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朝阳坡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了这两颗危在旦夕的行星。和这两颗行星的宿主恒星一样,在50亿年之后,太阳也将剧烈膨胀燃尽并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将被完全蒸发并吞噬。
这两颗行星分别被命名为KOI 55.01和KOI 55.02。它们的宿主恒星被命名为“subdwarf B”星,已经发展演变为红巨星阶段。这颗遥远的恒星距离我们有大约4000光年远。KOI 55.01和KOI 55.02的外大气层已经几乎消失,完全萎缩成一个小火球绕着“subdwarf B”公转。
美国国家航天局使用的太空望远镜是专门用来探寻太阳系以外的外太空世界。太空望远镜使用了一系列数码传感器扫描外太空恒星的异常变化。天文学家是在研究数码传感器扫描的数据时偶然发现这两颗行星的。他们一直在调查脉冲星受外界压力和引力的影响有节奏的扩张和收缩。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台的伊丽莎白-格林博士也参加了这项研究。他也持同样观点:“当我们的太阳膨胀成红巨星时,它将完全吞噬地球。”“像地球这样大小的行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存活10亿年后即会消逝,只有那些离太阳更远体积远大于地球的行星如木星、土星也许能够存活。”“行星在如此近的距离会被恒星锁定,它的一面会一直朝着恒星,就像月球的一面一直对着地球一样(称为同步自转),朝着恒星的一面温度太高会慢慢蒸发,所以能想象这两颗行星是在如此近距离并且温度是太阳的五倍的恶劣条件下绕着恒星‘subdwarf B’公转。紧轨道就意味着当宿主恒星膨胀演变成红巨星时行星的生命就终结了。”
但伊丽莎白-格林博士认为行星通过帮助剥离恒星身上的大气层来完成其重要的演化过程。格林博士解释说,当红巨星吞噬行星时,行星会与之发生摩擦来剥离行星外层的大气囊和液态层,留下一个固态炙热的火球,最终以螺旋状轨迹向恒星的深渊进发。
此外,昨天开普勒物理天文研究所的科学家宣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第一颗双子星。其中一颗被命名为Kepler-20f只有地球的0.03倍大小,科学家推断上面有水和大气。但是其炙热的表面温度难以提供生命栖息地。另一颗同一系统的行星距地球945光年,体积约比地球小。
(节选自《联合早报》)
1.下列各项关于恒星和行星的关系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恒星和行星之间可以构成宿主和被吸引在一定区域围绕宿主旋转的关系。
B.宿主恒星生命没有结束的时候,它和它的行星之间一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这个距离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C.行星可以通过帮助剥离宿主恒星身上的大气层来完成其重要的演化过程。
D.当恒星剧烈膨胀燃尽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时,它的行星也都将被完全蒸发并吞噬。
2.下列各项的表述和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天文学家把发现的两颗行星分别命名为KOI 55.01和KOI 55.02,它们的宿主恒星被命名为“subdwarf B”星。
B.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当红巨星吞噬行星时,行星会与之发生摩擦来剥离行星外层的大气囊和液态层,留下一个固态炙热的火球,最终以螺旋状轨迹向恒星的深渊进发。
C.“subdwarf B”星距离地球有大约4000光年,它目前已经发展演变到了红巨星阶段。
D.美国国家航天局使用的太空望远镜是专门用来探寻太阳系以外的外太空世界,天文学家是在研究数码传感器扫描的数据时偶然发现那两颗行星的。
3.下列各项的概括和分析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两颗危在旦夕的行星,说它们危在旦夕是因为它们的宿主恒星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B.那两颗行星是在近距离并且温度是太阳的五倍的恶劣条件下绕着恒星“subdwarf B”公转,所以会终结它们的生命。
C.开普勒物理天文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太阳系外的第一颗双子星,他们推断上面可能有水和大气。
D.行星在被恒星锁定的距离内,它的一面会一直朝着恒星,就像月球的一面一直对着地球一样,朝着恒星的一面因温度太高会慢慢蒸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卫次公,字从周,河东人。器韵和雅,弱冠举进士。礼部侍郎潘炎目为国器,擢居上第,参选调。吏部侍郎卢翰嘉其才,补崇文馆校书郎,改渭南尉。次公善鼓琴,京兆尹李齐运使其子交欢,意欲次公授之琴。次公拒之,由是终身未尝操弦。
严震之镇兴元,辟为从事,授监察,转殿中侍御史。贞元八年,征为左补阙,寻兼翰林学士。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升遐,时东宫疾恙方甚,仓卒召学士郑絪等至金銮殿。中人或云:“内中商量,所立未定。”众人未对。次公遽言曰:“皇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嫡,内外系心。必不得已,当立广陵王。若有异图,祸难未已。”絪等随而唱之,众议方定。
及顺宗在谅闇①,外有王叔文辈操权树党,无复经制。次公与郑絪同处内廷,多所匡正。转司勋员外郎。久之,以本官知制诰,赐紫金鱼袋,仍为学士,权知中书舍人。寻知礼部贡举,斥浮华,进贞实,不为时力所摇。真拜中书舍人,仍充史馆修撰,迁兵部侍郎、知制诰,复兼翰林学士。与郑絪善,会郑絪罢相,次公左授太子宾客,改尚书右丞,兼判户部事,拜陕、虢等州都防御观察处置等使。请蠲②钱三百万,人得苏息,政闻于朝。征为兵部侍郎。选人李勣、徐有功之孙,名在黜中,次公召而谓之曰:“子之祖先,勋在王府,岂限常格。”并优秩而遣之。改尚书左丞,恩顾颇厚。上方命为相,已命翰林学士王涯草诏。时淮夷宿兵岁久,次公累疏请罢。会有捷书至,相诏方出,宪宗令追之。遂出为淮南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
元和十三年十月,受代归朝,道次病卒。赠太子少保,年六十六,谥曰敬。次公自少入仕,历大寮,节操趋尚,始终如一,为众推重。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一百九》)
【注】①谅闇:守丧。②蠲:免除。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部侍郎卢翰嘉其才 嘉:称赞
B.次公善鼓琴 鼓:弹奏
C.皇太子虽有疾 虽:即使
D.人得苏息 苏:恢复
5.下列各项都是间接表现卫次工“才能出众”的一项是(3分)
①弱冠举进士
②礼部侍郎潘炎目为国器
③絪等随而唱之,众议方定
④次公左授太子宾客
⑤上方命为相,已命翰林学士王涯草诏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6.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次公擅长弹琴,京兆尹李齐运让他的儿子和卫次公往来欢聚,目的是想让卫次公传授他弹琴的技艺,卫次公却拒绝了这事,并从此终身不再弹琴。
B.二十一年正月,德宗逝世,当时太子病得正厉害,匆忙召翰林学士郑絪等人到金銮殿议事。最后大家都听从了卫次公的建议。
C.等到顺宗为先皇帝守丧时,王叔文一伙以权拉帮结党,破坏国家制度,卫次公和郑絪虽都在外廷任职,但还是对很多地方进行了扶正。
D.卫次公年轻时就开始入仕,历任高官,志节操守和喜好崇尚,始终都没有改变,因此受到众人的推重。
7.请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之祖先,勋在王府,岂限常格。(5分)
(2)会有捷书至,相诏方出,宪宗令追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秋蕊香
张耒
帘暮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8.词的上阕,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5分)
9.“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庄周《逍遥游》)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3)既窈窕以寻壑, 。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全是头版
岩泉
下午,陈总从市里参加“报刊整治工作会议”回来之后,一如霜打的茄子,一个人闷坐在办公室里,因为会上传达了上级关于“县和城市报刊将基本停办,只保留解放前由我党创办的报纸和民族自治县的报纸及民族文字报”。
而这份由他主办也是由他创办的《方石舟日报》还不到十周岁呢。当初他刚踏入不惑之年,满腔热血立志办一份青史留名的小城大报。刚创办时,报社才3个人,他既是社长也是总编,是记者又是编辑。陈总是科班出身,脑子灵活,人缘也好。有这三条开路,《方石舟日报》自然办得红红火火——由旬报到周刊,由周刊到周三,由周三到日报可谓与时俱进;如今已是15员大将的报社,非但没要县财政一分钱发工资,而且每年还向县委、政府上交十多万元;当年挤在宣传部的一个角落里办报,如今可是一座五层楼的方石舟日报大厦,还配备了两辆档次不低的轿车,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创业力度。
当然,也有人说他这些年把这张报纸办得太不像报纸了,而是“领导的政绩广告”“暴发户的婊子牌坊”“奸商的高价托儿”、“老百姓的应急手纸”……
还有人说他这些年之所以能赚到钱,凭的就是依靠县委、政府等几套班子的行政手段——摊派发行。可不,一个不到30万人的小县,年发行量达20多万份,虽没能达到人手一份,但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方石舟日报》。
在方石舟这个地方,你或许可以不完成中央、省、市报的征订任务,但是你不可以不完成《方石舟日报》的硬性指标,前后两届班子都把它作为一条原则。
2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214个村委会书记、主任,1868个村民小组长及县直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排着长队争着上头版头条。尽管那头版头条不是白给你上的,但是能在全县人民面前显像露脸,对有些人来说,的确机会难得啊!因为有些刚上任不久还没轮到上头版头条,就出事了,留下一肚子的遗憾。
“陈总,县级报纸真的要停办吗?”办公室欧主任冷不丁地问陈总。陈总从宏伟业绩的回想中惊醒,瞪了一眼欧主任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吃了没事干,自己吓唬自己?”
陈总打开公文包把会议材料抖落在桌上,“你看吧,这上面说是这个月底。”接着又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口气说:“你通知报社所有人员,晚上七点半在五楼会议室开会。”
大家准时到会,鸦雀无声地听完了陈总的传达,人们各怀心事。这时,王副总编手拿一摞稿子,似有些幸灾乐祸地说:“这下好,我们的《方石舟日报》就要‘寿终正寝’了……可是前天陈总去市里开会的时候,二十多个乡镇局领导亲自把这些稿子送来而且都要求上头版头条,实在不行最起码也得上头版。如今既然咱们这张报要停办了,也就不存在什么头版二版,头条二条了。我们也省得为按排版面而绞尽脑汁还得罪人。”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可是,咱们上个月就收了人家各5000元的版面费,这下子还不得退还人家十几万元……”
“根本不需要把钱退还他们!”办公室欧主任打断王副总编的话接着说:“我倒有一个主意,统统给他们上最后一个头版。”王副总编不屑地瞅了欧主任一眼说:“说得轻巧,二十几个单位,一期头版能摆得下吗?四版合起来才安排二十几篇呢!总不能在这最后一期头版上只登二十几个标题吧?”
欧主任胸有成竹地一笑说:“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说话间拿起一张《方石舟日报》比划着“把八个版面连在一起,正面正好四版,(但别写一、二、三、四版),每版安排6个单位,正好二十四个头版。然后取一个总的大标题——‘前进中的方石舟’。反面四个版也做一个版,就索性给它写上“庆祝方石舟日报诞辰十周年”。然后将21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十年来的成果组成画面错落有致镶嵌其中,或者干脆留下空白。这样,展开一看就全是头版没有二版。”一气说完之后,得意地环视一下各位……
起初,大伙都默不作声,突然间几乎是异口同声说:“高!实在是高!”
(节选自《新闻天地》)
(1)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陈总创办《方石舟报》时,刚入不惑之年,是怀着满腔热情要办一份青史留名的报纸。可不曾想,报纸被别人利用,变成了“商品”,他为此感到痛心。
B.小说虽然有陈总、欧主任、王副总编等人物,但是他们都不算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小说不是以塑造人物为主,而是为了从故事中让人感悟道理。
C.各个乡镇的领导之所以都想上《方石舟报》的头版,是因为两届县委对这份报纸都非常重视,而且把它作为硬性指标让下属各单位征订。
D.从大伙异口同声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知道大伙都认为欧主任的主意非常好,一下子解决了二十多个乡镇一起进头版的难题。
E.小说以欧主任让二十多个乡镇一起上头版结尾,意在抨击现实中一些政府通过各种变相手段搞“创收”的做法,讽刺力极强。
(2)文中那些对于《方石舟报》的评价有什么作用?(6分)
(3)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6分)
(4)小说的题目是《全是头版》,可是前面却有好几段没有写有关“头版”的内容,这样写是不是有点多余?请你结合文本,从结构和主题两个角度来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题)(略)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成果成功转让的前提是卖方有货真价实的成果,买方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市场有如饥似渴的需求。
B.作为青年干部,要学会用宽容的心态看待一切,襟怀坦荡、光风霁月、宽以待人、宽以待己,做一个愉快的人,做一个豁达的人。
C.报道的策划人连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这一点常识都不知道,报道的大字标题竟然把曾国荃当成是曾国藩之兄,真是遗笑大方。
D.这里的人们至今仍沿袭着原始的生活方式,现代文明的冲击因山水阻隔,被阻挡在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得意洋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比起诺基亚,“愤怒的小鸟”虽然还是小虾米,它的生产商公司员工人数不及诺基亚的千分之六,但是“愤怒的小鸟”正在成为新的“芬兰形象”。
B.据北京队透露告知,这次比赛是马布里主动出面联系,所以球星阵容会非常强大。
C.艺术家得以名扬世界,不仅仅需要社会各界对艺术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还需要自身的努力。
D.当下,是一个据说每个人平均每过90秒钟就要看一次手机,大部分的信息都来自手机的时代。
15.把下面的各组句子按顺序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 。如何看待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关系着对儒学的理解和认识,也关系着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应怎样对待儒学。
①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
②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③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⑤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
A.②④①③⑤ B.②④⑤①③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④⑤
1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5个字(5分)
清明期间,由于参加祭扫活动的车辆川流不息,往往会造成大面积交通拥堵。因此,我们认为,人们在外出祭扫时应尽量选择公交车和自行车。如果开车外出,也应当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时间并遵守交通规则和陵园管理人员的指挥,以免乱开乱停,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同时,还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和祭扫规定,不乱扔纸屑垃圾、不乱燃放鞭炮、不乱焚烧纸钱,不搞铺张浪费迷信,做到爱护环境卫生,珍惜一草一木,在缅怀逝者的同时,尽情享受春天的美景,做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7.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组句子,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衔接。(6分)
暂时的放弃,正是为了永久的获得。微澜放弃了轻漾,才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 ;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在做被子的时候,有人用短一点的线,有人用比被面长的线,结果在走针的时候,用长线的经常在中间部分打死结,硬是拉不过来,只好在中间扯断一截,既浪费了线,又浪费了时间。
用短线的,停下来穿针换线的时候,正好可以检视一下劳动成果,思索调整下一步的走针方向。这样就不会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请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公主岭实验高中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8.一个思妇形象,(2分)从“帘幕”“金兽”“朱栏”这些女子生活中常用的器物的点缀,以及她的活动可以看出。(3分)
12.(略)
13.D【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含贬义。A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B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 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C遗笑大方:指让内行见笑。】
14.A【B语意重复。删去“告知”。C不符逻辑。两句内容需要调换一下,先是自身努力,然后是各界认可。D语序不当。把“平均”移到“每个人”前面。】
15.B【②提出了要陈述的观点,④是对②的进一步解释,进一步说明儒学应该有的地位;⑤是一个转折,①③陈述现在儒学的境遇。】
16.清明期间,(1分)要文明行车,(2分)文明祭扫。(3分)(意思对即可。)
17.戈壁舍弃了花草,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人生淡薄了名利,才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悠闲。(句式一致3分,句意衔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