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提优密卷C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提优密卷C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8 20:3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提优密卷C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10分)
为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验收,shāng fàn( )不再在路边随意bǎi tān
( ),jiào chē( ) 等都停在指定的停车位, 马路上打扫得干干净净,再也没有zāng luàn chà( )的现象了。
2. 爷爷生病了,奶奶用小米áo( )了一锅粥,用tāng chí( )舀上一口
nóng chóu( )又tián nì( )的粥.喂给爷爷吃。
3.后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树,上面qī xī( )着一群wu ya(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0分)
①两( )三刀 ②( )堂大笑 ③万不得( ) ④能( )善舞
⑤开山( )祖 ⑥独出( )裁 ⑦( )哉游哉 ⑧师传身( )
1.词语①是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 (2分)
2. 词语④中含有一对近义词,我还能再写两个类似的词语: 、
。(2分)
3.这个建筑设计得 ,十分引人注目。(选词填空)(1分)
4.用词语⑦写一个句子: (1分)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没有饺子吃,( )必须买杂拌儿。
2.(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3.( )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4. 读文章的时候,( )我们能分清文章的主次,( )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四、在括号里填上与加点词意思相反的词语。(4分)
1.大雨持续下了三天三夜,没有( )。
2.经过一个上午的军训,同学们都累得有声无力的中午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又( )地投入到训练中去了。
3.这两个李生兄弟,长相看起来一模一样,可性格却( ),哥哥性格柔顺,而弟弟脾气却很(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旬(xún) 唾沫(tòu) 脱缰(jiāng) 荔枝肉(liè)
B. 榛子(chēn) 筷子(kuài) 敦实(dūn) 菱角米(lín)
C.娴熟(xián) 嘟囔(nang) 演绎(yì) 青面獠牙(liáo)
D.蜜饯(jiàn) 机杼(shū) 吞噬(shì) 万象更新(gēng)
2. 下列同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月 眨眼 浪漫 B.自做 伴嘴 热气腾腾
C.染缸 肿涨 彩绘 D.姿格 打搅 地广人希
3.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夜不绝(断) B.夜幕降临(挨着,靠近)
C.泣涕零如雨(落下) D.纤纤擢素手(伸出)
4. 与“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世界上很少有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B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C.难道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吗
D.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不戴着面具演出的。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B.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D.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食》一诗中写到的习俗是吃冷食、禁火。
B.《迢迢牵牛星》借天上的牵牛星、织女星的故事,写人间别离之感,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
C.《十五夜望月》中的“十五夜”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
D.《长歌行》这首诗意在告诚人们: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六、照样子,写句子。(8分)
1.例: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赛场夺金的 ,成守边防的 ,旅居海外的 ,谁不是对祖国充满了 呢。
2. 例: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六(1)班的师生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在学校拔河比赛中夺得冠军。喜讯传来,全体师生 ;班主任王老师 ,班长小强 ,
体育委员小刚 。
七、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这一夜,只有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对北京的风俗习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八、积累填空。(12分)
1.用本单元课文中的诗句填空。(8 分)
(1)唐代韩翃写的“ , ”向我们描绘了寒食节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城中的风光。
(2)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天河,“ , ”,这样相视不得语的情形让人感到难过,因此才有了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
(3)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可那些身在外地的游子们只能借“ 、
”来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
(4)每次我去看外公,外公总会询问我的学习情况,还经常用“ 、
”这两句诗来提醒我要努力学习。
2.照样子,写出下列习俗的寓意。(4分)
例: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除陈布新
(1)元宵节吃汤圆: (2)过年时吃鸡:
(3)过年时吃鱼: (4)福字倒着贴:
九、语文实践园。(4分)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传统的诚实、守信、孝敬老人等美德都蕴含在中秋团圆、新春拜年等习俗中,你觉得还有哪些传统习俗需要我们重视呢 想一想,写下你的想法及原因。
十、阅读古诗词和短文,完成练习。(26 分)
(一)古诗词阅读(12分)
生查子 元夕 正月十五夜
[宋]欧阳修 [唐]苏味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游伎②皆秾李③,行歌尽落梅④。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①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② 游伎:歌女、舞女。③秾李:形容艳妆。出自《诗经 召南 何彼秾矣》中的:“何彼秾矣,华如桃李。”④落梅:曲调名。
1.《生查子 元夕》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景象是
。(3分)
2.《生查子 元夕》抒发了词人 的情感,可以从词句
“ , ”中体会出来。(3分)
3.对这两首诗词,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分)
(1)这两首诗词描写的都是元宵节的情景。( )
(2)这两首诗词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
4.关于《生查子 元夕》的主要表现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今年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B.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C.具体描写了元宵节的景色,借景抒情。
D.词人直接以议论抒发自己不见“去年人”时的内心感受。
(二)中国皮影戏(14分)
易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要,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掌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风、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左右,矮的仅有10厘米左右。
表演皮影戏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乍。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有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西亚。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在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賽演出,称之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栩栩如生:
2.这篇短文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皮影制作、 、广泛流传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作者详细描写了 和 ,这样写的好处是
。(6分)
3.根据短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短文引用《汉书》记载的故事,既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B.皮影的绘画也有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风、水、草、云等纹样为图案。
C.皮影的高度比较统一,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
D. 其他戏剧和皮影戏一样,在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
4.文中画线句中的“之一”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十一、习作。
题目:我最想过的节日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不少于45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提优密卷C
(参考答案)
一、1.商贩 摆摊 轿车 脏乱差
2.熬 汤匙 浓稠 甜腻
3.栖息 乌鸦
二、①面 ②哄 ③巳 ④歌 ⑤鼻 ⑥心 ⑦优 ⑧授
1.示例: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2.示例:察言观色 三言两语
3.独出心裁
4.示例:每当下起绵绵细雨,我就喜欢打一把伞优哉游哉地在雨中漫步
三、1.即使 2.虽然 但是 3.因为 所以 4.如果 就
四、示例:1.间断 2.精神抖擞 3.截然不同 暴躁
五、1.C 2.A 3.B 4.D 5.D 6.C
六、示例:1.健儿 战士 游子 无限深情
2. 欢呼雀跃 眉飞色舞 欣喜若狂 手舞足蹈
七、提示:1.把“只有”改为“除了”。 2. 删去“使”。
八、1. (1)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2)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3)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4) 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伤悲
2. 示例:(1)团团圆圆 (2)大吉大利 (3)年年有余 (4)福到了
九、示例:我觉得我们要重视重阳节的登高、赏秋、插茱萸等习俗。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在这一天晚辈会搀扶长辈到郊外活动,这是中华民族尊老美德的体现。
十、(一)1.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上各种各样的灯亮堂堂的,就像白天一样
2. 对“去年人”的消失感到悲伤与惆怅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3.(1)√ (2)×
4.B
(二)1.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文中指布娃娃的影子倒映在地上,生动逼真。
2.悠久历史 皮影表演 皮影制作 皮影表演 突出重点,让皮影戏这一民间戏剧深人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A
4.不能去掉。 “之一”表示传到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除了皮影戏之外,还有其他的,去掉之后就改变了原来的意思,表达不够准确。
十一、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