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技高一筹( )
A.计数的用具 B.筹划
2.对文章《竹节人》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统领全文。
B.全文围绕“迷”这个词展开。
C.竹节人受到老师的喜爱,说明老师让自己玩有私心。
D.“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表现了老师威严的形象。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周末,我喜欢逛永州植物园。这里简直是植物的世界,有高大挺拔的松柏,有生机盎然的小草,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4.下列各句中的“新”与“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新”意思最接近的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C.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课了,教室里摆出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这句话写出了“我们”对玩竹节人非常着迷。
B.“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这句话表面上写同学们贪玩,连上课了都不知道,实际上是写他们对竹节人很着迷。
C.“他脸上的神情,跟我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这句话不仅写出了老师喜欢玩竹节人,更说明“我们”制作的竹节人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
D.“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这句话写出了“我”小时候有丢三落四的习惯。
二、填空题
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裂缝 ________工作 严厉地________
________的态度 ________的讨论 ________的怨恨
7.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______
想一想:采用下面的阅读方法,是为了完成哪一项阅读任务?(填序号)
关注“老师没收玩具,老师玩玩具”这部分内容。( )
A.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B.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C.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①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雨衣,我兴奋得地家里蹦来跳去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竹子长得真高。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
③舂陵河流向远方。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⑤不改变原意,修改病句。
A、会场里响起了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全校师生参加了“手拉手,我为灾区献爱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句子仿写:老师让我怎样感谢您!当我走向您的时候,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您却给了我整个荷塘;
我原想_____________ ,您却给了我________________;
我原想_____________ ,您却给了我________________。
9.看图,完成题目。
上图展示的是豆豆同学利用废弃的牛奶饮料瓶、乒乓球、吸管等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玩具小飞机。如果选送这款玩具小飞机模型参加学校小制作比赛,请你为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并简要写出一则推荐语。
名字: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⑤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⑥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⑦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⑧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10.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兵器名称对应的实际物品。
金篮棒—( )
虎头双钩—( )
11.第①段画“ ”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写出两种)
12.从第③段画“ ”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中,你能体会到作者要重点表达的是( )。
A.竹节人非常可爱,很好玩。
B.竹节人不受控制,不能做出灵巧的动作。
C.游戏很无聊,不能吸引“我们”。
D.制作竹节人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3.第⑤⑥段末尾都有“神气”,这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 )。
A.作者当时没有别的心情。
B.作者用竹节人征服了老师,很骄傲。
C.作者对创造的竹节人很是欣赏,心里很自豪,很得意。
14.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是怎么做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你最喜欢什么玩具?它给你带来怎样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花的……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咱买一把吧!”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晴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偶然一回头,望着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
16.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最合适的解释。(选填序号)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
A.酸味 B.疼痛 C.伤心 D.迁腐
心里一酸( ) 寒酸小气( )
17.为什么“我”一开始提出“咱买一把吧”,后来又说“俺不要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一直舍不得扔掉那把黄油布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的理解。
字义的理解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
技高一筹:指技艺比别人高一些,稍强一些。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B、D正确。C:错误,竹节人受到老师的喜爱,并不能说明老师有私心。
3.D
【解析】
略
4.C
【解析】
【详解】
无边光景一时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只有C选项中的新与题干的意思一致。
故答案为C。
5.D
【解析】
【详解】
竹节人在“我们”班很火,因做竹节人而疯狂用自己的毛笔或买毛笔做竹节人,所以“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买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6. 豁开 认真 批评 虚心 热烈 十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
中间为“地”,后面为动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动词的特点,然后搭配。
细长的裂缝、拼命工作、严厉地打击
诚恳的态度、有趣的讨论、强烈的怨恨
7. 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目的阅读”是根据阅读需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阅读效率、完成相关的任务。
常见的阅读目的有:提高写作能力;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培养兴趣;丰富课外生活;培养思考的习惯等。
常见的阅读方法有:
泛读:泛读的规律在于阅读的量,也就是广度。通过阅读收集大量的准备信息;
精读:精读要求阅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完全理解和通读,追求深度;
通读:即从头读到尾,目的是理解、通读、理解整体,以获得完整的印象,“鸟瞰全景”的效果;
跳过阅读:这是一种跳过阅读的方式。你可以把书中不重要的部分放在一边,专注于每一段的思想来阅读。有时读书遇到问题,反复思考不能为其解答,也可以跳过去,倒着读,可以前后把握;
快速阅读:快速阅读一本书的方法。你可以浏览一篇文章以了解大意。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略读:找出一个大概的想法;抓住评论中的关键陈述,找出要点,学习主要事实或典型例子。这部分内容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集中在标题、引子或结尾,你就能大致理解,达到阅读的目的;
疑读:“学贵有疑”,它的目的和重点在于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思考的习惯。它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善于质疑问难,边读边想,发现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去查读、询读,去解决问题等。
本题根据将自己阅读的书目写出来。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将自己关注的内容以及选取的阅读方法写出来即可。
题干中“老师没收玩具,老师玩玩具”说明这部分内容和老师有关。
8. 我兴奋。 竹子长得快捅破天了。 舂陵河唱着歌走向远方。 如果没有这一“舔”,难道那饭碗还有必要拿上舞台吗?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全校师生参加了“手拉手,我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 拥有一滴水 整个大海 拥有一颗星 整个星空
【解析】
略
9. 新式环保小飞机 一截牛奶饮料瓶,一个乒乓球,几根吸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一架玩具小飞机便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节俭·环保”的主题。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看图领悟图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内容具体,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为:新式环保小飞机 一截牛奶饮料瓶,一个乒乓球,几根吸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一架玩具小飞机便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节俭·环保”的主题。
10. 冰棍棒 钩针
11.比喻 夸张
12.A
13.C
14.老师自己玩竹节人 一方面说明老师童心未泯,另一方面从侧面说明了竹节人的吸引力之大。
15.我最喜欢我加的玩具小狗,它活灵活现,还会冲人汪汪叫呢。
【解析】
【分析】
10.
此题考查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兵器名称对应的实际物品。通过读文可知,金篮棒指冰棍棒;虎头双钩指钩针。
11.
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辨析。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像黄河长江”中将“桌上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像黄河长江”这里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裂缝夸大了。
12.
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也能侧面反映出了竹节人很可爱。
13.
本道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反复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神气”:指得意或骄傲的样子等。⑤⑥段末尾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创造的竹节人很是欣赏,心里很自豪,很得意。
14.
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短文内容“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可知老师自己玩竹节人,通过写老师对“竹节人”的青睐,写出了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说明老师童心未泯,另一方面从侧面说明了竹节人的吸引力之大。
15.
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即可。
16. C D
17.开始是“我”不懂事,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后来“我”知道了娘的辛苦,不想让娘为自己熬夜,所以说不要伞了。
18. 当时家里生活艰难,娘根本就拿不出钱来给我买伞。可是,我知道娘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说一句是一句的。 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解析】
【分析】
16.
本题考查多义字。酸的解释有多种,表示讥讽人的迂腐 ,例如穷酸、寒酸;还有悲痛,伤心的意思,例如酸楚、辛酸等。
17.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在文中找到此句描写语言的位置,结合前后文进行理解,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娘的难处,让母亲给我买伞。第六自然段当我看到母亲的辛苦,体谅到母亲的艰难,后来又说“俺不要伞了”。
18.
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1)“半信半疑”指的是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我有点怀疑是因为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没有钱给我买伞,有点相信的是我知道娘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说一句是一句的。
(2)文章最后一句可知我带着这把伞,是因为这把伞是母亲对我的爱的表现,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