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百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乙卷)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百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乙卷)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09:42:29

文档简介

2022届全国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乙卷)
·语文·
叁专管案及解折
2022届全国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乙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侯王根争,以为此地当平陵寝庙,宜更赐禹他地。上
1,B【解析】孔子这句话强调汉语本身就生有文饰的形
不从,卒以赐禹。根由是害禹宠,数毁恶之。
象、色彩、节奏、音调等表现性、隐喻性功能
11.C【解析】“西方部族为狄”错误,应该是“北方部族
2.D【解析】不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层次。
为狄”。
3.C【解析】A项因果倒置:B项中“并不包括文饰等”12.B【解析】“皇上对此不相信”错误,文中表述为“上
曲解文意:D项张冠李戴,最先展示了文学之“文”的范
意颇然之,未有以明见”,表示皇帝认为颇有道理,只
畴系统轮廓的是陆机。
是事实不明显。
4.C【解析】“明显”一词不符合2015一2016年的实际
13.(1)皇上一向信任爱戴张禹,因此不再怀疑王氏。后
增长情况。
来诸位王氏子弟听说了张禹的话,都感到欢喜,于是
5.C【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前提条件还有“与社
亲近张禹。(“雅”“爱”“说”“亲就”各1分,句意1分)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匹配”“世界一流”。B项,“超过
(2)朱云这个臣子,一向以狂癫耿直闻名于世,假使他
10万人的市县”扩大范围,原文是“城区超过10万人的
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假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
市县”。D项,成为“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机遇的标志”只
该宽容他。我冒昧以死请求陛下!(“素”“狂直”“是”
是过去的某一段时间(“一度”)。
“敢”各1分,句意1分)
6,①有利于引进外资,建设工业园区:②为企业降低了成
【参考译文】
本,拓展了发展空问:③改变了区域劣势,实现了与周
特进、安昌侯张禹,请求皇上把平陵肥牛亭那片
边地区的密切联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土地赐给他。曲阳侯王根表示反对,认为这片地在平
7,A【解析】王全夸“我”,让“我”休息,主要是看“我”干
陵墓园寝庙附近,应换一块地赐给他。皇上不听,最
活认真,转变大,同时表现了王全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终把那块地赐给了张高,王根因此对张高的得宠十
8.①因为王全热爱劳动,看到“我”不会干活,干活不像
分妒恨,多次在皇上面前诚毁张高。成帝却越发尊敬
样,所以“气愤”。②王全本想批评“我”,但因为“我”是
厚待张禹,张高每次患病,成帝都打听他的饮食休息
知识分子,有一定身份,又不能直接批评,他有话不能
情况,甚至坐车到张禹家问候,亲自在病床前拜见张
说,所以“压抑”。③后来王全看到“我”能吃苦,态度端
离,张禹叩头谢恩。张禹兰然居家,但以“特进”的身
正,而且“我”是知识分子,可能也没干过活,不会干可
份当天子的老师,国家每有大事,皇上必与他硅商后
以理解,所以又“温和”起来。(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
才决定。当时吏民中有很多人上书,谈论灾异的出
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现,讽刺指摘王氏专权招致灾异。皇上也认为顿有近
9.①多用口语、方言,接地气,富有地方特色,符合人物身
理,但又觉得事实不明显。就坐车来到张禹的宅邸,
份。②多用语气词,如“嗯”“曖”“噫”等,有强烈的感情
屏退左右,亲自询问张禹关于天象变异的事,趁机把
色彩。③多用短句,多反问句、感叹句,能更好地表情
吏民上书谈到的王氏之事告诉张禹。张禹清楚自己
达意。④语言生动、幽默,如王全跟马的对话。(每点2
已年老,子孙太弱,又与曲阳侯王根不和,恐怕被王氏
分,任答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
怨恨,就对皇上说:“《森秋》上记载的日食、地震,或者
得分)
因为诸侯互相攻杀,或者因为夷狄进扰中原。上天降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下灾害变异,含意十分深远,难以明见,因此圣人很少
10.C【解析】特进、安昌侯张禹请平陵肥牛亭地,曲阳
谈论天命,也不说有关神怪的事,性命与天道,连子贡
1绝密★启用前
刘勰恐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建构“文采”理论、倡言以“文采”立文的人。《情采》篇
2022届全国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乙卷)
的首句曰:“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这是“文采”的理论宣言式的直抒胸臆。“采”是
“文”的不得不如此的内在性质,除了“采”我们还能说出什么?这与一千多年后俄国形式主义的
宣言“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一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的东西”,何其相似。


(摘编自张未民《“文采”如何“飞扬”、“文学性”如何“落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对独立的“文”与“采”组合成复合词,是因为都包含色彩、颜色的原生义素信息,
本试卷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B.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借助“采”或“文采”,才能使所定内容流传久远。
注意事项:
C.六朝时,“文”的独立性、独特性被不断强化,“文”的自觉将发展成“文采”的自觉。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D.刘勰系统建构的“文采”理论与俄国形式主义的相关文学主张在很大程度上相似。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A.文章采用了引证法,大量引用各类典籍,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文”与“采”
试卷上无效。
B.文章引用《说文》中的文字,得出了先民通过线条纹理和果实采集感知色彩的结论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文章在最后分析刘勰的“文采”理论,是对前文论证的补充,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论证结构严谨,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层次,最后得出结论,总结全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A,“文采”词义中的语言文字性质不充分,使得离符号性的文字、文辞的理解尚有距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B.刘师培认为“文”既记录内容,还隐含对礼仪、制度等的总结提升,但并不包括文饰等。
“文采”,即“文”与“采”两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它们原是各自独立分用的,之所以组合在
C.孔子“郁郁乎文哉”中的“文”主要指礼仪制度乃至整个文化部类,说明“文”的重要性
一起,是因为这两个字词都有色彩、颜色的原生义素信息,进而能够表现华美、艳丽之义。《说
D.刘勰强调了对“文”的自身特性的追求,最先展示出了文学之“文”的范畴系统的轮廓。
文》云:“文,错画也,象交文”;“采,捋取也”。“文”是线条的刻画,也是自然物上交错呈现的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线,自然有文饰或华美装饰之义,有混用色彩之义。而“采”原义为采集,又由植物采集而于五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缤纷的果实上头识别了颜色,感知五色斑斓;或谓直接以对五彩植物的频频采撷的动作为隐喻,
材料一:
当作五颜六色之彩。可见对色彩的感知,初民是从线条纹理和果实采集两条途径获取的。应该
在960多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大地上,高速公路就像纵横交错的“大动脉”,为我国经济社会
说,“采”的路径对色彩的信息获取更浓烈些,也更靠近物性。因此,我们注意到先秦最早的复合
词“文采”,是“采”对“文”的吸附力更大,表示华丽色彩之义占了重头戏。其中的“文采”,也主要
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如果说每一条高速公路都是一个中国故事,整
个高速公路网无疑就是中国发展成就最直观的集中展现。
从语言或口语的物质声音角度描绘状态,离符号性的文字、文辞的理解尚有距离,因此至战国时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我国交通运输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
期,“文采”词义中的语言文字性质还是不充分的。
然而复合词“文采”中,“采”的采集之义可以永远湮没,“文”的“线条的主体刻画行为”导致
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捉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规划,
的书面文字、文辞乃至文章之义却不可能甘于沉寂无闻。因为“文”在先秦太重要了。孔子说,
到2035年,国家高速公路将连接所有地级行政中心和城区超过10万人的市县,直接服务全国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称尧舜“焕乎其有文章”。这里的“文”或“文章”,主要是指礼仪制度乃至
90%的县级行政区。届时,我国将拥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匹配、与信息网络相融合、与
整个文化部类。刘师培说:“中国三代之时,以文物为文,以华靡为文,而礼乐法制,成仪文辞,亦
生态文明相协调的世界一流的高速公路网络,有力支撑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
莫不称为文章。推之以典籍为文,以文字为文,以言辞为文。”文字记写下来的,不仅仅是所记录
(摘编自《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条高速公路都是一个中国故事》)
的内容本身,还隐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礼仪、制度、历史和生活的重要观念、思雏、规定进行总结提
材料二:
升与综合写定,可由“文”一以概之。而文辞的文饰、文采只是其中一种含义,且并未显得特别重
14000
16
要。“文”中的语言文字记录与文辞表达之义,在先秦已经凸显出重要性,而由于语言文字尤其
12000
14
1000
12
是汉语的象形特色,并不雪有“采”或“文采”的借助,其本身就生有文饰的形象、色彩、节奏、音调
10
等表现性、隐喻性功能。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在这层意义上说的。
8000
8
及至魏晋六朝,中国文化日渐宏大,旧的“文”的概念分化势所必然。于是,一个以注重语言
6000
文字写作为主的“文”的类概念,也逐渐形成了自觉。《汉书》专列“艺文志”,曹魏文坛以诗文书
4000
写为“经国之大业”。随后陆机著《文赋》,专理诗文,最先展示了文学之“文”的范畴系统的轮廓。
2000
2
01
“文”的概念似乎范固小了,但其独立性和独特性却明显强化,预示到了六朝文坛,“文”的自觉将
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213年2014年2015年201心年207年2018年209年
发展成“文采”的自觉。“文”的独立必然导致对“文”的自身特性的追求,而刘舰《文心雕龙》中
■高速公路注设比资额〔亿元)
■高速公峰业祥公里
“文采论”的出现,则表明由“文”到“采”开始了对自身特性的认知觉醒。
图1:2015一219年国高唑公路建设投资新变化情批
图2:213一2019年金:国高迷公路屮释变化情况
全国乙卷·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全国乙卷·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