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它一定是静止的
2.学校运动会上,体重为700N的李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爬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等于700N,竖直向下
B.等于700N,竖直向上
C.大于700 N,竖直向下
D.大于700N,竖直向上
3.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天路滑,车辆需减速行驶,这是为了减小惯性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C.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物理课代表阳阳在抱作业去办公室时,用双手水平地夹住一叠作业,简化后如图所示,已知他在这叠作业的两端,单手可施加的最大摩擦力均为60N,每本作业的质量为300g,作业与作业之间能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为45N,则阳阳能水平夹住不滑落的作业本数最多为( )
A.30 B.32 C.40 D.42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力F向右运动,利用频闪照片每隔0.2s记录物体运动状况。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MO段的平均速度为5m/s
②OQ段的平均速度为6.25m/s
③MO段的摩擦力为5N
④OQ段的摩擦力小于5N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8.期末阶段,年级组为了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于12月20日启动了班级气排球和篮球比赛,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在运动场上腾挪飞跃,运动后能更高效的投入到学习中。对于比赛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击打出去的气排球可以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达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扣球时,手对排球施加了力的作用,排球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D.出界的篮球滚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下列选项中一定是平衡力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10.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会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依据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水平面上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
B.小车在水平面上能继续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D.若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小车将慢慢停下来
11.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到向右的15N的摩擦力
B.甲、乙都受到向右15N的摩擦力
C.甲、乙都受到向左15N的摩擦力
D.甲、乙均受力15N,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
12.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甲、乙两辆电动小车分别从P、Q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a)、(b)所示分别是甲、乙两辆电动小车的路程-时间图像,结合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甲车所受合力小于乙车所受合力
C.经过10秒,两车可能相距7米 D.经过5秒,两车一定相距4.5米
二、填空题
13.小明在水平的桌面上,用5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东拉着物体,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当他改用7N的力拉着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他改用3N的力拉着正在运动的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14.如图,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若握力增大到8N,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______N。
16.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可以把木块放在_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______时,木块静止;保持两盘砝码质量不变,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______;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三、作图题
17.右图中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杯的受力示意图。
1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A、B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此时B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1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若用力但没拉动木块,木块______(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使木块做______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______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还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甲实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
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摩擦力f/N
1 整块 150 1.5
2 三分之二块 100 1.0
3 三分之一块 50 0.6
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小华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将甲改为乙是为了减小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最终小华按照丁图进行实验,丁图中是一个质量______的卡片(填“较大”或“较小”);
(3)小华将系于卡片的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将卡片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个角度,使得卡片的一边与桌面平行,松手后瞬间卡片不能平衡。该实验说明:______,物体才能平衡;
(4)小明同学按图甲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可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最终可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滑轮的摩擦不计);在左盘中再加______g砝码。
五、计算题
21.一辆模型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行驶,其质量为50kg,在行驶过程中该车受到的阻力等于车重的0.2倍。求:
(1)小车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大小和方向。
22.一辆洒水车,未装水时其质量为4t (g取10N/kg)球:
(1)未装水时,洒水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多大?
(2)洒水车空车行驶时,某段时间内的s-t图像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其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3倍,这段时间内洒水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23.质量为100kg的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杨用力推箱子,让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前滑动,已知箱子所受的阻力恒为自重的0.15倍。求:
(1)箱子的重力;
(2)小杨所用的推力;
(3)突然小杨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改用200N的力反向拉物体,由于惯性箱子继续向前滑行,则在箱子继续向前减速滑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B
7.A
8.D
9.D
10.A
11.D
12.C
13. 5 水平向西 5 5
14. 1.5 不变
15. 0 20
16. 光滑 质量相等 转动 大小相等 同一直线
17.
18.
19. 受 匀速直线 压力大小 甲丙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0. 摩擦力 较小 只有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00
21.(1);(2),向右
22.(1);(2)
23.(1)1000N;(2)150N;(3)350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