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17: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已成为出行新方式.下列共享单车图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3分)下列事件中,不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
A.明天开封会下雪
B.投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
C.太阳从东方升起
D.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3.(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且k≠0 C.k≠0 D.k≥﹣1
4.(3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OB=60°,AB=AC=2,则弦BC的长为(  )
A.4 B. C.2 D.
5.(3分)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BC,EF∥AB,且AD:DB=3:4,那么CF:BF的值为(  )
A.4:3 B.3:7 C.3:4 D.2:4
6.(3分)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旋转角为α(0°<α<90°).若α=24°,则∠1的度数为(  )
A.116° B.114° C.112° D.66°
7.(3分)老师给出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x … ﹣3 ﹣2 0 1 3 5 …
y … 7 0 ﹣8 ﹣9 ﹣5 7 …
同学们讨论得出了下列结论,
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上;②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③当﹣2<x<4时,y<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⑤若方程ax2+bx+c=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9.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3分)若ab>0,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9.(3分)2018年7月,郑州龙子湖智慧岛开通河南省首个5G基站,2020年全省已累计建成5G基站2.4万个,规划到2022年5G基站数量将达到16.8万个.设2020年至2022年5G基站建设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可列方程为(  )
A.2.4(1+x%)2=16.8 B.2.4(1+x2)=16.8
C.2.4(1+2x)=16.8 D.2.4(1+x)2=16.8
10.(3分)如图1,矩形ABCD中,点E为BC的中点,点P沿BC从点B运动到点C,设B,P两点间的距离为x,PA﹣PE=y,图2是点P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BC的长为(  )
A.4 B.5 C.6 D.7
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共15分)
11.m是方程x2+x﹣1=0的根,则式子2m2+2m+2019的值为    .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1,﹣1).把线段AB沿垂直于AB的方向平移,当点A的对应点A'在函数y(k<0,x<0)的图象上时,点B的对应点B'恰好在x轴负半轴上,则k的值为   .
13.《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测距的方法.如图,有座塔在河流北岸的点E处,一棵树位于河流南岸的点A处,从点A处开始,在河流南岸立4根标杆,以这4根标杆为顶点,组成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ABCD,且A,D,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在标杆B处观察塔E,视线BE与边DC相交于点F,如果测得FC=4米,那么塔与树的距离AE为   米.
14.如图,在扇形AOD中,点B、C将三等分,连接OB、OC,⊙O的切线DE交OC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C分别作BG⊥OA于点G,CF⊥OB于点F.若∠AOD=135°,OA=4,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和为    .(结果保留π)
15.如图,已知点E是长方形ABCD中AD边上一点,将四边形BCDE沿直线BE折叠,折叠后点C的对应点为C′,点D的对应点为D′,若点A在C′D′上,且AB=10,BC=8,则AE=   .
三、解答题(本题8个小题,共75分)
16.(8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比另一个根大1,那么称这样的方程为“邻根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x2+x=0的两个根是x1=0,x2=﹣1,则方程x2+x=0是“邻根方程”.通过计算,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邻根方程”.
(1)x2﹣5x+6=0;
(2)2x(x+2)=1.
17.(9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且坐标分别为:A(2,2),B(﹣1,﹣1),C(3,﹣1).
(1)请你画出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对应的△A1B1C1;
(2)再请你画出将△A1B1C1绕点B1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
(3)求四边形A2B1CC2的面积.
18.(9分)已知:矩形ABCD,AB=8,BC=12.
(1)用直尺和圆规作⊙O,使⊙O过B、C两点,且与AD相切(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
19.(9分)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办公厅于2021年1月15日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贯彻《通知》精神,学校组织该主题漫画比赛.现在小雪和小英想通过设计一个游戏来决定谁去参赛.游戏规则如下: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分成了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分别标有数字2,3,4;另有一个不透明的瓶子,装有分别标有数字1,3,5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先转动一次转盘,停止后记下指针指向的数字(若指针指在分界线上则重转),再从瓶子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小球上的数字.若得到的两数字之和大于6,则小雪参赛;若得到的两数字之和小于6,则小英参赛.
(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此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20.(9分)如图,大、小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重合,边分别与坐标轴平行,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大正方形的一边交于点A(1,2),且经过小正方形的顶点B.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1.(10分)某商场销售一批商品,经市场调研:该商品进价为每个10元,当售价为每个12元时,每天销售量为180个,若售价每提高1元,每天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但每天需支付各种费用共200元,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商品售价为每个15元时,每天销售量为    个.
(2)用表达式表示该商品销售量y(个)与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
(3)当售价定为多少时,商场每天获得利润最大?每天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22.(10分)已知抛物线L:y=﹣x2+bx+c过点(﹣3,3)和(1,﹣5),与x轴的交点为A,B(点A在点B的左侧).
(1)求抛物线L的表达式;
(2)若点P在抛物线L上,点E、F在抛物线L的对称轴上,D是抛物线L的顶点,要使△PEF∽△DAB(P的对应点是D),且PE:DA=1:4,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23.(11分)(1)问题发现:
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当△DCE旋转至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则:
①∠AEB的度数为   °;
②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拓展研究:
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CB=∠DCE=90°,点 A、D、E在同一直线上,若AD=a,AE=b,AB=c,求a、b、c之间的数量关系.
(3)探究发现:
图1中的△ACB和△DCE,在△DCE旋转过程中,当点A,D,E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设直线AD与BE相交于点O,试在备用图中探索∠AO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已成为出行新方式.下列共享单车图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3分)下列事件中,不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
A.明天开封会下雪
B.投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
C.太阳从东方升起
D.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分析】找到一定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的事件即可.
【解答】解:A、明天开封会下雪,是随机事件;
B、投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是随机事件;
C、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必然事件,不属于随机事件;
D、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是随机事件.
故选:C.
3.(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且k≠0 C.k≠0 D.k≥﹣1
【分析】由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知b2﹣4ac>0,结合二次项系数不为0,即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已知得:,
解得:k>﹣1且k≠0.
故选:B.
4.(3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OB=60°,AB=AC=2,则弦BC的长为(  )
A.4 B. C.2 D.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得到OA⊥BC,进而得到BD=D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30°,解Rt△ACD可以求得CD的长度,进而求出BC.
【解答】解:如图,设AO与BC交于点D,
∵∠AOB=60°,
∴∠C∠AOB=30°,
∵AB=AC,
∴,
∴AD⊥BC,
∴BD=CD,
在Rt△ACD中,CD=AC cos30°=2,
∴BC=2CD=2,
故选:D.
5.(3分)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BC,EF∥AB,且AD:DB=3:4,那么CF:BF的值为(  )
A.4:3 B.3:7 C.3:4 D.2:4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DE∥BC,EF∥AB,AD:DB=3:4,
∴,
∴,
故选:A.
6.(3分)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旋转角为α(0°<α<90°).若α=24°,则∠1的度数为(  )
A.116° B.114° C.112° D.66°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可得∠DAD'=α=24°,∠D=∠D'=90°=∠ABC,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
【解答】解:∵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
∴∠DAD'=α=24°,∠D=∠D'=90°=∠ABC,
∴∠BAD'=90°﹣24°=66°,
∵∠BAD'+∠ABC+∠1+∠D'=360°,
∴∠1=114°,
故选:B.
7.(3分)老师给出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x … ﹣3 ﹣2 0 1 3 5 …
y … 7 0 ﹣8 ﹣9 ﹣5 7 …
同学们讨论得出了下列结论,
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上;②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③当﹣2<x<4时,y<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⑤若方程ax2+bx+c=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9.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分析】①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可求解;
②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对称性即可求解;
③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则x=4时,y=0,即可求解;
④由①知,函数的对称轴为x=1,抛物线开口向上,进而求解;
⑤从表格看,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9),进而求解.
【解答】解:①函数的对称轴为x(5﹣3)=1,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正确,符合题意;
②由①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故②错误,不符合题意;
③当x=﹣2时,y=0,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则x=4时,y=0,故当﹣2<x<4时,y<0,故③正确,符合题意;
④由①知,函数的对称轴为x=1,抛物线开口向上,故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正确,符合题意;
⑤从表格看,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9),故若方程ax2+bx+c=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9,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8.(3分)若ab>0,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ab>0,可得a、b同号,结合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一次函数可判断a>0,b<0,即ab<0,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一次函数可判断a<0,b>0,即ab<0,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一次函数可判断a<0,b<0,即ab>0,根据反比例函数可判断ab>0,故符合题意,
D、根据反比例函数可判断ab<0,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3分)2018年7月,郑州龙子湖智慧岛开通河南省首个5G基站,2020年全省已累计建成5G基站2.4万个,规划到2022年5G基站数量将达到16.8万个.设2020年至2022年5G基站建设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可列方程为(  )
A.2.4(1+x%)2=16.8 B.2.4(1+x2)=16.8
C.2.4(1+2x)=16.8 D.2.4(1+x)2=16.8
【分析】根据2020年底及2022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解答】解:设2020年至2022年5G基站建设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由题意得:2.4(1+x)2=16.8.
故选:D.
10.(3分)如图1,矩形ABCD中,点E为BC的中点,点P沿BC从点B运动到点C,设B,P两点间的距离为x,PA﹣PE=y,图2是点P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BC的长为(  )
A.4 B.5 C.6 D.7
【分析】当x=0,即P在B点时,BA﹣BE=1;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到PA﹣PE≤AE,得y的最大值为AE=5;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再根据BC=2BE求出BC的长.
【解答】解:由函数图象知:当x=0,即P在B点时,BA﹣BE=1.
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到PA﹣PE≤AE.
∴y的最大值为AE,
∴AE=5.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BA2+BE2=AE2=25,
设BE的长度为t,
则BA=t+1,
∴(t+1)2+t2=25,
即:t2+t﹣12=0,
∴(t+4)(t﹣3)=0,
由于t>0,
∴t+4>0,
∴t﹣3=0,
∴t=3.
∴BC=2BE=2t=2×3=6.
故选:C.
二、填空题(每小题0分,共15分)
11.m是方程x2+x﹣1=0的根,则式子2m2+2m+2019的值为  2021 .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m2+m﹣1=0,即m2+m=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2m2+2m+2019的值.
【解答】解:∵m是方程x2+x﹣1=0的根,
∴m2+m﹣1=0,
即m2+m=1,
∴2m2+2m+2019=2(m2+m)+2019=2+2019=2021.
故答案是:2021.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1,﹣1).把线段AB沿垂直于AB的方向平移,当点A的对应点A'在函数y(k<0,x<0)的图象上时,点B的对应点B'恰好在x轴负半轴上,则k的值为 ﹣4 .
【分析】作BM⊥y轴于M,BN⊥x轴于N,先通过勾股定理求出点A坐标,然后通过证得△B′BN≌△ABM从而求出点B'坐标,点B到点B'的坐标变化规律与点A到点A'规律相同,即可求出点A'坐标从而求出k.
【解答】解:设点A坐标为(0,a),
则AB,
解得a=1或a=﹣3(舍).
∴点A坐标为(0,1),
作BM⊥y轴于M,BN⊥x轴于N,
∵B的坐标为(﹣1,﹣1).
∴BM=BN=1,AM=1+1=2,
∵∠ABN+∠B′BN=90°=∠ABN+∠ABM,
∴∠B′BN=∠ABM,
在△B′BN和△ABM中,

∴△B′BN≌△ABM(ASA),
∴BN=AM=2,
∴B'坐标为(﹣3,0),
即点B(﹣1,﹣1)向左移动2个单位,向上移动1个单位得到B',
∴将A(0,1)向左移动2个单位,向上移动1个单位得到A'(﹣2,2).
∴k=﹣2×2=﹣4.
故答案为:﹣4.
13.《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测距的方法.如图,有座塔在河流北岸的点E处,一棵树位于河流南岸的点A处,从点A处开始,在河流南岸立4根标杆,以这4根标杆为顶点,组成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ABCD,且A,D,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在标杆B处观察塔E,视线BE与边DC相交于点F,如果测得FC=4米,那么塔与树的距离AE为 25 米.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FD,BC∥AD,可得△FDE∽△FC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边长为10米,
∴AD=CD=BC=10米,FD=CD﹣CF=6米,BC∥AD,
∴△FDE∽△FCB,
∴,即,
∴DE=15,
∴AE=DE+AD=25米,
故答案为:25.
14.如图,在扇形AOD中,点B、C将三等分,连接OB、OC,⊙O的切线DE交OC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C分别作BG⊥OA于点G,CF⊥OB于点F.若∠AOD=135°,OA=4,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和为  2π .(结果保留π)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B=∠BOC=∠COD=45°,根据扇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解答】解:∵点B、C将三等分,∠AOD=135°,
∴∠AOB=∠BOC=∠COD=45°,
∵BG⊥OA,CF⊥OB,
∴OG=BGOB=2,OF=CFOC=2,
∵DE是⊙O的切线,
∴OD⊥DE,
∴OD=DE=4,
∴阴影部分的面积=(4×4)+(22)+(22)=2π,
故答案为:2π.
15.如图,已知点E是长方形ABCD中AD边上一点,将四边形BCDE沿直线BE折叠,折叠后点C的对应点为C′,点D的对应点为D′,若点A在C′D′上,且AB=10,BC=8,则AE= 5 .
【分析】如图,求出AC′=6,AD′=4,证明ED=ED′(设为λ),得到AE=8﹣λ;运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λ的方程,求出λ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
∴∠D=∠C=∠DAB=90°;
AB=DC=10,AD=BC=8;
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
∠D′=∠D=90°,∠C′=∠C=90°;
BC′=BC=8,D′C′=DC=10;
由勾股定理得:
AC′2=AB2﹣BC′2,
∴AC′=6,AD′=10﹣6=4;
由题意得:ED=ED′(设为λ),则AE=8﹣λ;
由勾股定理得:(8﹣λ)2=42+λ2,
解得:λ=3,AE=5
故答案为5.
三、解答题(本题8个小题,共75分)
16.(8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比另一个根大1,那么称这样的方程为“邻根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x2+x=0的两个根是x1=0,x2=﹣1,则方程x2+x=0是“邻根方程”.通过计算,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邻根方程”.
(1)x2﹣5x+6=0;
(2)2x(x+2)=1.
【分析】(1)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方程得两根,然后根据“邻根方程”的定义进行判断;
(2)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再设方程得两个根分别为a、b(a>b),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2,ab,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出a﹣b,从而可判断2x(x+2)=1不是“邻根方程”.
【解答】解:(1)(x﹣3)(x﹣2)=0,
x﹣3=0或x﹣2=0,
∴x1=3,x2=﹣2,
∴x1﹣x2=1,
∴x2﹣5x+6=0是“邻根方程”;
(2)方程化为一般式得2x2+4x﹣1=0,
设方程得两个根分别为a、b(a>b),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2,ab
∵a﹣b,
∴2x(x+2)=1不是“邻根方程”.
17.(9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且坐标分别为:A(2,2),B(﹣1,﹣1),C(3,﹣1).
(1)请你画出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对应的△A1B1C1;
(2)再请你画出将△A1B1C1绕点B1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
(3)求四边形A2B1CC2的面积.
【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3)利用四边形A2B1CC2的面积为:,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3)四边形A2B1CC2的面积为:
2×43×4=10.
18.(9分)已知:矩形ABCD,AB=8,BC=12.
(1)用直尺和圆规作⊙O,使⊙O过B、C两点,且与AD相切(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
【分析】(1)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E,连接BE,作BE的垂直平分线交EM于点O即可;
(2)结合(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以证明四边形ABME是矩形,可得EM=AB=8,设半径为R,则OB=OE=R,OM=8﹣R,根据勾股定理可得R的长.
【解答】解:(1)如图,⊙O即为所求;
(2)连接OB,由(1)知:∠EMC=90°,ON⊥BE,BMBC=6,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ABM=90°,
∴∠EMB=∠A=∠ABM=90°,
∴四边形ABME是矩形,
∴EM=AB=8,
设半径为R,则OB=OE=R,OM=8﹣R,
在Rt△BO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M2+OM2=OB2,
∴(8﹣R)2+62=R2,
解得R.
19.(9分)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办公厅于2021年1月15日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贯彻《通知》精神,学校组织该主题漫画比赛.现在小雪和小英想通过设计一个游戏来决定谁去参赛.游戏规则如下: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分成了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分别标有数字2,3,4;另有一个不透明的瓶子,装有分别标有数字1,3,5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先转动一次转盘,停止后记下指针指向的数字(若指针指在分界线上则重转),再从瓶子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小球上的数字.若得到的两数字之和大于6,则小雪参赛;若得到的两数字之和小于6,则小英参赛.
(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2)此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画树状图即可;
(2)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数字之和大于6的结果有4种,两数字之和小于6的结果有4种,求出小雪参赛和小英参赛的概率,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
(2)此游戏公平,理由如下: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数字之和大于6的结果有4种,两数字之和小于6的结果有4种,
∴小雪参赛的概率为,小英参赛的概率为,
∴此游戏公平.
20.(9分)如图,大、小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重合,边分别与坐标轴平行,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大正方形的一边交于点A(1,2),且经过小正方形的顶点B.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k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m2=8,再求出大正方形在第一象限的顶点坐标,得到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22=16,根据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2),
∴2,
∴k=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小正方形的中心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重合,边分别与坐标轴平行,
∴设B点的坐标为(m,m),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B点,
∴m,
∴m2=2,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m2=8,
∵大正方形的中心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重合,边分别与坐标轴平行,且A(1,2),
∴大正方形在第一象限的顶点坐标为(2,2),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22=16,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16﹣8=8.
21.(10分)某商场销售一批商品,经市场调研:该商品进价为每个10元,当售价为每个12元时,每天销售量为180个,若售价每提高1元,每天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但每天需支付各种费用共200元,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商品售价为每个15元时,每天销售量为  150 个.
(2)用表达式表示该商品销售量y(个)与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
(3)当售价定为多少时,商场每天获得利润最大?每天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分析】(1)根据“当售价每个为12元时,销售量为180个,若售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商品售价为每个15元时,每个上涨3元,销量减小30个,即可得出结论.
(2)设商品售价为x元时,销售量为y个,根据“当售价每个为12元时,销售量为180个,若售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即可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设商场获得的利润为W,根据“总利润=单个利润×销售量”,即可得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利用配方法将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变形为W=﹣10(x﹣20)2+1000,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180﹣(15﹣12)×10=180﹣30=150(个),
当商品售价为每个15元时,每天销售量为150个,
故答案为:150;
(2)设商品售价为x元时,销售量为y个,
根据题意可知:y=180﹣10(x﹣12)=﹣10x+300(12≤x≤30),
∴销售量y与售价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10x+300(12≤x≤30);
(3)设商场获得的利润为W,则W=(x﹣10)y=﹣10x2+400x﹣3000,
=﹣10x2+400x﹣3000=﹣10(x﹣20)2+1000,
∵a=﹣10<0,
∴当x=20时,W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000.
∵每天需支付各种费用共200元,
∴每天的最大利润是800元,
答:当售价定为20元时,商场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800元.
22.(10分)已知抛物线L:y=﹣x2+bx+c过点(﹣3,3)和(1,﹣5),与x轴的交点为A,B(点A在点B的左侧).
(1)求抛物线L的表达式;
(2)若点P在抛物线L上,点E、F在抛物线L的对称轴上,D是抛物线L的顶点,要使△PEF∽△DAB(P的对应点是D),且PE:DA=1:4,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析式;
(2)先求出点A,点B,点D坐标,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过点(﹣3,3)和(1,﹣5),
∴,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
(2)令y=0,则0=﹣x2﹣4x,
∴x1=﹣4,x2=0,
∴点A(﹣4,0),点B(0,0),
∴对称轴为x=﹣2,
∴点D(﹣2,4),
如图,设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H,过点P作PQ⊥DH于Q,设点P(m,﹣m2﹣4m),
∵△PEF∽△DAB,
∴,
∴PQ4=1,
∴|m+2|=1,
∴m=﹣1或﹣3,
∴点P(﹣1,3)或(﹣3,3).
23.(11分)(1)问题发现:
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当△DCE旋转至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则:
①∠AEB的度数为 60 °;
②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D=BE .
(2)拓展研究:
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CB=∠DCE=90°,点 A、D、E在同一直线上,若AD=a,AE=b,AB=c,求a、b、c之间的数量关系.
(3)探究发现:
图1中的△ACB和△DCE,在△DCE旋转过程中,当点A,D,E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设直线AD与BE相交于点O,试在备用图中探索∠AO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
【分析】(1)由条件易证△ACD≌△BCE,从而得到:AD=BE,∠ADC=∠BEC.由点A,D,E在同一直线上可求出∠ADC,从而可以求出∠AEB的度数;
(2)由“SAS”可证△ACD≌△BCE,可得BE=AD,∠ADC=∠BEC,由勾股定理可求解;
(3)由(1)知△ACD≌△BCE,得∠CAD=∠CBE,由∠CAB=∠ABC=60°,可知∠EAB+∠ABE=12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AOE=60°.
【解答】解:(1)①如图1,
∵△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
∴CA=CB,CD=CE,∠ACB=∠DCE=60°,
∴∠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SAS).
∴∠ADC=∠BEC.
∵△DCE为等边三角形,
∴∠CDE=∠CED=60°,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
∴∠ADC=120°,
∴∠BEC=120°,
∴∠AEB=∠BEC﹣∠CED=60°,
故答案为:60;
②∵△ACD≌△BCE,
∴AD=BE,
故答案为:AD=BE;
(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A=CB,CD=CE,∠ACB=∠DCE=90°.
∴∠ACD=∠BCE,
∴△ACD≌△BCE(SAS),
∴BE=AD,∠ADC=∠BEC,
∵△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E=∠CED=45°.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
∴∠ADC=135°.
∴∠BEC=135°,
∴∠AEB=∠BEC﹣∠CED=90°,
∴AD2+AE2=AB2,
∵AD=a,AE=b,AB=c,
∴a2+b2=c2;
(3)如图3,
由(1)知△ACD≌△BCE,
∴∠CAD=∠CBE,
∵∠CAB=∠CBA=60°,
∴∠OAB+∠OBA=120°,
∴∠AOE=180°﹣120°=60°,
如图4,
同理求得∠AOB=60°,
∴∠AOE=120°,
∴∠AOE的度数是60°或12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