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同步小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开国大典 同步小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08: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 同步小练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渠道 宣布 八盏 擎(jìng)着 B.石栏 汇集 距离 诞(yán)生
C.旗帜 检阅 制服 电钮(niǔ) D.坦克 暴炸 隆隆 瞻(zhān)仰
2.国庆佳节,同学自创一副对联,请为他补全对联,最佳的一项是(  )
上联:祖国山______水秀
下联:中华人杰地______
A.川 灵 B.川 广 C.清 广 D.清 灵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股‘红流’”指的是两支接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队伍。
B.“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表面上指群众的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乃至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二、填空题
4.书法展示。(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shí lán huì jí yuè bīnɡ
( ) ( ) ( ) ( )
jù lí tǎn kè bào fā bā zhǎn
( ) ( ) ( ) ( )
5.根据课文《开国大典》内容填空。
这_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__的声音,经过_________广播,传到__________,传到________,使__________的心一齐欢悦起来。
6.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1.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副主席( )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 )义勇军进行曲( )
2.( )你知道吗( )桑娜说( )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
3.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 )初学记( )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
三、语言表达
7.在横线上填合适的词语,变成比喻句。
1.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________的掌声。
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________________一样。
3.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____________,红旗翻动,像______________。
4.游行队伍像______________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
8.精彩赏析。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能否把这句话中的“直奔”换成“走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这句话是________描写。“瞻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句话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仿佛让我们看到了________,也感受到游行人们________的心情。“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更深层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开国大典》选段,完成练习。
开国大典(节选)
①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②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③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9.选文写的是________的场面,作者按________顺序,略写________的情况,详写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10.“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表现了大典开始前( )。
A.场面的宏大 B.广场的美丽 C.群众很激动 D.群众很高兴
11.说说文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l)直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核心语段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tǎn tǎng)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jù jǜ)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2.给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13.这个片段描写的是________的场面(用小标题概括)。受检阅方阵的行进顺序是:海军两个排、________、炮兵一个师、________和骑兵师。
14.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景“________”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具体的“________”的描写。这是“________”的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15.结合短文内容和资料,谈谈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空军方队发生了哪些变化?说一说,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资料一: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空军1个飞行中队,只有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这几乎是当时人民空军的全部家底。
资料二: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空军方队和空降兵战车方队、地空导弹方队等12个空中梯队组成“蓝色方阵”,160余架飞机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表达空军将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空军的共同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擎着(qíng)
B.诞生(dàn)
D.爆炸
2.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人杰地灵:也说地灵人杰。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地。
根据上下联的暗示以及成语释义补充汉字,“山清水秀”对“人杰地灵”,都是并列短语。故选D。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流”指举者火把和灯笼的人们,“两股”体现了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BC两项均正确。
【点睛】
4. 宣布 石栏 汇集 阅兵 距离 坦克 爆发 八盏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集、离、爆、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5. 庄严 雄伟 无线电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全中国人民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语段选自《开国大典》。课文原句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6. 、 、 。 《 》。 “ ?” ,“ 。” 《 》, 。
【解析】

7. .雷鸣般 钢铁巨人 人的海洋 海上的波浪 两股“红流”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雷鸣般 钢铁巨人 人的海洋 海上的波浪 两股“红流”。
8. 不能,“直奔”一词反映了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急切、兴奋的心情。“走向”则显得非常平淡。 动作 恭敬地看 人民群众对国旗的崇敬之情 比喻 红流 游行队伍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的场面 幸福愉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光明
【解析】
【详解】

9. 开国大典前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 时间 毛主席进场 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
10.A
11. 表现出人们急切、激动的心情。 表现了人们对领袖和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解析】
【分析】
9.
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阅读文章可知,选文写的是开国大典前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的场面;从“早上六点钟起”“下午三点整”可知选文应用时间顺序;文章①段描写群众进场,第②段毛主席进场,第③描写典礼开始,从篇幅来看,详写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略写毛主席进场。
10.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从“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可知这句话表现了大典开始前场面的宏大。
11.
本题考查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l)直奔:径直向目的地走去。这个词语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心情。
(2)一齐,表示同一主体对若干事物采取同一处置方式。这里指大家都欢呼起来,表现了人们对领袖和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12.tǎn jù
13. 阅兵仪式 步兵一个师 战车师
14. 面 点 点面结合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15.可以看出,这些年来,我国的空军装备数量都增加了很多。这说明我国空军国防力量大大增强,我们的国家正越来越强大。
【解析】
【分析】
12.
本题考查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根据词语选择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还要注意一字多音现象。
13.
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从“海军、炮兵、战车师、骑兵师”可知这是描写的阅兵仪式。
14.
考查描写方法。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景”是总写阅兵仪式,这是面的描写,“各个方阵的风采”的属于详写,这是点的写法。点面结合的写法常在描写某一事物是同时进行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描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鲜活、生动,突出特殊和一般的辨证关系。
15.
考查概括内容主旨。结合两项材料,从空军的发展说明我国空军力量不断增强,也体现了我国正在不断的强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