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会跳舞的小鸟》
岭南美术出版社《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课
请你动动脑筋,修复玩具
使小鸟能够重新“活”起来?
为什么将这些连接起来,
小鸟就会动了呢?
提线木偶的制作原理:
巧妙利用十字架控制绳子,
绳子扯动使小鸟能够灵活运动。
《会跳舞的小鸟》
授课教师:林曼丽
深圳市光明区长圳学校
岭南美术出版社《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课
提线小鸟——小可
一起来了解我的“前身”吧!
是一种“起于汉代,兴于唐朝”稀有传统剧种。
演员在幕后用手中的细线操控各式各样的人偶,搭配独一无二的表演唱腔和音乐,是一种观赏性的表演。
非遗文化——提线木偶戏
1
探究·溯源
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
简单的提线木偶在躯干底部、双腿、手、肩膀等身体各个部分连接牵引的细绳。不同玩偶造型逼真,个性鲜明,妙趣横生。
民间玩具——提线木偶
1
探究·溯源
:修长
:鲜艳明烈
:灵巧轻盈
2
探究·对比
外形
色彩
动态
2
探究·对比
3
探究·发现
你会选择什么材料制作提线小鸟?
提架
提线
小鸟造型
3
探究·发现
如何利用以下废旧物品?
3
探究·发现
1.
制作
十字提架
2.
剪、贴、拼
制作小鸟造型
3.
绳子连接
两个部分
4.
调整绳子
长短等细节
步骤
4
探究·实践
创意实践
1
基本要求:收集废旧材料制作一只会跳舞的小鸟。
2
较高要求:制作一只造型美观、形象生动的提线小鸟。
5
拓展·延伸
1
使用会跳舞的小鸟进行一次小型提线木偶戏演出。
5
拓展·延伸
2
尝试带着制作的提线小鸟去旅行,拍一段舞蹈视频做纪念。
6
回顾·小结
课堂小结
2.
艺术渊源
提线木偶
1.
提线小鸟
制作原理
3.
提线小鸟
色彩动态
外形特征
4.
收集和使用
废旧物品
5.
掌握
制作步骤
谢谢欣赏《会跳舞的小鸟》教学设计
教材 版本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课 教学对象 六年级
学习 领域 设计·应用 执教老师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鸟天堂》中的第三课《会跳舞的小鸟》,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了解提线小鸟的外形结构和动态特征,二是运用提线木偶的原理制作一只提线小鸟玩具。本课旨在以跳舞的小鸟为主题,通过探究、欣赏、分析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提线小鸟的艺术渊源、动态结构特征,以小鸟为造型,运用废旧材料巧妙构思,变废为宝,进行创意制作。
学情 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手工制作具有较强的兴趣,喜欢具有特色的美术活动。基于此可以结合他们的生活实践,充分利用学案,在课程活动中多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留足想象和创作空间,让学生感受提线玩偶的趣味,享受动手制作过程中的快乐,同时对富有创新意识、绿色环保意识的作品加以肯定和表扬。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审美判断、图像识读): 通过对比、分析、探究理解并掌握提线小鸟的特点和活动原理,了解不同种类小鸟的基本结构、外形及动态特征,简要追溯非遗文化提线木偶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运用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对比、学案、微课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不同鸟类的外形结构动态等特点,在分析过程中掌握提线小鸟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制作一只提线小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理解): 通过了解传统民间玩具和非遗文化,体验其中趣味性和艺术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创意制作中使用废旧材料,加强绿色环保的意识,培养智造生活的意识。
教学 重点 能够准确地把握某种小鸟的外形、结构、动态等特征,掌握提线木偶的活动原理制作一只提线小鸟。
教学 难点 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运用变废为宝的理念选择合适材料制作一只造型美观、形象生动、色彩搭配和谐的提线小鸟。
课堂 要求 1.基本要求:收集废旧材料制作一只会跳舞的小鸟。 2.较高要求:制作一只造型美观、形象生动的提线小鸟。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寻找并整理提线木偶戏、提线小鸟、鸟类的资料、制作提线小鸟范例、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微课示范视频等教具。 收集非遗文化提线木偶的相关资料,准备学案、马克笔、学生安全剪刀、树枝、报纸、毛线团、双面胶、胶水、各色彩纸、相关废旧物品等等用具。 充分的课前准备,让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课堂 导入 1.设疑激趣: 创设情境:教师的提线小鸟坏了,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够修复好它?使它能够重新动起来? 教师进一步引导:提线木偶的原理。 2.引出课题: 伴随着音乐,小鸟跳起舞来,引出本节课课题《会跳舞的小鸟》。 1.设疑激趣: 根据教师的情境,思考如何将十字架、细绳、小鸟造型结合,使它动起来。 进行简易的摆弄和制作,思考提线木偶的活动原理:利用十字架控制细绳,扯动绳子使小鸟能够活动自如。 2.导入课题: 《会跳舞的小鸟》 学生通过教师的有趣情境引导,激起本节课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创设修复提线小鸟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习兴趣,导出本节课主题。
课堂 发展 探究·溯源 播放提线木偶戏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非遗文化、传统民间玩具提线木偶的渊源。 提问:木偶戏有趣吗?为什么吸引你? 2.探究·对比 出示两组图片: 提线仙鹤与真实仙鹤 提线鸵鸟与真实鸵鸟 提问: 3.探究·发现 出示学生制作的提线小鸟,引导学生交流:你会选择什么材料制作提线小鸟? 出示教师收集的废旧材料,通过替代的方式引导学生变废为宝,使用废旧物品制作。 4.探究·实践 播放微课视频,通过分点解析,直观清晰地向同学展示提线小鸟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提出创意要求: (1)基本要求:收集废旧材料制作一只会跳舞的小鸟。 (2)较高要求:制作一只造型美观、形象生动的提线小鸟。 探究·溯源 跟随拟人化的提线小鸟火烈鸟了解它的“前身”: 欣赏提线木偶戏的视频,了解传统民间玩具提线木偶,发现其艺术特色,感受乐趣。 探究·对比 观察两组图片,尝试从小鸟的外形、颜色、动作等方面进行对比,感受如何在提线小鸟中体现这些特点。 3.探究·发现 欣赏学生作品,分组讨论。 想一想,说一说:提线小鸟的制作材料。 找一找,连一连:根据教师提供的纸巾筒、包装纸、树枝、木筷、塑料绳等废旧材料,根据他们的形状、功能、材质,想一想如何进行替换? 4.探究·实践 观看教师制作提线小鸟的微课, 尝试分析和归纳制作提线小鸟的几个步骤:制作提架、设计小鸟造型、提线连接等。 根据小组成员收集的废旧物品,选择一种小鸟造型,思考使用什么材料,为小鸟换一件环保新衣裳,进行合作性创作。 1.了解我国传统民间玩具,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设计制作提线小鸟的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提线小鸟玩具与真实鸟类对比,加强对提线小鸟的形象感知和造型认识,为下一步制作做准备。 3.通过联系废旧材料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变废为宝、智造生活的理念,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4. 根据不同小鸟的外形与动态特征选择合适的表现材料;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示 评价 邀请小组长展示小组合作作品,出示评价要点: (1)制作哪一种小鸟,如何表现其造型、颜色、动作?运用了什么材料? (2)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小组内如何商量解决? 根据提供的评价要求,小组长为代表,分享本小组创意制作的会跳舞的小鸟。 如运用了什么废旧材料,运用在什么地方来表现小鸟的造型,搭配什么色彩;遇到了……困难,是通过……来解决的。 学生学会从创作的角度、合作的角度简要评述小组创意作品,感受创作后的乐趣。
课后 延伸 1.鼓励学生编写一小段故事,使用自己制作会跳舞的小鸟进行一次小型提线木偶戏演出。 2.尝试带着制作的提线小鸟去旅行,在每一个景点拍一段优美舞姿的视频做个特别的纪念。 激发学生后续综合性创作的兴趣,同时为下个单元课程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