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45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45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2 18:55: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5张PPT)








材料1: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全世界绝大多数独立国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幸免。战争重创了欧洲,欧洲列强争雄的条件不复存在,以英德法等国为核心的欧洲传统均势体系崩溃,欧洲为中心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二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特别是德国,有人悲观地估计,仅仅清除柏林市区的瓦砾,就需要20年的时间。
“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在1945年,即使是一位最乐观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到这种文明所具有的广泛程度和它的特征。”
前言: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
材料2:
1946年开始,英工党政府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
材料3:
为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等一系列经济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经济计划起到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4: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前言: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
材料5:
前言: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
新变化
(1)定义:
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2)理论:凯恩斯主义。
(3)政策:国家干预经济。
(4)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注: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
提出当商品供大于需时,政府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大于供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
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
1、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2、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3、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补充: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区别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垄断
资本主义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
1、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发展工商业
对外贸易
多储备金银
工场手工业
自由
资本主义
(5)发展历程:
①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垄断组织;
②发展: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方式。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1:
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材料2:
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材料3:
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4: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战后,加强宏观调控
2、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1)发展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产生了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干预和调节。
②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形成:
战争管制的强制性和临时性为国家垄断资本发展提供必要物质基础
③经济危机需要垄断资本主义的干预和调节,且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经验。
④战后出现的高科技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⑤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果。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
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火车
法国航空公司
法国国营核电站
美国宇航中心
二战后,加强宏观调控
2、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2)发展的影响——“黄金时期”与“滞胀”:
①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混合经济”。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项目 期间(年) 年均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价格提高
美国 1963-1973 1.9 3.6
1974-1979 -0.1 8.6
材料2:
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繁荣之父”, 也是“战后滞胀之母”。
材料1:
2、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3)“滞胀”时期:
①表现:
A、经济停滞或下降;
B、物价持续猛涨;
C、通货膨胀严重。
②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③原因:
A、根本原因——
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经济危机。
B、直接原因——
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经济政策的调整:
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以里根总统和撒切尔首相为例
A、都提倡自由放任,强调市场调节作用,即放弃“凯恩斯主义”,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都实行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曾被攻击为“劫贫济富”;
C、都大力增加军费开支,用加大政府消费来缓解危机。
2、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战后,
加强宏观调控
2、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4)评价——“黄金时期”与“滞胀”:
①积极:
A、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B、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
C、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②弊端:
A、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B、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黄金时期”
与滞胀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垄断组织;
(2)发展:
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方式;
(3)普及:
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4)失灵:
19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胀”现象;
(5)调整:
里根、克林顿、撒切尔时期,形成“混合经济”。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滞胀
复苏
繁荣
黄金时期
凯恩斯主义
“混合经济”
衰退
小结: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有制与公有制有本质的区别。
1、国有制只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2、公有制,是一种相对于私有制的经济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消失,生产资料不进行排他性占有。
目前中国社会的公有制的表现形式一般被认为可区分为“国家所有”及“集体所有”两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补充:
西方“混合经济”中的“国有经济”与公有制经济
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1、概念
二、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1)直接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根本目的:最大限度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2、目的
(1)全民性。(2)高福利。(3)均平性。(4)政府负担。
3、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1)起源——19世纪中叶
(2)实践——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3)高峰、完备——20世纪60、70年代
(4)规模缩小——20世纪80年代
4、发展历程
(1)社会保障——
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
(2)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
(3)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
5、内容
福利国家政策使居民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6、意义
二、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材料1:
福利国家制度有效地降低了社会不平等程度,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缓和了阶级矛盾,社会政策还通过再分配政策和社会保护制度引导了消费,提供了高技能、身心健康的人力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才支持和制度保障。
——《福利国家·欧洲再现代化的经验与经历》
材料2: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材料3:
“福利国家是违反经济动力、反进步、反逻辑、更违反人类的生存哲学。”
——新自由主义者
二、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材料4:
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连德国总统都不得不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过头了。
材料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
二、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材料6:
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
材料7:
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二、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
材料8:
(1)利:
缓和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平等,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弊:
①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②同时助长了人们的惰性,降低了社会生产劳动效率。
7、评价
二、社会保障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也称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行业。
即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其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1、概念
三、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
(1)根源:
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崛起。
(2)现实需求:
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原因
(1)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2)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地位
三、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
(1)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2)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
(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4、作用
50年 95年
第一产业 6% 2%
第二产业 36% 27%
第三产业 58% 71%
行业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8% 40%
第三产业 60% 60% 57%
美国经济中的比重
英、法、日国经济中的比重
(1)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型产业。
(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主要推动力。
(3)冷战大局的客观推进。
20世纪90年代,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由美国率先提出,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概念
2、原因
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即“三个创新”。
具体体现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
3、内容
四、增长模式——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比尔·盖茨
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
“上帝也上网”
四、增长模式——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材料1:
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2%,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
材料2:
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
——刘绪贻《我看美国新经济》
四、增长模式——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1)“两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
(2)“三高”: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益。
4、特征——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
(1)颠覆——电脑代替人脑。
(2)高速——
互联网的开通,以数字为基础的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一切。
5、标志
信息化与全球化。
6、实质
四、增长模式——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实质:
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促进生产力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第三产业的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
产业结构变化
增长模式变化
经济体制变化(核心)
建立
“福利国家”
分配制度变化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课程小结
1、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B、它能使美国经济摆脱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直线发展
C、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D、它是推动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战后得到极大发展
B、生产所有制发生变化
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经济发展的计划性增强
B
B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
A、依靠了外国资本的资助
B、科学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C、国家政权保护了经济的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
4、192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经济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C
B
5、下列不符合“福利国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B、扩大了社会消费
C、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了财政赤字
D、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6、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90年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
A、大力加强政府干预
B、建设“福利国家”
C、吸引外国资本
D、发展知识经济
D
D
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
D、美化政府形象
8、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社会稳定和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配公平
③政府不堪重负
④优厚的社会福利不利于社会和谐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B
9、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 )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10、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D
B
1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 )
①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
②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④资本主义的一种倒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第三产业的讯速发展的原因是( )
①科学技术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D
13、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低收人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14、为什么1929年的经济危机会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 )
A、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B、美国的产品在世界各地销售
C、资本主义世界共同拥有股票市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连成一片
B
D
15、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政府来综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C
C
17、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的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 )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权力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党
C、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国家对农业进行了调整
C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农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重工业开始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补充: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结构变化各自的影响。
启示
(1)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2)关注民生,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3)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
(4)走科技创新之路,努力发展新经济。
作业:
1、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结合所学和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凯恩斯提出政府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行赤字财政,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以确保足够有效的需求……
2、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调节方式发生的变化?从中有何认识?
1、(1)“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主义的应用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的重要条件。
(2)“战后滞胀之母”:凯恩斯主义调整了生产关系,使其暂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过多干预经济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滞胀”现象的出现。
2、(1)变化: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以市场调节手段、自由放任政策为主;经济危机出现后,资本主义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开始干预经济;到80年代,发展为“政府+市场”的混合经济模式。
(2)启示:
①经济政策应适时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
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日本
联邦德国
英国
意大利
2.7%
18.4%
13.7%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