cl;
Ba(OH)2+(NH4)2SO4═BaSO4↓+2H2O+2NH3↑。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15.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
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硫酸钡 。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 。
【分析】(1)根据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以及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进行解答;
(2)根据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以及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进行解答。
【解答】解:(1)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铵态氮肥遇碱放出氨气,可能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故填:蓝;
NH4HCO3+Ca(OH)2=CaCO3↓+NH3↑+2H2O或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①硝酸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故填:硫酸钡;
②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故填: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影响了氯化钾的检验;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硝酸。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16.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 (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氯化铵 .
(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无 (填“有”或“无”)影响.
(3)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 NH3 H2O .
【分析】(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现象得为尿素,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2)根据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分析;(3)根据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现象的为尿素,故A为尿素;有氨味的为氯化铵、碳酸氢铵,加入稀盐酸,B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无现象的C为氯化铵.故答案为: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
(2)因为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所以无需另取,故填:无;
(3)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就是“碱雨”中碱,化学式为:NH3 H2O;
故答案为:(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2)无;(3)NH3 H2O.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铵态氮肥的检验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应熟悉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现象,能利用现象来确定物质.
17.为鉴别四种化肥:磷矿粉、硝酸铵、硝酸钾和氯化铵,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四种化肥样品带到化学实.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首先观察外观.灰白色固体的是 磷矿粉 ;将其余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 硝酸铵和氯化铵 ;为进一步鉴别这两种化肥,取样溶于水后分别滴加 硝酸银 溶液,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将两种化肥鉴别开.
【分析】根据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如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粉末,铵盐和显碱性的物质混合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等知识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1)首先观察外观.灰白色固体的是 磷矿粉其余三种为白色晶体;
(2)加熟石灰研磨,硝酸铵和氯化铵都具有铵根离子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氨气,所以会有氨味;
(3)为进一步鉴别这两种化肥,加硝酸银溶液,因为只有氯化铵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这样就很容易区分硝酸铵与氯化铵这两种化肥;
故答案为:磷矿粉 硝酸铵和氯化铵 硝酸银.
【点评】此题是对化肥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四种化肥的相关物理及化学性质的掌握,主要是结合铵根离子及氯离子的检验进行解题.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在公共场所有如下一则广告,请你分析是否科学。
化学肥料 国际首创优质化肥 碳酸氢铵 (NH4HCO3) 全球最高含氮量
(1)证明该化学肥料是氮肥的实验步骤是: 把化肥和熟石灰放在一起研磨,如果生成有氨气气味的气体说明该化肥属于氮肥 ;
(2)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17.7% ;这则广告宣称其含氮量是 全球最高 ,因此,这是一则 虚假 (填“虚假”或“真实”)广告。
【分析】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可以求出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因为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证明该化学肥料是氮肥的实验步骤是:把化肥和熟石灰放在一起研磨,如果生成有氨气气味的气体说明该化肥属于氮肥。
(2)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是:×100%=17.7%。
答: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是17.7%。
这则广告宣称其含氮量是全球最高。故填:全球最高。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碳酸氢铵的含氮量不如硝酸铵高,因此这是一则虚假广告。
故填:虚假。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铵态氮肥的性质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对比分析下列各组物质,回答有关问题.
(1)施用氮肥时要注意 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合理即可)
(2)木炭、活性炭都可以做冰箱的除味剂,是因为他们都具有 吸附性 .
(3)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 SO42﹣ .
【分析】(1)根据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据此结合氮肥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根据木炭、活性炭等物质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分析;
(3)根据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分析.
【解答】解:(1)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故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但其它氮肥可以;
(2)木炭、活性炭都可以作冰箱的除味剂,是因为它们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3)观察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即SO42﹣;
故答案为:(1)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合理即可);(2)吸附性;(3)SO42﹣.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及其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 磷矿粉 。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碳酸氢铵 。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氯化铵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 碱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A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稀盐酸。
【分析】利用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解决此题,主要利用碳酸盐遇酸放出二氧化碳,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等知识解决。
【解答】解:(1)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中只有磷矿粉是灰色固体,其余都是白色晶体。故答案为:磷矿粉。
(2)加入盐酸会放出二氧化碳这是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特点,因此此化肥中一定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三种化肥中只有碳酸氢铵含有碳酸氢根。
故答案为:碳酸氢铵
(3)剩余的两种化肥中氯化铵是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硫酸钾不行,因此使用氯化铵时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采用其他方式对氯化铵及硫酸钾鉴别时可从硫酸钾中的硫酸根入手,加入钡盐能生成白色沉淀的即是硫酸钾。
故答案为:氯化铵、碱、A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