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8 22: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动 随时 娇傲 光明正大
B.诬蔑 牺牲 政协 和爱可亲
C.黎明 疯狂 遭受 桃色事件
D.热烈 消息 舆论 挑拔离间
2.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lüè) 无耻(chǐ) 毒手(dú)
B.诬蔑(miè) 屠杀(tú) 悲愤(fèn)
C.恐怖(bù) 毁灭(huǐ) 卑鄙(bì)
D.蛮横(hèng) 挑拨(tiǎo) 离间(jiān)
3.下列对《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讲演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讲演,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暴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
B.这篇讲演,表现了讲演者闻一多先生不畏强暴、坚持正义、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精神,以及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这篇讲演,在用语的感彩上,表明了作者强烈的爱憎。说到李公朴,语气热情,满怀崇敬;谈到人民,语气洋溢着激情;斥责敌人,语气严厉尖锐,充满蔑视。
D.这篇讲演,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并与排比、反复、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讲演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
A.“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哄然大笑。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C.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B.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C.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五月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二、综合性学习
6.材料:
山东省济宁市纸坊镇秀岭村贫困户老李望着自己的果园又喜又愁:喜的是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指导下,首次种植的20市猕猴桃长势良好,今年脱贫致富有望;愁的是猕猴桃采摘在即,销售成了老张火烧眉毛的难题。老张的联系电话:2121234。
猕猴桃相关资料: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数第一,营养价值很高,酸甜味很可口,采摘后在常温下保质一周,0℃条件下的保质期可长达一个月。
(1)请你在朋友圈为老张家的优质猕猴桃拟一条广告语。(20字以内)
(2)请你代写猕猴桃包装盒上最需要说明的三项内容。要求:条理清晰
近年来,天津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举全市之力切实履行帮扶责任。某班将开展“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市紧紧依托受援地区资源禀赋,为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持受援地区发展特色林果、畜养殖、乡村旅游、民族手工、科技大棚等特色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材料二】
天津市持续加大受援地区住房与饮水安全、城乡道路、居住环境、邮电网络、市民广场、文化设施等民生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打造“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示范民居工程,形成了一批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
【材料三】
天津市创新举办“津城献爱心、精准助脱贫”消费扶贫大型展销会、消费扶贫“云签约”“直播带货”、原产地探访等系列扶贫活动。利用“津洽会”“民洽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平台,展卖推介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副产品。
【材料四】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之魂,只有用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聚力,才能留得住乡愁,唤醒乡村活力。天津市将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倡导文明乡风民风。
7.上面材料中,与“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主题无关的一则是材料______
8.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在对口帮扶脱贫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节选)
闻一多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取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9.请写出文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观点的句子。
10.这一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11.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12.文段最后两句话表达了讲演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最后一次讲演》(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竞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 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③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象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⑤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14.第③段两处出现“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意在讴歌什么?
15.说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以及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6.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来流传很广的水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水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挑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挑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裹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才,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辞生动,引人入胜。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热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达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打满了他素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义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逸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村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又无反顾。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铜像可以没有胡子。
17.阅读全文,概括写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18.文章抓住闻一多的相貌特征为题,多处写到他留的胡须,有什么深意?
19.联系上下文,理解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欣赏的力量
①生活里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
②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她们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对方欣赏自己孩子的渴望,但忘了自己也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
③一场演出刚完,全体演员拉着手排着队出来谢幕,但观众却已走了一半。剩下的也拥挤着往外走。掌声稀稀落落。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但就是不鼓掌。真为演员们难过,他们所要求观众的,不就是稍慢一点走,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表示一下对他们演出的欣赏呢?
④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⑤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得到了对自我的肯定,得到了鼓励、欢乐、信心和力量。
⑥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⑦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半路遇上两个小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小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⑧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我那只能“发表”在本子上的习作欣赏,一番点评之后,是一句“这里有黄金”,包含了所有的期待和鼓励,使我战胜自卑,练笔不止。
⑨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人生是表演,也是奋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如果只有沉默,那生活就一定会索然无味。
⑩欣赏不同于阿谀,它是出于真诚,它是对别人人生意义的肯定,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修养。
(11)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固然值得欣赏,但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甚至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只要我们敞开胸襟,我们就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12)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会因为有了欣赏而变得更加美丽。
20.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用文中语句回答),阐述了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语言概括)。
21.第⑦⑧两段运用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从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第(11)段告诉我们生活中___________,阐明了欣赏别人要____________的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述了中心论点。
22.第⑨段中加点的“沉默”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⑩段中说“欣赏不同于阿谀”,请简答“欣赏”与“阿谀”有什么不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C
6.(1)示例:秀岭猕猴桃,绿色维C王。价廉物更美,好吃又健康。意思对即可
(2)产品名称:秀岭猕猴桃
产地:山东省济宁市板场镇秀岭村
保质期:常温下保质一周,0℃条件下保质期一个月
联系人:老张:2123123(任意三条即可)
7.材料四
8.为受援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倾斜支持助力民生改善,打造多种形式扶贫展销会。
9.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10.“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
1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暗喻”也可)表明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及斗争更加残酷。
12.表达了对人民战胜反动派、争取民主自由的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3.两个词语,一褒一贬,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反动派的本质,他们是道道地地的黑暗动物。
14.讴歌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两代爱国者,讴歌昆明的光荣传统。
15.杀害李公仆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6.一是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
二是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三是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所毁灭的。
17.示例:①爱国;②潜心治学;③个性很强;④热爱民主。
18.闻一多先生为抗战蓄须明志,胡子成为他的一个标志,作者抓住这些进行记叙描写,正好印证了先生个性极强的特点,闻一多先生的胡须体现出他的潇洒和坚毅。
19.这里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表明先生生活充满浪漫、个性刚强,都是人物性格率直爽所在,因此才称得上“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
20. 人们总是很吝惜对别人的欣赏 中心论点:要欣赏别人(要善于欣赏别人,要学会欣赏别人)
21. 举例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欣赏的作用) 许多东西值得欣赏 敞开胸襟
22.冷漠(漠不关心)
23.欣赏是真诚的(欣赏是对别人真诚的肯定),阿谀是虚伪的(阿谀是对别人虚假地讨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