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
2.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沙尘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3.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4.下列做法违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 B.提倡用餐光盘行动
C.排放核废水入海 D.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5.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6.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与构建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使用无磷洗衣粉,降低水体污染
C.全面禁用化石燃料,减少空气污染
D.推广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
7.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8.2021年世界环境日以“生态系统恢复”为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江河流域禁渔
C.修复矿场植被 D.露天焚烧秸秆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禁止雾天焚烧固体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鼓励燃煤发电比太阳能发电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1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组成中既含有单质也含有化合物,其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B.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11.2021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
B.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以下
C.开发利用新能源
D.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压入地下
12.2021年国务院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中,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为防止水体污染,禁止化工企业生产
B.改进发动机的结构,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
C.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13.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说法或做法合理的是( )
A.车开到河边用河水洗车 B.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
C.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河流 D.合理利用水力发电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经常发生雾霾天气,所以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你认为下列会形成PM2.5的是 .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15.2013年元宵节,北京再现严重雾霾天气。白天全市大部分地区为重度污染,南部地区出现严重污染。监测中心表示晚间烟花爆竹燃放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PM2.5浓度。一边是年俗习惯,一边是污染的现状,大家在微博上展开了激烈讨论。
(1)下列关于PM2.5的观点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2)PM2.5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扬尘,为对PM2.5进行治理,小明在微博上提出应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更多地使用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请你从减少扬尘的角度也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
(3)你认为应该保持年俗还是将空气污染的防治放在第一位?说说你的理由。 。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 。
①天然气燃烧②食物腐败③植物光合作用④钢铁生锈
(3)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液氮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氮气的用途: (写出一点)。
(5)二氧化碳是否为空气污染物? (填“是”或“否”)
17.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在提到2019年政府工作时指出:“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小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1)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等,为了减缓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到的有 (答一点即可)。
(2)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 (可多选)。
A.禁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下列措施中,你认为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可多选)。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根据遵义市环境质量公报报告,2017年全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2天。从环保角度看,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是 (填序号)。
①居民燃煤取暖②退耕还林③燃放烟花爆竹④焚烧秸秆
(2)某同学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饮用酸、碱性过强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4)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活性炭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还能除去水中 。
19.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将环境日的主题设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倡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以下6种物质: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其中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燃煤发电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D.地表扬尘
(2)要改善空气质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哪些的措施 。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c.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3)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
20.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对含SO2的工业废气进行的无害化处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和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措施。
(1)向含SO2的工业废气中喷洒石灰浆[Ca(OH)2]可有效吸收SO2,生成C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3可用于制备石膏。
(2)用主要成分为Na2CO3的工业废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可得到Na2SO3,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①吸收初期(通入废气体积小于V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不断通入废气,最终产物是 。
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堤及的大气污染物。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
SO2与食品工业
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标准中部分食品SO 2的最大残留量
食品 蜜饯 葡萄酒 食糖 水果干 巧克力 果蔬汁
最大残留量 0.35g/kg 0.25g/L 0.1g/kg 0.1g/kg 0.1g/kg 0.05g/kg
SO2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避行脱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等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葡萄酒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 g/L。
(2)葡萄酒酸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 。
(3)你所知道的SO2排放过多,通常可以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写一种即可)。
(4)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 (填序号)。
A.将煤块粉碎 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 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
【解答】解:SO2、NO2、PM2.5均为空气污染物,而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沙尘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A、沙尘属于粉尘污染,故选项错误;
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一氧化碳有毒,属于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D、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硫属于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既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又能防止造成水体与土壤污染,不合题意;
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可以减少因使用化石能源而产生的污染物,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4.下列做法违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 B.提倡用餐光盘行动
C.排放核废水入海 D.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分析】根据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分类回收垃圾,促进资源再生,做法符合该主题,但不合题意;
B.提倡用餐光盘行动节约资源,做法符合该主题,但不合题意;
C.排放核废水入海会造成海水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做法不符合该主题,但符合题意;
D.合理开发金属资源可以节约资源,做法符合该主题,但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5.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分析】A、根据含磷洗衣粉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B、根据围海造田会破坏水资源进行解答;
C、根据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进行解答;
D、根据大量开采化石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解:A、含磷洗衣粉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故A错误;
B、围海造田会破坏水资源,同时也破坏生态环境,故B错误;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合理开采化石燃料,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水资源爱护,垃圾分类处理即可正确解题。
6.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与构建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使用无磷洗衣粉,降低水体污染
C.全面禁用化石燃料,减少空气污染
D.推广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
【分析】根据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回收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B、使用无磷洗衣粉,降低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不能全面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说法错误;
D、推广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C。
【点评】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分析】根据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填埋能够引起土壤、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加强大气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D、提高绿化覆盖,美化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讲究环保,不随便扔垃圾,不污染环境。真正做到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8.2021年世界环境日以“生态系统恢复”为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江河流域禁渔
C.修复矿场植被 D.露天焚烧秸秆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轻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B.江河流域禁渔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不合题意;
C.修复矿场植被有助于改善生态平衡,不合题意;
D.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食品安全等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也将会成为重要考点之一.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禁止雾天焚烧固体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鼓励燃煤发电比太阳能发电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鼓励乘坐公共交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倡导环保低碳生活、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防止污染,节约资源,禁止露天焚烧固体垃圾,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故A利于“保卫蓝天”;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利于“保卫蓝天”;
C、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且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不利于“保卫蓝天”;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随时调查空气污染情况,能及时防止空气的污染,故D利于“保卫蓝天”。
故选:C。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1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组成中既含有单质也含有化合物,其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B.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分析】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B、根据氧循环的意义考虑;
C、根据氧气能使食物变质考虑;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并不是永久不变的,故A错;
B、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故B正确;
C、氧气能使食物变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不是充入氧气,故C错;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和用途。
11.2021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
B.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以下
C.开发利用新能源
D.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压入地下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一次性餐具用餐的大量使用既浪费资源,又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B.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以下会浪费大量的电能,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合题意;
C.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题意;
D.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压入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低碳、经济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经济、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2.2021年国务院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中,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为防止水体污染,禁止化工企业生产
B.改进发动机的结构,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
C.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分析】根据防止空气、水体等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有关的行为。
【解答】解:A、为防止水体污染,化工企业生产不能禁止,应使化学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故选项符合题意;
B、改进发动机的结构,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符合要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可以节约资源,符合要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可以节约资源,符合要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止污染的措施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说法或做法合理的是( )
A.车开到河边用河水洗车 B.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
C.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河流 D.合理利用水力发电
【分析】根据水污染的防治和节约用水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车开到河边用河水洗车,会污染水,做法不合理;
B、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会污染土壤,做法不合理;
C、农药化肥会污染河流,做法不合理;
D、合理利用水力发电,减少空气污染,做法合理;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水资源污染与防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经常发生雾霾天气,所以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你认为下列会形成PM2.5的是 AB .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CD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分析】(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
(2)根据“低碳”生活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焚烧秸秆和汽车尾气排放都产生烟尘,造成悬浮颗粒;
(2)而节约纸张、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这些都是降低污染,环保的做法,符合“低碳”要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则不同,会加大污染.
则答案为:(1)A B (2)A C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2013年元宵节,北京再现严重雾霾天气。白天全市大部分地区为重度污染,南部地区出现严重污染。监测中心表示晚间烟花爆竹燃放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PM2.5浓度。一边是年俗习惯,一边是污染的现状,大家在微博上展开了激烈讨论。
(1)下列关于PM2.5的观点错误的是 ③④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2)PM2.5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扬尘,为对PM2.5进行治理,小明在微博上提出应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更多地使用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请你从减少扬尘的角度也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大力植树造林 。
(3)你认为应该保持年俗还是将空气污染的防治放在第一位?说说你的理由。 应该将空气污染的防治放在第一位,大气污染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 。
【分析】(1)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会造成灰霾天气,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对人体健康有害;
(2)根据PM2.5的造成原因及治理的措施分析;
(3)应该将空气污染的防治放在第一位。
【解答】解:(1)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说法正确;
②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说法正确;
③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比分子大很多,说法错误;
④PM2.5对人体健康有害。说法错误;
(2)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是减少释放颗粒物,例如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大力植树造林,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
(3)应该将空气污染的防治放在第一位。大气污染会引发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酸雨﹣﹣使土壤酸化,破坏建筑物等;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危害人类和动植物;危害:大气污染对人和动植物以及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如植物干枯死亡,动物死亡,使人咳嗽,使建筑物被腐蚀等。所以相对于年俗来说防治空气污染更重要。年俗可以可以用更为健康的方式去庆祝。
故答案为:(1)③④;
(2)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大力植树造林;
(3)应该将空气污染的防治放在第一位,大气污染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
【点评】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1% 。
(2)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 ③ 。
①天然气燃烧②食物腐败③植物光合作用④钢铁生锈
(3)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78% ,液氮属于 纯净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氮气的用途: 制造氮肥、或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或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 (写出一点)。
(5)二氧化碳是否为空气污染物? 否 (填“是”或“否”)
【分析】(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区分;
(3)氮气的体积分数,物质的分类;
(4)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
(5)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
【解答】解:(1)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答案为:21%;
(2)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植物光合作用,氧气是生成物;故答案为:③;
(3)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液氮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78%;纯净物;
(4)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制造氮肥、或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或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
(5)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故答案为:否;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空气的污染、物质的分类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在提到2019年政府工作时指出:“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小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1)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等,为了减缓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到的有 用自行车代步等 (答一点即可)。
(2)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 ABC (可多选)。
A.禁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下列措施中,你认为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BC (可多选)。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分析】(1)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等,为了减缓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到的有:用自行车代步等;
(2)不会增加PM2.5的是:禁烧垃圾、治理工地扬尘、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解答】解:(1)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等,为了减缓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到的有:用自行车代步等;故答案为:用自行车代步等;
(2)不会增加PM2.5的是:禁烧垃圾、治理工地扬尘、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故答案为:ABC;
(3)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故答案为:ABC;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根据遵义市环境质量公报报告,2017年全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2天。从环保角度看,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是 ①③④ (填序号)。
①居民燃煤取暖②退耕还林③燃放烟花爆竹④焚烧秸秆
(2)某同学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 放出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饮用酸、碱性过强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pH试纸 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4)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活性炭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还能除去水中 有色素、异味的物质 。
【分析】(1)改善环境质量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减少CO2的排放等,多使用清洁能源,少使用化石能源;
(2)根据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3)根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分析。
【解答】解:(1)①燃煤取暖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②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③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质量,符合题意;
④焚烧秸秆既浪费了资源,又会产生污染环境,符合题意。
故填:①③④;
(2)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放出热量;
故填:放出;
(3)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用 pH试纸或pH计测定;
故填:pH试纸;
(4)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活性炭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还能除去水中有色素、异味的物质;
故填:肥皂水;有色素、异味的物质。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9.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将环境日的主题设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倡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以下6种物质: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臭氧、二氧化硫 ;其中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C (填序号)。
A.燃煤发电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D.地表扬尘
(2)要改善空气质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哪些的措施 ac 。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c.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3)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 。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以下6种物质: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
A.燃煤发电,会形成PM2.5;
B.汽车尾气排放,会形成PM2.5;
C.太阳能发电,不会形成PM2.5;
D.地表扬尘,会形成PM2.5的。
(2)a.推广使用新能源,能改善空气质量,措施可行;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措施不可行;
c.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能改善空气质量,措施可行;
(3)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
故答案为:(1)臭氧、二氧化硫;C。
(2)ac.
(3)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空气的污染源和防止空气污染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0.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对含SO2的工业废气进行的无害化处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和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措施。
(1)向含SO2的工业废气中喷洒石灰浆[Ca(OH)2]可有效吸收SO2,生成C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Ca(OH)2=CaSO3+H2O 。CaSO3可用于制备石膏。
(2)用主要成分为Na2CO3的工业废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可得到Na2SO3,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①吸收初期(通入废气体积小于V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3+H2O+SO2=2NaHCO3+Na2SO3 。
②不断通入废气,最终产物是 NaHSO3 。
【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
(2)①根据图示所得信息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解:(1)反应物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生成物是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2)①由图示所得信息可知,吸收初期(通入废气体积小于V1),反应物是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硫,生成物是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3+H2O+SO2=2NaHCO3+Na2SO3;
②由图示信息可知,不断通入废气,最终产物是亚硫酸氢钠。
故答案为:
(1)SO2+Ca(OH)2=CaSO3+H2O;
(2)①2Na2CO3+H2O+SO2=2NaHCO3+Na2SO3;
②NaHSO3。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学们读图、识图的能力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能从图示中提取有用信息,应用于试题。
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堤及的大气污染物。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
SO2与食品工业
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标准中部分食品SO 2的最大残留量
食品 蜜饯 葡萄酒 食糖 水果干 巧克力 果蔬汁
最大残留量 0.35g/kg 0.25g/L 0.1g/kg 0.1g/kg 0.1g/kg 0.05g/kg
SO2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避行脱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等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葡萄酒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 0.25 g/L。
(2)葡萄酒酸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 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
(3)你所知道的SO2排放过多,通常可以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形成酸雨 (写一种即可)。
(4)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 BCD (填序号)。
A.将煤块粉碎 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 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分析】(1)根据表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文章中第三段第二行说明了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SO2的原因解答;
(3)根据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分析解答;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由图中数据可知:食糖中SO2的最大残留量为0.25g/L。
(2)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3)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4)A选项煤块粉碎并不能改变煤的含硫量,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不变,A不对;
B选项对燃煤进行脱硫显然可以降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C选项文章最后一段有原话,煤改气或改电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D选项合理的循环使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答案:
(1)0.25;
(2)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的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
(3)形成酸雨;
(4)BCD。
【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技术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以及硫酸、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