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原子的结构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原子的结构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1 05:4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原子的结构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面所列举的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且采用了电场线描述电场
B.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G
C.元电荷最早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
D.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B.阴极射线不是电磁波而是电子流
C.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吸收光子
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4.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n=3的能级,该氢原子
A.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5.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
D.绝大多数穿过不发生偏转,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6.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B.库仑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牛顿最先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汤姆孙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7.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所以运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和进行深入研究.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的谱线波长公式为:=(-),n=3、4、5…,E1为氢原子基态能量,h为普朗克常量,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锂离子Li+的光谱中某个线系的波长可归纳成一个公式:=(-),m=9、12、15…,E′1为锂离子Li+基态能量,经研究发现这个线系光谱与氢原子巴耳末系光谱完全相同.由此可以推算出锂离子Li+基态能量与氢原子基态能量的比值为( )
A.3 B.6 C.9 D.12
8.下列四幅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A. B.
C. D.
9.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元电荷e的电荷量 ,即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
B.轻核聚变后核子的总质量大于聚变前核子的总质量
C.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11.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粒子经过金箔后,发生了角度大的偏转
B.粒子在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少,电势能减少
C.粒子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增大,电势能也增大
D.对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1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能量介于10ev-12.9ev范围内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射光中只有一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
B.照射光中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
C.氢原子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
D.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波长的光
13.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获得了重要发现,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14.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波的光子能量为E1,其次为E2,则为( )
A. B. C. D.
15.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的质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二、填空题(共4题)
16.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________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直到1897年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了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从此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神话.
17.若原子真如汤姆孙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所说的那样,则粒子穿过金箔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18.1904年汤姆孙首先提出了原子的______________模型。
19.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最先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被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如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板间产生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板间油滴P由于带负电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1)若要测出该油滴的电荷量,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
A.油滴质量m B.两板间的电压U
C.两板间的距离d D.两板的长度L
(2)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滴的电荷量可能是C B.油滴的电荷量可能是C
C.元电荷就是电子 D.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可取任意值
三、综合题(共4题)
20.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线系中波长最长的谱线的波长为,其次为.求:
(1)的比值等于多少?
(2)其中最长波长的光子能量是多少?
21.1μm厚的金箔大约有3300层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这说明了什么?
22.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模型是怎样的?他提出这种模型的依据是什么?
23.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左下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D
6.A
7.C
8.C
9.C
10.A
11.D
12.D
13.C
14.A
15.A
16. 原子; 汤姆孙; 负; 电子
17.不会产生大角度偏转
18.葡萄干蛋糕
19. ABC B
20.(1) (2)3.06×10-19J
21.原子核很小,原子内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空旷的
22.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在原子的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于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核旋转。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依据是粒子散射实验。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它的运动影响很小,影响粒子运动的主体是原子核。粒子进入原子区域后,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粒子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力很小,运动方向几乎不变。极少数粒子距核较近,因此受到很强的库仑力,发生大角度散射。
2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