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材料1:
西班牙画家胡安·德·苏巴朗(1620-1649)约1640年创作的油品《巧克力》,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巧克力的推崇。17世纪富有的欧洲人像阿兹特克上层社会人士一样把巧克力作为一种奢侈的饮料。这里,苏巴朗描绘了引人注意的消费中真正全球性的体验:从墨西哥进口昂贵的巧克力到西班牙、再用从中国进口的更昂贵的瓷杯来饮用。
——菲利普·费尔由德意—阿迈斯托
《世界:一部历史(下)》
前言
材料2:
茶的冲饮仍是仿效中国人做法,冲得很淡;当时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因而佩皮斯在1667年6月28日写道:“我妻子在家泡茶,玻蒂卡里家的佩林先生告诉她说,这种饮料对她的感冒和炎症有好处。”在荷兰,著名的内科医生邦特库给人开了一天饮100—200杯茶的处方,他本人也不分昼夜地饮茶。
——查尔斯·辛格《技术史》
材料3:
自从18世纪50年代,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这个时期。亚历山大·卡莱尔在自传中谈到1763年在哈罗门的时髦生活时说:“那些贵妇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第七世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年)。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公爵夫人别出心裁,规定在5点饮用茶和点心,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
——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
前言
材料4:
在公元前100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漫长岁月里,物种交流是罕有的并且通常是无关紧要的。到公元前2000年为止,在新几内亚、非洲和美洲的物种交流相比欧亚是十分受限的。与亚洲——特别是公元前 2000年左右从尼罗河到印度河这一世界上互动程度最深的地区——相比,美洲无论是物种交流还是其他任何种类的互动在规模上都要小一些。
在接下来的3000年左右的时间中,生物交流的速率虽然在加快,但这一过程时断时续,并不连贯。当条件有利于贸易,例如大国用武力取得了广阔地区的和平时,物种交流便开始加快。大致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200年这300年中,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分别达到了顶峰。这期间,被统称为丝绸之路的跨亚洲贸易线上的交通变得十分繁忙,在所运输的物品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有动植物和病原体。中国得到了葡萄、非洲高粱、骆驼和驴,而罗马则获得了樱桃、杏、桃子、核桃,可能还无意引入了天花和麻疹。
此后,由于适宜的政治环境,欧亚历史又先后迎来了两次物种交流大幅增快的时期。其中一次发生在公元七八世纪的唐朝初期。唐朝政府大量进口外来动物、香料植物、观赏花卉等新奇的生物。755年,“安史之乱”撼动了唐朝立国的根基。地理政治局势的稳定性和唐朝对外来事物的包容性都发生了改变,主旋律衰落而不是增长,物种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了。
——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前言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
1、“哥伦布交换”的前世今生
远古时代,由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食物物种交流的规模和速度都非常小。
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和丝绸之路的开通,食物物种交流的速度开始加快。但是,由于地理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对外政策的影响,食物物种的交流极其容易中断而局限于区域周边。直到新航路开辟之后,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才正式出现,史称“哥伦布交换”。
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
2、多元物种的外传
(1)粮食:
①欧洲的传入:
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玉米、马铃薯和甘薯为代表的粮食作物,由航海经商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从美洲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地区。
其中,玉米最初是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欧洲的。从16世纪中叶起,南欧地区开始广泛种植玉米。到了17世纪,玉米传遍至欧洲各国。与玉米相同,马铃薯也是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欧洲,并在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相比较前两种农作物,甘薯的传播比较缓慢。
材料1:
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往,公偕往。比至,首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食土产日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
——《凤岗陈氏族谱》
材料2: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qiāo)确之地遍形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3:
(甘薯)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予行大江,天大旱,五谷不等,民食早木之实亡厌,今乃佐五谷,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为酒,可祭可宾,能助礼者也;茎叶根皆无可弃,其直甚轻,其饱易充,能助俭者也;毫童食之而不患便噎,能养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篙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鸡犬,能及物者也;其于士君子也,以代匾焉。
——何乔远《闽书》
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
2、多元物种的外传
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
2、多元物种的外传
(1)粮食:
②中国的传入:
A、概况:
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的往来,玉米、马铃薯和甘薯,通过多种途径,自西北、西南、东南沿海地区传入中国。这些农作物传入中国后,于全国各地种植并加以推广。到鸦片战争前,玉米、马铃薯和甘薯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B、缘由:
中国人之所以引种这些外来农作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耐旱、耐风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容易生长繁殖,且高产多用途的优点,它们成为了老少皆宜的粮食代表。
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
2、多元物种的外传
(2)蔬菜:
①番茄:
A、欧洲:
番茄最初是作为观赏植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的,在18世纪中叶才开始作食用栽培。到18世纪末,欧洲将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B、中国:
番茄于明朝万历年间被引入,并长期用于观赏,当作药用植物。到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在中国也开始作为食用蔬菜进行大量种植。
②辣椒:
15世纪末辣椒传入西班牙,并于16世纪传播到英国等欧洲国家。而在明朝时期即16世纪后期,辣椒也传入中国,时称“番椒”。
材料1:
玉米、土豆、甘薯三大粮食作物都具有产量高、生长快、对土肥水要求低、对气候适应性强、播种期长、耗工少、受病虫害的影响小、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等许多优点。它们的广泛传播和全面普及,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养活了越来越多的人。玉米在干旱、炎热、贫瘠的非洲作用更大,不知使多少瘦骨嶙峋的黑人得以果腹。玉米、土豆、甘薯等也可用作饲料(包括果实和茎、蔓、叶),这就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生产出了更多的肉、蛋、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增强了人们的体质。而肉、蛋、奶的多摄入对智力也有所促进。
——张箭《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
材料2:
中国有利于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土地相对太缺乏了,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大交换是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成堆的辣椒,今天的川菜会是什么样子?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
3、美洲的馈赠
一、旧世界农场:美洲物种的外传
3、美洲的馈赠
美洲粮食、蔬菜作物的传播,促进了欧亚非地区粮食产量的提高,进而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推动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从这个层面上讲,美洲的粮食、蔬菜作物在很大的程度上推进了农业的物质文明和饮食革命。
二、移居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历史的概况
与美洲的粮食蔬菜对其他洲的影响相似,欧亚大陆的主要粮食作物,各种水果和蔬菜也在美洲找到了合适的生存空间,具体包括粮食类的小麦、黑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农作物。此外,欧洲移民也将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带到了美洲,用于役畜或者食用。
材料:
西班牙、葡萄牙人最先到达美洲并展开殖民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解决殖民人口的粮食问题。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原因,欧洲人在美洲大陆殖民初期仍习惯于食用小麦制品。殖民者靠往返欧美的船只运载小麦或者面粉面临较大的成本问题。因此,在新大陆种植小麦就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以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地区为例,为了更好地扩大殖民成果,保证欧洲殖民人口的生存质量,鼓励种植小麦成为殖民者当局的官方推行政策。并且,由于小麦十分适宜美洲部分地区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小麦在美洲地区的产量也逐年上升。到1535年,墨西哥已能输出小麦到安的列斯群岛与地峡区两地。17世纪80年代起智利中部的大地产主已经开始向利马运送大量的小麦。至此美洲地区建立起完备的小麦生产基地,足以供应美洲所需的小麦产量,无需再从欧洲大量进口。
——周红冰、沈志忠《20世纪前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
二、移居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2、植物的影响
二、移居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的推广
2、植物的影响
在众多传入美洲的粮食资源种类中,小麦和水稻的传播影响最为深远——
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的小麦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用面粉制成的食物品种繁多且风格迥异,小麦产业随之发展兴盛。而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的水稻,于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其中,小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洲的主要农作物,很大程度得益于殖民者饮食习惯的推动,以及美洲具备小麦生长的土壤与自然气候等客观条件。
材料1:
当时人戏称:有三大动物引领了大征服——西班牙贵族、猪和马。哥伦布的船队里有猪。猪在新大陆上岸后,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在土著人口纷纷死于病菌时,猪却大量繁殖。殖民者随处放养的猪,几乎是他们早期的唯一肉类来源,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美洲的第一批马,随哥伦布于1493年登陆。马令印第安人感到异常惊恐,他们从未看见过这种高大而快捷的动物。马为欧洲人在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赢得了一定的军事优势。据一位殖民者记载,一名骑在马上的士兵,一小时可以杀死2000名印第安人。马作为畜力的使用,改变了新大陆以人力为主的劳动模式,这种影响是深远的。16世纪初,牛被引进新大陆的峡谷地带和中美洲。羊也随哥伦布于1493年到达。美洲有大片肥沃的草场,特别适合放牧牛群、羊群。膘肥奶足的牛羊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奶类,渐渐取代猪肉,促进了人口的营养和健康。牛羊的皮毛给人们带来温暖,后来发展成皮货贸易。牛仔们放牧牛群,催生了新大陆的特色文化。除这些大动物之外,老鼠也藏在航船中漂洋过海到了美洲,这对美洲的生态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武寅主《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二、移居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争议的征服
材料2:
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哥伦布年轻时曾为热那亚商人工作,负责采购蔗糖,因此相当熟悉甘蔗的栽培。他明白自己所发现的新土地非常适合生产这种有利可图的产品,于是在1493年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将甘蔗带到希斯潘纽拉。就算他找不到黄金或香料,至少可以制造蔗糖。由于生产蔗糖需要密集的劳力,他必得找到充足的人力才行。而在第一次航行后,哥伦布观察到“印度人没有武器,而且衣不蔽体……只要对他们下令,他们就会工作、播种,或是做任何有用的事”。换句话说,他可以把当地人当成奴隶使唤。
15世纪40年代,葡萄牙人从他们在非洲西岸的新交易站带回大批黑人奴隶,借以提高蔗糖产量。这些奴隶一开始是被诱拐来的,但葡萄牙人很快就同意向非洲奴隶贩子购买奴隶,并以欧洲商品交换。
至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在加勒比海建立甘蔗园。拓殖者试图奴役当地人,但失败了,主要原因是后者对旧世界的疾病不具免疫力,纷纷死于感染。拓殖者开始直接从非洲进口奴隶,于是开启了大西洋的奴隶交易。在400年当中,约有1100万名奴隶从非洲被运送到新世界,不过这个数字低估了苦难的深重程度,因为在非洲内陆被捕捉的奴隶,有半数死在到海岸的路上。
——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二、移居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争议的征服
二、移居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争议的征服
与粮食作物类似,其他物种在美洲的传播推动了其农业发展,丰富了其饮食结构,改变了以人力为主的传统劳作方式,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统治变得更为便利。进而,当地的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美洲的特色文化开始形成,原有的生态链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但是,物种的交流也让当地不具备疾病免疫力的人感染上疾病。加上为了种植业的发展,拓殖者开展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并逐渐扩大其规模,这给非洲带去了巨大灾难。
材料1:
起初,欧洲学者将玉米视为植物学上的珍奇品种,但他们很快便发现,它常适合地中海南部的气候,而且其实是极有价值的作物。到了16世纪20年代,它已立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北部的好几个地区,随即散播到地中海四周,深入欧洲中部,并南下非洲西岸。玉米如此迅速地散播到世界各地,以至于其原产地几乎立刻变得模糊难明。在欧洲,有各种不同的名称:西班牙玉米、印度玉米、几内亚玉米和土耳其小麦,反映出关于其来源的混淆程度。玉米传到中国的速度导致一些人错误地推断:玉米必然在哥伦布之前便已出现于欧洲和亚洲。玉米之所以传播得如此快,是因为它有非常受欢迎的特质。在对小麦来说太湿、对稻米来说又太干的土壤中,玉米能长得很好;因此,在无法种植已有的欧洲主食作物的贫瘠土地上,玉米提供了额外的食物。同时,它的生长期相当短,而就每单位的土地和劳力而言,它的产量比其他任何谷类都高。正常情况下,播下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可收4—6倍的谷实;对于玉米来说,这个数字则在100—200倍之间。
——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三、命运共同体:物种交流的影响
1、肉眼可见的优势
材料2:
明清时期,随着玉米种植的逐渐推广,玉米成为一些地区百姓的主食之一,并被看作是适宜备荒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清代被推广种植之后,经常被用来作为家畜的饲料和酿酒的原料,其药用、燃料、肥料等价值亦多被认识和利用。玉米还常被用来酿酒,从而丰富了明清时期的造酒原料。玉米、番薯等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对于解决明清时期人民的基本食粮、增加明清时期的粮食产量、平抑粮价有着重要的意义。玉米、番薯虽为杂粮,但却能够接济民食,充当农民的口粮。由于玉米、番薯的推广种植,增加了粮食的供应量,使得农民在解决了基本食粮之后,能够将价格比较高的稻谷等粮食投入市场用于商品交换。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的发展。而且,玉米、番薯自身也成为了用来交易的大宗商品。
——宋军令《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生物在中国的传种及其影响研究——以玉米、番薯、烟草为视角》
材料3:
欧洲的农民选择种植玉米以抵消不断折上涨的地租、创造剩余产品。他们把玉米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而把市场计值较高的稻米、小麦出售到发达地区和工商业城市这些集中消费稻米、小麦的地方。18世纪之前,玉米是农民和城市贫民的主要食品,18世纪之后,玉米逐渐成为肉、奶食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饲料资源,成为商品生产转化的中间消耗物,为欧洲的城市化、商业化提供基础保障。
——阿图洛·瓦尔曼《玉米与资本主义——一个实现了全球霸权的植物杂种的故事》
三、命运共同体:物种交流的影响
1、肉眼可见的优势
三、命运共同体:物种交流的影响
1、肉眼可见的优势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食物物种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播,自此,全球粮食产量开始提高,世界人口激增。同时,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粮食的种类,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另外,不同物种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更是推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文化的交流融合。
材料4:
玉米比小米、高粱和块茎植物都要容易保存得多。因此,酋长和国王们可以通过集中储存、集中分配食物来实现权力的最大化。在非洲西部的林带,玉米推进了比以往规模更大的国家的产生。阿散蒂王国自17世纪70年代后开始进行扩张,而其先头部队就以玉米为食,因为士兵们在远方的战役中可以随身携带这些食物。对于商人驼队来说,玉米也是很好的便携食品。因此,玉米还促成了包括奴隶贸易在内的大西洋非洲的商业化。如果商人及作为他们财产的奴隶找到一种方便携劳的食物供应的话,奴隶贸易就更容易深入内陆地区。
——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三、命运共同体:物种交流的影响
2、反全球化的理由
材料1:
通过将玉蜀黍和甘薯挤塞进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缝隙,在1700年至1800年间,棚民(福建等地客家人)和移民让这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为了开辟必须的农田,他们砍伐了许多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森林。失去林木的遮蔽,山坡再也不能蓄住雨水。土壤养分从山丘上被冲刷下来。最终,养分耗尽的土地甚至连玉蜀黍和甘薯都无法滋养了。于是农民会砍伐更多的森林,这个周期又再一次开始。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2: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三、命运共同体:物种交流的影响
2、反全球化的理由
但是,新物种的交流也对引进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对于美洲,马、牛、羊等动物的繁殖速度已远超其土地承载能力,而在美洲大量种植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破坏了当地的地表植被。此外,伴随着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全球性疾病等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对于中国,明清时期引进且推广的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虽具备耐旱、高产等优点,能促使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区域被加以利用,进而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材料1:
地理大发现使得人类文明开始全球化意义上的交流与互动。美洲、大洋洲地区则相继加入到以欧亚非地区主导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而在这场全球化的交流中,农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正是农业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才最终促成了之后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最终到来。因此,在工业社会到来前,农业因素是维持并推动全球交流与发展的最大力量。
——周红冰、沈志忠《20世纪前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
材料2:
“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截然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后记
材料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跨国旅游业等快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对各国生态环境、农业发展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被认作是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开展外来生物入侵的防控已是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工作重心之一。
——赵彩云《中国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外来客”》
材料4: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而且还在随着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等的发展不断加剧。
——王瑞《重大外来入侵杂草在我国的分布危害格局与可持续治理》
后记
全球一体化,意味着物种交流是无法逆转的时代趋势。因此,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极大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性,应对其同时带来的挑战。如制定相关国际公约、协议,成立国际组织与联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工作。同时,各国须高度重视外来物种防控工作,制定法律法规以规范物种出入境行为,并投入大量财政用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及科学研究,组织专家开展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技术攻关。
中国西南和中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湿气侵人。而辣椒具有驱风寒、祛风湿的功效,食用辣椒可祛湿抗潮,加上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适宜种植。此外,刚引入的辣椒颜色还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因此,辣椒传入中国后大受百姓欢迎,融入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甚至从某个角度上看,辣椒还象征着中国革命与文学艺术的巧妙联系。
补充:辣椒传入中国在西南和中南地区流行的原因
1、水稻在16世纪晚期被引入巴拿马,17世纪晚期被引入南卡罗来纳,从而使得这两个地区分别成为西班牙和英国这两个帝国的谷仓。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水稻成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国人引进的印度劳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隶集中居住的地方。据此可知( )
A、西、英在美洲竞争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结构发生改变
C、殖民活动影响作物分布
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2、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
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
C
C
3、新航路开辟后,在16世纪中叶前,玉米由海道传入中国闽浙沿海,随后进入长江流域、华北地区,最后遍布中国,影响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曾有人说:“美洲作物传华四百余年来,对中国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确实引起了一个长期的革命。”材料意在说明(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物种交流
B、美洲作物传入使传统农业发生巨大变化
C、美洲作物的传入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D、美洲作物的传入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C
5、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物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
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
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
6、“哥伦布大交换”是生态史学的一种观点,是一场东西半球之间生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下列有关表述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黑奴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
B、中国的丝绸瓷器开始传入欧洲大陆
C、美洲的玉米、马铃薯丰富了世界的餐桌
D、天主教信仰由美洲传入欧洲和亚洲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