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16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为了防范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列车进站前撤去动力 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D.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关于惯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掉落,是利用了灰尘的惯性
B.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不再具有惯性
D.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下列选项中一定是平衡力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自由下落的雨滴
B.环绕地球匀速飞行的神舟飞船
C.减速进站的列车
D.匀速直线下降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
6.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碰 B.若,则肯定相碰
C.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7.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食用传统食物元宵,还要打灯笼、猜灯谜,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如图所示,挂在绳子下端的灯笼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灯笼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作用点相同
8.下列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缓慢进站的火车
B.站在商场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乘客
C.空中下落的雨滴
D.绕赤道上空匀速转动的“北斗”同步卫星
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B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持静止不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具有惯性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具有惯性
C.所有具物体都有惯性
D.具有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它的惯性也就越大
11.如图所示,是重庆八中宏帆中学趣味运动会的“趣味球”项目,这个项目要求同学们同时用力拉着圆布的边绕,通过有节奏的收、放,让球在布上跳动,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力
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C.球脱离圆布后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向上的力
D.圆布托着球从最低点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布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
二、填空题
12.如图甲所示,小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4s~5s时间段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N。
13.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着网后使其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力是____力,运动员蹦到最高点A后使其向下运动的力是____力,运动员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受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4.如图所示,甲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
15.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它受力______(平衡、不平衡),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最大、最小);若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处于______(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6.如图,质量为4 kg的物体A被100 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恰好保持不动,则此时物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
17.如图,当用4N的水平推力推着书,书上的橡皮恰好随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书对橡皮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如果用7N的力推着书向右做加速运动,书和桌面间的摩擦力___________N,此时橡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受摩擦力”)
18.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红合作做的两个力学实验,其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_____图,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______图(以上均选填“甲”或“乙”)。甲图中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属于______摩擦(选填“有益”或“有害”)。
19.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 N。
20.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当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N,若使它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使它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上升的过程中,绳子突然断了,物体将会_______。(取g=10N/kg)
21.冰壶是一项兼具技巧与谋略的高雅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运动员蹬冰脚穿的鞋为橡胶底,滑动脚穿的鞋为塑料底。在一场冬奥会比赛中,中国队掷球员手握石球,脚向后蹬使身体向前运动。掷球员在球抵达掷球端栏线之前将球离手,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刷冰员在球运行线路前刷冰,可使球滑行得更远,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以上图文信息,在下表中描述两个与物理有关的情景,并写出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情景 物理知识
示例 蹬冰脚穿的鞋为橡胶底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小红同学为测出木块A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中所示的实验。
(1)小红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使木块A在木板上做______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在上述运动过程中,请画出木块A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_
(3)小明采用了另外一种设计方案,如图乙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实验时小明拉动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做了两次实验,内容如下:
①小明拉动木板的速度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②小明拉动木板的速度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请根据小明的两次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由,、可以得出“木块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______无关”。
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甲方案中,小明在左端放上2N的重物,右端放上1.5N的重物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_________(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平衡力。除了F1、F2以外他认为还存在另外一个力,请你帮他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力的大小_________。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_(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_(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小红同学也用硬纸板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她在组装支架上装配的两个滑轮不在同一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
2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如表。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1)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 __;
(2)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时所受的 __较小,运动的距离较长。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
(3)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反驳下面说法中的第__条。(填序号)
①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②小车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③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④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四、计算题
25.重为1000N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阻力始终是车重的0.1倍,求(g取10N/kg):
(1)小车的质量;
(2)小车所受牵引力.
26.一人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箱受到的重力为250N,求:
(1)木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27.把一质量为1千克的足球竖直向上抛出,足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方向总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是0.3牛。求:
(1)足球受到的重力;
(2)足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D
6.C
7.A
8.B
9.B
10.C
11.D
12. 3 1
13. 弹 重 非平衡力
14. 形状 运动状态
15. 不平衡 最大 静止
16. 40N 竖直向上
17. 0 4 向右
18. 乙 甲 有益
19.0
20. 50 等于 等于 先上升再下降
21. 脚向后蹬使身体向前运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掷球员在球抵达掷球端栏线之前将球离手,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2. 匀速直线
速度
23. 匀速直线运动 一定是 乙 直线 能
24.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阻力(或摩擦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25.(1)100kg;(2)100N.
26.(1)25kg;(2)100N
27.(1)9.8N;(2)10.1N竖直向下,9.5N竖直向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