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下 8.24.1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其根本原因是( )
A. 大气污染 B. 人口过度增长
C. 臭氧层空洞 D. 温室效应
2.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出生率的提高 B. 死亡率的降低
C. 科技的发展 D. 以上说法都对
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近年来,我国及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B. 人口倍增期越短,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
C. 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D. 我国属于低生育率国家,所以可以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B. 人口猛增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C. 人口猛增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D. 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以使人口无限增长
5.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
A. 一对夫妇提倡只生一个孩子 B. 鼓励贫困地区多生孩子
C.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 提倡城市少生孩子
6.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是( )
A. 晚婚 B. 晚育
C. 少生 D. 优生
7.为了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
A. 计划生育 B. 保护环境
C. 节约资源 D. 男女平等
8.下列不是优生、优育措施的是( )
A. 产前检查 B. 禁止近亲结婚
C. 遗传咨询 D. 禁止同姓的男女结婚
9.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造成资源消耗加快 B. 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C. 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D. 导致环境容纳量增加
10.当前,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
A. 地震因素 B. 人为因素
C. 火山因素 D. 战争因素
二、综合题
11.请仔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以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如图)然后回答问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0亩,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874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
(1)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________ .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3)根据如图趋势图分析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有哪些(写两点即可)?________ .
(4)据我国耕地、水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分析,我国必须要________ .
12.某学习小组对城市A不同时期人口数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相关统计数据如图,请你帮他们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在哪段时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________ .
(2)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________ (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趋势,出现上述变化 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________ 这一条基本国策.
(3)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________ ,这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4)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 )
A.资源有限
B.生物圈有一定承受力
C.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A和B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因人为和自然的因素,青海湖的面积最多时消失了318平方千米,湖周围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状况一度告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实施了多项对青海湖和湖周围环境的治理措施.如:杜绝流入湖泊的河流的污染,封湖育鱼,清除阻挡鱼类洄游的大坝,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现在的青海湖,湖域辽阔,湖水清澈,各种鱼类在湖中自由畅游,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湖周围植被得到恢复,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这里已成为一个生命的天堂.
(1)青海湖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哪些人工因素有关?(答案要出自提供的材料,写出两条即可)
(2)你认为青海湖周围鸟类数量的增多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要出自提供的材料,写出两条即可)
(3)写出一条这里存在的完整的食物链.(必须有水生生物)
(4)如果你是一名游客,当你来青海湖旅游时,为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你应该怎样做?(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可见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过度增长。
2.【答案】D
【解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疾病难以控制等原因,人口死亡率较高,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基础上,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使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51年时间,人口就达到了13亿。可见,出生率的提高、死亡率的降低和科技的发展都是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3.【答案】D
【解析】A.我国人口增长与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基本相同,近年来,我国及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A不符合题意。
B.人口倍增期是指若人口按某一固定增长率增长,其总人数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通常用年数表示。人口倍增期越短,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B不符合题意。
C.影响人口数量的两个主要因素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C不符合题意。
D.近年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加速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D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A.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
降,A不符合题意;
B.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B不符合题意;
C.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问题虽然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人不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能够生存的,衣、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等众多问题,同样在制约着人口的增长,D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答案】C
【解析】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可见C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8.【答案】D
【解析】A、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A不符合题意;
B、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是优生优育措施,B不符合题意;
C、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C不符合题意;
D、禁止同姓的男女结婚,无科学道理,不属于优生的措施,D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粮食匮乏、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甚至会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环境问题,最终导致环境容纳量减少。
10.答案:B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11.【答案】(1)几乎呈直线上升
(2)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人口剧增
(3)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1)由图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
(3)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
(4)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2.【答案】(1)1964年到1982年
(2)逐渐减缓;计划生育
(3)近亲结婚
(4)D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在1964年到1982年之间该城市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即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这是因为建国以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尤其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寿命大大延长.
(2)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该城市人口的增长出现了逐渐减缓的趋势.
(3)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
(4)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所以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为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因此选项AB均正确.
13.【答案】(1)封湖育鱼、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
(2)杜绝流入湖泊的河流的污染,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
(3)浮游植物→小鱼→大鱼
(4)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制造垃圾等.
【解析】(1)青海湖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的人工因素有:封湖育鱼、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
(2)青海湖周围鸟类数量增多的因素有杜绝流入湖泊的河流的污染,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
(3)这里存在的完整的食物链:浮游植物→小鱼→大鱼.
(4)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制造垃圾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4.1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学案
课题 24.1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章 24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2.阐明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3.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措施;4.分析说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方面对世界的贡献。方法与过程目标:1.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2.通过对给出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3.能够设计并实施关于浪费粮食情况的调查、家庭用水量的调查等活动;4.能够将调查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2.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2.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措施;3.分析说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方面对世界的贡献。
【教学难点】 1.描述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2.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措施;3.分析说明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方面对世界的贡献。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1)倍增期:人口数量增加__________所需要的时间。 (2)现状:世界人口倍增期越来越__________。 (3)19世纪前:人口一直在__________以下。 (4)19世纪的100年中:人口从10亿发展到__________。 (5)20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__________。 2.世界人口日:每年的__________。 3.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__________条件。我国用占世界___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___的人口。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处于__________的平衡状态。在解决粮食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________。 4.水资源问题: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__________条件,是限制世界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激增将引发地球上的__________资源危机。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________。 5.其他问题:人口激增使__________遭到空前的破坏,加速了__________灭绝,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6.中心内容:控制人口__________,提高人口__________。 7.具体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人口增长必会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有哪些方面 (1)人口增长会引起粮食问题吗 (2)人口增长对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3)人口增长会带来什么能源问题 人口增长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多子多福 B.儿孙满堂C.人多力量大 D.人口危机2.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B.医疗水平的提高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D.克隆技术的成熟3.世界人口日是指( )A.7月11日 B.4月17日C.12月1日 D.8月22日4.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对地球造成的压力是( )A.人类生活空间的狭窄及城市的拥挤B.人类掠夺开采及环境污染C.粮食问题、土地问题、淡水问题、能源问题D.包含以上说法,还包括更多方面5.在解决粮食问题上,作为中学生,我们力所能及的是( )A.开发出产量高的新品种B.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C.控制人口数量D.节约粮食6.据历史记载,我国的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多、过度开发 B.人口大量减少C.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D.地壳运动频繁7.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问题是( )A.粮食问题和水资源问题 B.黄金资源问题C.矿产资源问题 D.空气质量问题8.计划生育是指( )A.每个人要有计划地进行生育B.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C.一对夫妻一定生育一个孩子D.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9.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 )A.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B.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粮食和人口仍然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之中D.在生活上应该讲究营养平衡,但更应注意节约粮食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1)一倍
(2)短
(3)10亿
(4)16亿
(5)两番
2. 7月11日
3. 物质;7%;22% ;比较薄弱 ;节约粮食
4. 环境 ;人口增长 ;淡水 ;节约用水
5. 生态环境 ;物种
6. 数量 ;素质
7.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合作探究:
(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此引起粮食问题。
(2)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短缺。
(3)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从而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能再生的。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发能源的危机。
(4)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在生产活动中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同时也导致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课堂练习:
1.D 2.D 3.A 4.D 5.D 6.A 7.A 8.B 9.B 1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8.24.1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
本节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最有效措施。
3.知道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新知导入
十四亿人口意味什么
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突破14亿,你知道14亿人口意味着什么吗?
新知讲解
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世界人口的倍增期________,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越来越短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人口数 达到的大致时间 每增加一个10亿所需时间
第1个10亿 1800年 几乎全部人类历史
第2个10亿 1930年 130年
第3个10亿 1960年 30年
第4个10亿 1975年 15年
第5个10亿 1987年 12年
第6个10亿 1999年 12年
第7个10亿 2011年 12年
人口数量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叫做______。下表是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
倍增期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讨论: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根据此趋势,请推算2050年世界人口大约是多少?
92亿
试题演练
1、地球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 )
A. 自然界中的动物增长过快
B. 毁林开荒、乱砍滥伐
C. 植物增长缓慢,物种在退化
D. 人口过度增长
D
【解析】人口过渡增长,势必会造成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毁林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增长过快,是使地球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新知讲解
二、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1.人口激增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过量的人口对粮食、______、______、______等的需求不断加大。进一步带来的是________遭到破坏,导致________的加速,最终由于物种的大量灭绝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2.____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解决粮食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____。
3.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于 ________的平衡状态。
4.____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我们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_________。
淡水
土地
能源
生态环境
物种灭绝
粮食
生态环境
节约粮食
比较薄弱
水
节约用水
新知讲解
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带来很多影响
粮食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新知讲解
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
水资源问题
世界淡水的组成
新知讲解
干旱
水污染
新知讲解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先决条件。人类社会要发展,必须建筑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基础上。
能源问题
新知讲解
试题演练
2、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 )
A. 农业生产
B. 工业生产
C. 城市环境
D. 生态平衡
D
【解析】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生态平衡。
新知讲解
三、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1.____________是解决人口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方法,而降低__________则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__________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
2.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控制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
控制人口增长
出生率
计划生育
人口数量
人口素质
新知讲解
计划生育是指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通过国家指导和人民自愿相结合,做到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消灭生育上的无政府状态。
根据人口现状的特点,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
新知讲解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要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
真题演练
3、我国现行的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手段是( )
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B. 晚婚、不生
C. 早婚、晚育、优生
D. 早婚、早育、优生
A
【解析】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A正确.
课堂总结
世界人口增长:倍增期越来越短
粮食短缺
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 水资源贫乏
能源短缺等
计划生育
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板书设计
一、世界人口增长:倍增期越来越短
二、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
1.粮食短缺
2.水资源贫乏
3.能源短缺等
三、计划生育
1.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 )
A. 粮食
B. 土地
C. 淡水
D. 能源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其作用是( )
A. 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 使精、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 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 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达到节育目的
A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是( )
A. 人们的经济收入过高
B. 国民经济增长过快
C. 加快人口老龄化
D.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的目的是为了( )
A. 晚婚晚育
B. 少生优生
C.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D. 优生优育
C
D
5.我国现行的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手段是( )
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B. 晚婚、不生
C. 早婚、晚育、优生
D. 早婚、早育、优生
6.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为119.92:100,这将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调,为此应当( )
A. 禁止产前进行性别鉴定
B. 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
C.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D. A、B、C都进行
A
D
课堂练习
7.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C.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8.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因为人口过快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A
B
课堂练习
9.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9.92:100.如果让这一现象持续下去,将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调.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当禁止的做法是( )
A. 进行婚前检查
B. 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
C. 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D. 产前进行性别鉴定
10.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
A.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 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 人类的疾病都是有隐性基因控制的
D.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D
课堂练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