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机械与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为了将放在水平地面,重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丁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50N
B.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200Pa
C.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为187.5J
D.在2~3内,绳对重物做的功为300J
2.将完全相同的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能够匀速下降;若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10N的拉力,可以使物体B以的速度匀速上升;若将物体B取下放置在A的正上方,并对动滑轮施加一个竖直向下16N的拉力,可以使A、B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绳重及摩擦,不增减器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匀速下降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动滑轮的重力为6N
C.B匀速上升时,拉力的功率为1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为
3.小川发现一个质量为1.35kg 的空心铝球(ρ铝=2.7g/cm3),他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容器M内盛有3000cm3的水,容器M置于水平地面,当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铝球浸没在水中静止且未触底,已知OB=0.3m,OA=0.1m, 物体C重为22.5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球受到的浮力为6N
B.铝球的空心体积为250cm3
C.铝球浸没后容器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3Pa
D.若将容器M中的水换成酒精,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4.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3N,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
A.在1s内拉力F做功0.9J B.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9N
C.拉力F的功率是0.3W D.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3N
5.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增大
B.运动员在A点时动能最大
C.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是小鹏同学坐在滑冰车上,爸爸用25N的水平推力推着,使他沿水平冰面向右2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50m。撤去水平推力后,小鹏又向前滑行了8m后停了下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等于2m/s
B.滑冰车通过后8m距离时受到冰面的摩擦力大于25N
C.小鹏与滑冰车在通过前50m距离中动能大小等于200J
D.撤去推力后,小鹏最后停了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如图,某滑轮组在水平拉力 F1 的作用下,拉着重 150N 的物体 A 以 3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物体 A 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 60N,拉力 F1 的功率为 P1;该滑轮组在水 平拉力 F2 的作用下,拉着物体 A 以 1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拉力 F2 的功率为 P2,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F1=150N,P1=450W ② F2=200N,P2=W
③ 3F1= F2, P1=P2 ④ F1=F2,P1=3P2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如图所示,一较重的长直光滑均匀杆AB,A端支在墙角处不动,开始时小张用肩膀在距B端较近的P处扛起AB杆,此后小张保持原有站姿并向左缓慢移动,使AB杆逐渐竖起.在竖起AB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杆对人的力和人对直杆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直杆的力做了功
C.直杆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小
D.直杆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9.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杆OC可绕支点A无摩擦转动,B处与物体M连接,M可看作一个质量为20kg的小正方体和一个质量为50kg的大正方体组成的凸字形物体(M与杠杆的作用点始终在B处),M的底面积为0.1m2, OA=AB=BC= lm,质量为50kg的小田站在杠杆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当小田站在O位置时,M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
②要使M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4Pa,小田应该站在B位置
③要使M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 小田应该站在C位置
④要使小田站在C位置时M对地的压强为2×104Pa,需将M下部分的大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五分之一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高空匀速飞行的运输机,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运输机的质量、飞行速度和飞行 _____ 均是影响其机械能大小的因素。随着运输机飞行距离的增加,油量减小,机械能 _______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如题图所示,小雪利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当她用大小为30N的力拉动木箱时,刚好使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A、B两只滑轮中,属定滑轮的是_______滑轮(填“A”或“B”),使用它的目的是_______。若物块速度大小为0.5m/s,则1分钟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_______焦。
3.小华同学用30N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N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内移动5m,小华做的功是______J,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
4.某同学用所学滑轮知识在家里阳台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升降装置,他用此装置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拉高10m,所用拉力300N。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若不计一切摩擦及绳重,动滑轮重___________N,用该装置匀速提升400N的重物时,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5.据科学研究,人的大脑在思考时相当于一个发动机。若某次考试一共考了60min,大脑共做功72000J,则大脑在这次考试中的功率为_______W;大脑做的这些功相当于把所受重力为_______N的物体提升了720m(不考虑空气阻力);质量为50kg的人从一楼走到3楼,1层楼高3米,所用时间为10s,则人上楼的功率为_______(g=10N/kg)。
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20kg的货物竖直匀速提高了2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总功为______J,工人的拉力是______N()。
7.如图,小明将一个重为30N的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5N,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1.6m,上升的高度h=0.6m。则小明对小车做的有用功是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8.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歼﹣10战斗机性能十分出众。已知发动机用1.22×105N的推力能使歼﹣10战斗机以二倍声速(设声速为340m/s)飞行,10s内发动机做功______,发动机的功率是______W;在歼﹣10战斗机水平匀速飞行投掷弹药后它的机械能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我国设计的“中华月球车”今年登陆月球。如图所示为该车的模型。物体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仅为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重力的,月球车的质量为120kg,它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g=10N/kg)。若它在月球表面上方竖直下落4m,则重力对它做的功为______J。
10.如图所示,小明用100N的拉力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重为240N的物体,5s内匀速升高10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在10s内,小明用绳a把重为100N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小红用绳b以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100N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点匀速拉至与B等高的D点。AB之间的高度差H为1.5m,CD之间的距离为3m。
(1)在图中画出甲(用黑色圆点代表)从A点匀速运动至B点过程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并求绳a对甲的拉力大小;
(2)求此过程中绳a对甲的拉力所做的功WAB及其功率P甲;
(3)若斜面CD的机械效率为62.5%,求绳b对乙的拉力。
2.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媛站在水平高台上,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通过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为500N的物体。已知小媛对绳的拉力F为250N,拉力F的功率为75W。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媛对绳子的拉力与对高台的压力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m/s?
(2)物体匀速上升时,小媛对高台的压强为多少Pa?
(3)若水平高台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100N,则该滑轮组所能提升物体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少?
3.如图所示,支点为O的轻质杠杆AOB。A、B为杠杆的两个端点,AB总长为1m,AO长为0.6m,在杠杆左端用轻质细线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C。右端用轻质细线挂着边长为10cm的均匀正方体物块D。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容器,容器的底面积为300cm2,当D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1)杠杆B点所受的拉力;
(2)正方体物块D的密度;
(3)若将支点O向右移动0.1m后,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从容器中抽去水的体积。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D
6.C
7.D
8.B
9.B
二:填空题
1. 高度 减小
2. 60 A 改变力的方向 1800
3. 150 15
4. 6 ×103 6000 83.3% 100 80%
5. 20 100 300W
6. 400 500 125
7. 18 45%
8. 8.296×108J 8.296×107 变小
9. 200 800
10.600W
三:计算题
1.(1) ;100N;(2)150J;15W;(3)80N
2.(1)0.1m/s;(2)18750Pa;(3)86%
3.(1)9N;(2)1.9×103kg/m3;(3)1000cm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