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鲁滨逊漂游记(节选)(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圈养(quān juàn) 畜养(chù xù) 处境(chǔ chù) 桅杆(wéi wěi)
2.按查字典知识选择填空。
“袭”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该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趁人不备,突然攻击。 ②照样做;继承。 ③扑过来。 ④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一袭棉衣 花香袭人 世袭 侵袭
3.下面每组都有一个词语书写错误,请用“ ”画出并在横线上改正。
(1)流落 凄凉 寂莫 倒霉
(2)忧伤 淡忘 书藉 聊天
(3)缺乏 浸袭 理智 苦闷
(4)控制 恐惧 远跳 倾覆
4.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dǎo méi 的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倍感jì mò ,巨大kǒng jù qīn xí 着他的内心,幸好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陪伴他,这可以使他在qī liáng 中kuān wèi 一下自己,遗憾的是不能跟它们liáo tiān 。
二.选择题(共5小题)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航海 流落 防止 日厉 B.潮水 凄凉 慌岛 知足
C.水原 剔除 援救 介义 D.仪器 借贷 缺乏 处境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圆圈 圈地 羊圈 圈养
B.挣脱 挣开 挣钱 挣扎
C.牲畜 畜产 畜牧 畜力
D.相处 处理 处分 设身处地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侵袭。
A.他经常耍手段来骗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B.借景抒情是本文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
C.牧民们用了不同手段来防御狼群,终于取得了好的效果。
D.加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8.重见天日( )
A.层 B.重复,再
9.按每组词语的先后顺序,填入句子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
鲁滨逊将沉船上的东西 搬上岸,因为他有可能在这孤岛上 生活好几年呢。为了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他用十几颗麦种 种了几年,终于有了收获,但他没有满足, 努力,在荒岛上开辟了一片种植园。
A.陆续 继续 连续 持续 B.陆续 持续 连续 继续
C.继续 连续 陆续 持续 D.继续 陆续 持续 连续
三.语言表达(共5小题)
10.按要求写句子。
(1)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 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有两只猫和一条狗。猫是我带上岸的,狗是自己从船上跳出来,游上岸到我这儿来的。( 写两句有总﹣﹣分关系的话)
(3)我不稀罕它给我弄来什么东西,也不稀罕它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它却办不到。( 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4)只要我还有墨水,就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用加点词语造句)
(5)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
11.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12.填空。
如果你把握了机遇,那么你的事业将从这里开始;
如果你把握了机遇, ;
如果你把握了机遇, ;
如果你把握了机遇,那么你的一生将会从此改变。
13.句子练习。(改写句子,意思不变。)
(1)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2)他用一点麦种反复种植,终于吃到了自己种出来的粮食。
(3)这些工具的缺乏使一切工作都进行的非常吃力。
。
14.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2)船上的人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边。(修改病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5.词语练习。
(1)成语大观园。
鲁滨孙年轻时不是一个 的人,他总幻想有一天能驾船走遍 ,他的父亲不同意他的想法,于是他 找儿子谈话,但这些话鲁滨孙怎么能听的进去呢?
(2)用“续”组词并填空。
鲁滨孙将沉船上的东西 搬上岸,因为他有可能在这孤岛上 生活好几年呢。为了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他用十几颗麦种 种了几年,终于有了收获,但他没有满足, 努力,在荒岛上开辟了一片种植园。
16.课内语段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 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
(1)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国的 ,小说是用 人称,按 顺序来叙述的。
(2)用“ ”画出“我”境遇凄凉的句子。
(3)节选的这段文字共讲了哪几件事?
(4)鲁滨逊回到英国后的生活会怎样?为他设想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一种:
第二种:
17.课外阅读。
但这些容器只能够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水放在火上烧。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堆火煮东西,煮熟灭火后,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上一层釉。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怕它烧熔了,就慢慢减去火力,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褪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但很坚硬;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熔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这次实验成功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但我必须说,这些东西的形状,是很不像样的。大家也可以想象,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只能像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1)选文出自《 》,作者是 国小说家 ,他是该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2)“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里的“生”应选解释
A.出生,诞生。 B.活,跟“死”相对。
C.使柴、煤等燃烧起来。D.不常见的,不熟悉的。
(3)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是比喻句。
②“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是比喻句。
③“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只能像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不是比喻句。
(4)选文按 顺序记叙了“我”在荒岛上 的经过。
(5)“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
A.夜里很冷,“我”睡不着觉。
B.“我”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C.“我”做事认真,不怕吃苦的精神。
D.“我”怕火熄灭了,没有火柴点燃。
5.鲁滨逊漂游记(节选)(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解答】圈:[quān]环形,环形的东西,周,周遭。[juàn]养家畜的棚栏。[juān]关闭。故“圈养”的“圈”读音为juàn。
畜:[chù]禽兽。多指家养的禽兽。[xù]饲养禽兽。故“畜养”的“畜”读音为xù。
处:[chǔ]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chù]地方。故“处境”的“处”读音为chǔ。
故答案为:
juàn xù chǔ wéi
2.【解答】袭”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龙”部,再查“6”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X”,再查音节“xí”。
一袭棉衣:一套棉衣。袭,量词。故选:④;
花香袭人:袭,扑过来。花香迷人。故选:③;
世袭:指帝位、爵位、领地等世代承袭。故选:②;
侵袭:指暗中侵入,破坏。故选:①。
故答案为:
龙 6 X xí ④③②①
3.【解答】(1)寂寞:孤单冷清。“莫”改成“寞”。
(2)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藉”改成“籍”。
(3)侵袭:侵入并袭击。“浸”改成“侵”。
(4)远眺:向远处看。“跳”改成“眺”。
故答案为:
(1)莫﹣﹣寞;
(2)藉﹣﹣籍;
(3)浸﹣﹣侵;
(4)跳﹣﹣眺。
4.【解答】故答案为:
倒霉 寂寞 恐惧 侵袭 凄凉 宽慰 聊天
二.选择题(共5小题)
5.【解答】A.日历: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故“日厉”错误。
B.荒岛:就是没人人来过,没有人居住的岛屿,岛屿上都是原生态的。故“慌岛”错误。
C.水源: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地域总称。故“水原”错误。介意:意思是在意,把令人不高兴的事放在心上。 故“介义”错误。
D.正确。
故选:D。
6.【解答】A.不同,圈:quān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划界,围住:圈地。juàn养家畜的棚栏:羊圈、圈养。juān关闭:圈起。故分别读“quān、quān、juàn、juàn”。
B.不同,挣:zhēng尽力支撑或坚持:挣扎。zhèng用力摆脱束缚:挣脱、挣开。用劳动换取:挣钱。故分别读“zhèng、zhèng、zhèng、zhēng”。
C.不同,畜:chù禽兽。多指家养的禽兽:牲畜、畜力。xù饲养禽兽:畜产、畜牧。故分别读“chù、xù、xù、chù”。
D.相同。都读“chǔ”。
故选:D。
7.【解答】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A.手段:指待人处世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
B.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D.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故选:A。
8.【解答】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重”再。
故选:B。
9.【解答】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继续: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
连续:相连接续。
持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鲁滨逊把东西有先有后地搬上岸,选“陆续”。他在这里连续不断地生活了好多年,选“持续”。他用麦种相连地种了多几年,选“连续”。他没有满足,不中断进程,仍然努力,选“继续”。
故选:B。
三.语言表达(共5小题)
10.【解答】(1)例句的形式是谁要么怎么样,要么怎么样,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仿写时注意即可,如:周末,我要么在家写作业,要么和小朋友在小区的广场上玩耍。
(2)例句的形式是总分关系,仿写时注意使用总分的方法,如:我有一块机械表和一块电子表。机械表是去年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电子表是同学送给我的纪念礼物。
(3)句子的形式是谁不怎么样,也不怎么样,只要怎么样,照此仿写即可,如:我不爱出门,也不爱运动,只想安安静静地在家里看书,但妈妈总是打断我的思路。
(4)例句的形式是只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句子间是条件关系,照此仿写即可,如:只要气温变化比较大,小红就容易生病。
(5)考查了改为陈述句,“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就没有必要介意了”,问号改为句号。即: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就没有必要介意了。
故答案为:
(1)周末,我要么在家写作业,要么和小朋友在小区的广场上玩耍。
(2)我有一块机械表和一块电子表。机械表是去年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电子表是同学送给我的纪念礼物。
(3)我不爱出门,也不爱运动,只想安安静静地在家里看书,但妈妈总是打断我的思路。
(4)只要气温变化比较大,小红就容易生病。
(5)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就没有必要介意了。
11.【解答】考查了改写双重否定句,添加“不得不”。
故答案为:
鲁滨逊不得不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
12.【解答】例句是“如果……那么……”句式,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仿写句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故答案为:
那么你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那么你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13.【解答】(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考查了改为陈述句,去掉“难道不”和“吗”,问号改为句号。应改为: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什么用。
(2)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应改为:他用一点麦种反复种植,怎么能吃不到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呢?
(3)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应改为:这些工具的缺乏怎么能不让一切工作进行的非常吃力呢?
故答案为:
(1)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什么用。
(2)他用一点麦种反复种植,怎么能吃不到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呢?
(3)这些工具的缺乏怎么能不让一切工作进行的非常吃力呢?
14.【解答】(1)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再一次”“野人留下的生火的”“满地的”。
(2)考查了修改病句。指代不明,“人”改为“同伴”。
故答案为:
(1)鲁滨孙看到痕迹和人骨。
(2)船上的同伴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边。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5.【解答】(1)注意积累成语,多听多记多写,熟读成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进行运用.
知足安命:形容对现在的情况感到满足.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准确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鲁滨孙将沉船上的东西搬上岸是个有先有后,时断时续的过程,故为“陆续”.“连续”相连接续,这孤岛上生活好几年,中间并不间断,故为“连续”,他用十几颗麦种种了几年也是中间并不间断,故为“连续”,“继续”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当终于有了收获后,但他没有满足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故为“继续”.
故答案为:
(1)知足安命 天涯海角 郑重其事
(2)陆续 连续 连续 继续
16.【解答】(1)考查了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 笛福说是用第一人称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处境非常的凄凉。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及概括能力,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或抓关键句子概括,按时间顺序共写了4件事。第一件:在大海中遇到风暴,鲁宾逊独自一个流落到“绝望岛”,在并岛上待了一天。第二件:夜晚在树上睡觉。第三件:10月1日,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合理的进行阐述即可。即:第一种方式:因为他在孤岛上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因此回到英国后感觉脱离世界而格格不入,最后因为无法忍受生活的变故而自杀 第二种生活方式:在孤独的生活方式都已经承受了,内心的承受能力已经无坚不摧,对世俗的一切都可以淡然处之,因此抱着一颗平淡的心度过剩下的生活,此种生活方式应该是超越了一般人的境界,因此对他来说人世间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极乐世界!
故答案为:
(1)英 笛福 第一 时间;
(2)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
(3)第一件:在大海中遇到风暴,鲁宾逊独自一个流落到“绝望岛”,在并岛上待了一天。第二件:夜晚在树上睡觉。第三件:10月1日,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
(4)第一种方式:因为他在孤岛上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因此回到英国后感觉脱离世界而格格不入,最后因为无法忍受生活的变故而自杀。 第二种生活方式:在孤独的生活方式都已经承受了,内心的承受能力已经无坚不摧,对世俗的一切都可以淡然处之,因此抱着一颗平淡的心度过剩下的生活,此种生活方式应该是超越了一般人的境界,因此对他来说人世间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极乐世界!
17.【解答】(1)考查了文学常识,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填空。
(2)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生火:把柴、煤等燃起来。“生”的意思选C。
(3)考查了对比喻句的辨析。
①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只是用“石头”“砖”来形容碎片的硬与颜色。
②虽有“象”,表示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不是比喻句。
③判断正确。
(4)考查了对记叙顺序的辨析。
通过阅读,结合“到了第二天早晨”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可知,选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在荒岛发现烧过的陶片十分坚硬、试烧陶器、实验成功这一烧陶器的经过。
(5)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从时间上、做法上表现了“我”做事认真,不怕吃苦的精神。故选C。
故答案为:
(1)鲁滨逊漂流记 英 丹尼尔 笛福;
(2)C;
(3)①×;②×;③√。
(4)时间 烧陶器;
(5)C。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