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美版五年级美术下《9 弯弯的小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 美版五年级美术下《9 弯弯的小路》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2-28 22: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弯弯的小路》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弯弯的小路》是五年级第10册一节造型﹒表现课,按照课题,观察书中的图例与范画。本课的教学中要学习透视的基本知识,画出小路的纵深感。按近大远小规律,表现小路边的参照物。 以前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出现过有关透视的内容,而透视是一种较抽象、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如果在前面对透视知识一无所知,而要在本节课中把路、并且是弯弯路边的参照物画得准确、生动、有创意,这样要求高,难度大。因此,我对本课的处理:一是通过对不同路及路边的参照物观察,了解透视现象,而不作过深、过细的讲解。二是注重对不同路的对比欣赏,三是重视变化于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透视现象,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近大远小、纵深感,近疏远密、近高远矮。)
2、通过欣赏、学习、发现,能够运用透视原理,简单地绘制一条小路
3、培养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与欣赏,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掌握使小路具有纵深感的方法与原理。
难点:运用正确的透视关系来绘制一条弯弯的小路。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绘画工具、教学用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问好
a刚才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真ok啊。
b大家都会做OK的动作吧,老师这个圈圈大不大?你们的脑袋大还是我的圈圈大?
(预设:生:肯定是脑袋大。)
c我能把你们的脑袋放到我的圈圈里,可能么? 这是为什么?
(将手慢慢拉近,从眼睛里看。)
(预设:生:近的大,远处的小。)
2、出示照片
(1)这里看去,哪个脸盆最大?哪个最小?(点击课件)
(2)实际上是一样大的,但是为什么这里差别这么大?
(3)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都存在近大远小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透视。
板书:近大远小——透视
3、近大远小的现象
生活中哪些现象存在近大远小的关系?
(预设:风筝、路上的车、路、队伍中的人……)
4、引出课题
刚才同学们说到了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弯弯的小路”,看看小路里有什么美术知识。
出示课题:弯弯的小路。
(设计意图:清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虽写的是作文的要义,但对我们美术课同样有用。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新课开始,就以玩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巧妙地引出课题,传递快乐的学习信息,让教学马上进入积极状态。)
二、路的近宽远窄
1、出示小城堡
这是一个小城堡,通向它的小路还没有呢,咱们一起来给它添条路。
请你用两条线,快速地给它添一条路。
2、体验近宽远窄
(1)选取几个同学的作品,展示点评
a 直的路 b 有宽窄的路
这两条路的造型有点不同,那么哪条路走起来远一点?为什么?
(预设:有宽窄的路,因为近大远小,那头那么小,说明路在很远的地方)
板书:近宽远窄
近宽远窄可以让路看上去更远
(2)出示c路,弯弯的路
这条路跟前两条路相比,有没有更远呢?
(3)同样的纸张,同样的位置,为什么3号路显得更远呢?
(预设:因为它前面宽,后面窄,而且是弯弯曲曲的)
小路弯弯,能使我们的路变得更远更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一条小路,初步理解画出纵深感要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处理,引出本课的课题)
三、体验纵深感
1、出示照片a(有点直的小路),这条路你大概要走多久?
b(有点弯的路),那么这条路呢?
c(非常弯曲的路),这条路呢?
(1)越是弯的路,距离越是长,越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深、远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叫它“纵深感”。
板书:纵深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以及画家在生活中对路的透视表现)
(2)出示纵深感强烈的照片
路越弯越长,就越有纵深感。
(3)出示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学生:一座山,里面烟雾缭绕,小路深处有个房子)
(4)出示国画
在我们国画里,通过对小路弯弯的描绘以及树林雨雾,画面就显得非常有纵深感。
2、近高远矮,近疏远密
(1)我们的小路弯弯,向前延伸。刚刚我们画的小路两旁还什么都没有,让我们给添些东西吧。想想看,路两边会有些什么呢?
(预设:生:树、电线杆、栏杆、路灯……)
(2)有个同学啊,就给路两边添上了树,大家来看看,怎么样?
(出示大图,比较没有高矮疏密关系)
哪里不对劲?应该怎么样?
(预设:生:近处的树要大点,远处的树要矮一点……)
(3)请学生演示
(4)评价:他们贴的怎么样?哪里做的不错?
(5)小结:为了使弯弯的小路更有纵深感,我们可以通过路边景物的排列来加深,一般除了近大远小,还要把握近高远矮,近疏远密。
板书:近高远矮 近疏远密
(6)出示各种图片,近高远矮,近疏远密,体验纵深感。
除了路边的景物,路上的石板或者石头也有近疏远密。
3、视觉消失点
(1)出示图片,找出视觉消失点。
老师再请同学看几张图片,看看这几张图片里,你有没有特别的感受。
(预设:学生:好像最后都集中到一点去了,消失了)
师:我们的视线沿着这条路看过去,延伸到一定的地方路就会消失,这个点就是我们的视线的消失点,
课件出示消失点
(2)找出地平线
那么画面上的消失点都是在哪的呢?(地平线)
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尽头,叫做地平线,我们视觉的消失点,就在地平线上。(在图上比划一下)
(3)“三点一线画小路”
有了地平线,有了消失点,就可以用“三点一线”的方法画小路了。
介绍:在纸上先画出地平线,这条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在线上定一个点作为消失点,然后在纸的底两边画上路的两个点,这两个点就决定着路的宽窄。用曲线连接这三个点,曲线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然后在两边添加景物,弯弯的小路就完成了。
边说边示范
4、出示画家作品
来看看大画家的作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小路的纵深感。
5、小结:
刚才看了这么多,我们知道,近宽远窄的小路能让我们的画面产生纵深感,而路边的景物通过近高远矮、近疏远密的表现方式,能让小路的纵深感更加强烈。
四、学生创作并点评
1、下面,让我们都来动手画一条弯弯的小路,小路是通向哪里呢?
谁来说说,你打算画一条道哪里的小路?
(预设:学校,山上……)
2、欣赏学生作品
好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玩玩的小路都通向哪里了?
在欣赏时,想想,是靠什么使小路更有纵深感。
3、出示作画要求:
1、选定一个地方,画一条通向那里的“弯弯的小路”
2、通过小路的弯度,路边的景物来充分表现小路的“纵深感”
4、轮播各种图片,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把所学到的透视基本原理,较好地运用在课堂作业上,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近大远小”的变化。通过画路,提高学生描绘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5、展示学生作品
(1)选取作品来说说
这是谁的作品,是怎么表现画面上小路的纵深感?
(2)自由评价
你觉得谁的小路设计得最成功?为什么?
6、课外拓展
如果用美术的眼光去看,生活中处处都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请你课后,留意下身边,找一找生活中的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