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四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言词者必言宋词,宋词成于北宋,精于南宋,到了南宋,宋词的风格就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了。既有经历南渡的悲歌慷慨,又有极婉约之致的浅吟低唱。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沉痛感伤。靖康巨变,使无数爱国志士发出慷慨激昂的歌声。岳飞的《满江红》,气吞山河,光照日月,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陆游词前期回响着“从军乐”,后期则满蕴着“爱国泪”。他们的词或婉约、或激昂、或绵密,有多种风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南宋词的文学成就。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诵读、鉴赏、解译诗词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如何理解李清照的“愁”?
如何认识岳飞的思想感情?
如何认识陆游的性格特征?
专题划分
专题一:李清照
专题二:岳飞
专题三:陆游
专题一
才女与美神——走进李清照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清照是我们古代文学史中,鹤立鸡群,登峰造极的女性 ,空前绝后,无人企及 。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 .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了解李清照词的特点;体会作者前期词和后期词的情感及形成原因;诵读相关的词。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李清照在咏花词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
2.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李清照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美丽千古?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六首
(一)《点绛唇》《如梦令》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二)《一剪梅》《醉花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武陵春》《声声慢》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点绛唇》《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六首词。
活动二:这六首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这六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花”在词中传达的情感。花“瘦”在神,其神是词人孤高落寞的情怀,花落亦在人间留有香气和情韵,这种高雅中的生命凋零感,同样也是词人高贵品格的一种写照。
活动四: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五:
抓住词中“花”这一意象,用书面文字赏析一首词,重在品味每首词中“愁绪”的具体内涵。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布置作业: 1.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2.背诵六首词。
教学评价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激情满怀的岳飞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习武,喜读兵书、《左传》。北宋末年,曾从军抗辽。靖康元年(1126),复投军于赵构大元帅府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后隶属副元帅宗泽,在黄河南北屡败金军。二年,北宋亡,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岳飞上书反对宋室南迁,力请高宗赵构北渡亲征,恢复中原,被革职。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感;了解岳飞词的特点;诵读释疑。
本专题问题设计
如何理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如何理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满 江 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满江红》
活动二:指导学生理解该词
活动三:学生讨论岳飞的情感,并归纳总结该词的主旨
要求学生背诵该词
教学评价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三
情感复杂的陆游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鉴赏陆游词的情感与特色;诵读释疑。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2、《卜算子·咏梅》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3、与毛泽东的同题词有何异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卜算子?咏梅》
活动二:指导学生理解该词
活动三:学生讨论陆游的情感,并归纳总结该词的主旨
要求学生背诵该词
教学评价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