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2《荷塘月色》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2《荷塘月色》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8 20: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清华园的荷塘北岸,一尊朱自清先生的雕像,面水而坐,清寂若思
■请从标题入手,分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荷 塘
月 色
读全文,找出文中主要描写荷塘和月色的语段,并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些语段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第4段:
月下荷塘
第5段:
塘上月色
月下荷塘:
荷塘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荷韵
塘上月色:
月光
月影
月色
景物美: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月光
月影
光与影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 羞涩 星星 明珠 美人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闪电 凝碧
脉脉
泻 浮 洗 笼

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素淡 宁静)
(朦胧 柔和)
月光下的荷塘
通过朗诵课文和小组讨论(荷塘月色),找出课文第四、五段中运用比喻的句子和精心选用的动词、叠词,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句子和词对表达情感的效果。
赏读四五段,得法得情
进行赏析
修辞手法
写景角度
遣词特点
本体
喻体
原句
相似点
荷叶
白花
(荷花)
清香
舞女的裙
一粒粒
的明珠
碧天里
的星星
渺茫的
歌声
……
……
……
……
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很相似
月光下,白色荷 花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
碧天的星星相似
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
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微风过处,送来了清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荷塘的四周
杨柳树
远山
路灯光
蝉声
蛙声
数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形态:重重围住、漏着……空隙
颜色:阴阴的
{
——形态:隐隐约约、只有大意
数量:一两点
亮度:没精打采的
{
}
最热闹
(由远及近,由静到动)
素雅、朦胧、
静谧、和谐
淡淡的喜悦
写作练习
评价活动
请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完善下面这段话。具体表达的情感由小组商量决定。
窗外忽然下起 的雨, 的雨滴像 落在 的草地上。在这样的雨天里,草地也似乎比往日更加 ,像 ,又像 。就连我那只往日的 的猫,也变得
知识链接(高考原题)
下列诗文中,不含通感现象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牛汉《吊念一刻枫树》)
C.歌台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
一片荷塘引领我们走进了朱自清的心灵,在如荷塘般自由的天地里,他尽情地倾吐释放。风物含情人有意,这是一种怎样的默契和心照不宣,朱自清先生的神奇之处,更在于他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的淡淡情怀自然融入这美妙的荷塘月色中,画的美因为作者的情而让人咀嚼回味,作者的情也因美的荷塘月色让人难以捉摸。
春季
夏季 葡萄架
灵动 喷泉
硕果
冬季
溶溶月,淡淡风,亭亭荷,缕缕香;任时光流逝,梵婀玲上的和谐旋律永不流逝。实际上在我们学习生活的这方校园中,有着灿烂的春花,浓郁的绿荫,铺满黄叶的小径,冬日的白雪……青春年少的我们又有多少丰富的情感。有了不宁静的心情,就去一个清静的所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寻找一个人的自由空间。不放纵于网络游戏,不沉湎于物质的享受,像朱自清先生那样,寄情于自然景物中,任月光笼罩大地,夜色轻泻荷塘,宁静的池塘蜿蜒通向远方,通向梦境。也许梦境的美好最终照不进现实,但我们的心灵在自然中已得到陶冶,收获的是纯美的情感体验和一个诗意的青春!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