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宇宙生命之谜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宇宙生命之谜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08:5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1 宇宙生命之谜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蟠桃(fān) 猜测 起原 揭开
B.辐射(fú) 拍摄 能源 昼夜
C.陨石(sǔn) 枯萎 因素 里论
D.着陆(zháo) 培养 观测 尚未
2.下面的词语与句中加点词意思相近的是( )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A.微不足道 B.可有可无 C.非同寻常 D.多如牛毛
3.《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开篇从古代神话谈起,以下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
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C.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D.为下文写宇宙天体具备什么条件作铺垫。
给带点词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
4.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A.系统 B.联结、联系 C.挂、绑
5.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
A.尊崇、注重 B.姓 C.还
6.生命的存在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
A.到 B.至于 C.极;最
二、填空题
7.补充词语并选择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娥奔月 沧海________粟 蟠桃________会 技高________筹
(2)银河是宇宙的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
8.积累好词佳句。
沧海一粟  猜测  起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枯萎  抵御  考察  探索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栗。
我还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一位同学在阅读本文时是这样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哪些启发?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重点阅读了第3~8自然段,知道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我进行了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不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但根据探测器的观测,火星上也不可能存在生命。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验证,近年来对火星的研究虽然有了新的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11.读选段,借助关键句概括天体存在生命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用得好,请分析一下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读选段时,可以用画出关键词的方法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 )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
(3)选段采用分条陈述的方法,清楚地列举了天体存在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条理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秘的火星
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同样是岩石行星,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有两极,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同样是岩石行星,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有两极,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以前科学家就认为火星上曾经有大量的水。后来人们对火星的探测进一步证明,火星上确实曾经有水。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火星上的第一滴水也许就是陨石或者彗星带去的。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就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持续了数亿年的陨石风暴,给火星送去了最初的水汽。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火星诞生之初,水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水就随着熔岩被释放出来,大部分以蒸汽状态飘散,小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充满低处,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火星上的水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的体积和重量比地球小得多,对物质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气体很容易脱离火星的吸引力而逃向太空。持续不断的大气大逃亡,使火星的表面大气压仅为地球的1%。在这么低的大气压下,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根本无法存在。因此,火星最终成了一颗万籁俱寂、荒凉干燥的行星。
1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______
②持续不断的大气大逃亡,使火星的表面大气压仅为地球的1%。______
15.火星上的水有两种来源:一是第一滴水也许就是______或彗星带去的;二是在火星诞生之初,水就已经______中了。
16.火星上的水没能留住有哪些原因?请写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读音不同的一项即可。
A项中,蟠桃(fān)应为[pán táo],起原应为起源。
C项中,陨石(sǔn)应为[yǔn shí],里论应为理论。
D项中,着陆(zháo)应为[zhuó lù] 。
2.A
【解析】
【详解】
此题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解答。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A:“微不足道”意思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B:“可有可无”意思: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C:“非同寻常 ”意思: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D:“多如牛毛 ”意思: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 形容极多。
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课文开头以神话引入,引出有没有生命存在问题,最后告诉我们人类一直在探索这个谜。开头结尾首尾呼应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故D选项不正确。
4.A
5.C
6.C
【解析】
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系:系统。
5.尚未:至今未曾;还没有 。尚:还。
6.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最少。
7. 嫦 一 盛 一 沧海一粟 嫦娥奔月 蟠桃盛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讲述嫦娥偷吃仙药飞上月球,从此与丈夫羿天地相隔的故事。
沧海一粟: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蟠桃盛会:神话中西王母在瑶池设的品尝仙桃的宴会。蟠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桃类食品。
技高一筹: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8.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一圈是24小时37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积累好词佳句。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
例如: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句子主要运用了 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地球、火星的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还能鲜明地突出中心点,更能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
9. 火星表面怎么会有生命存在呢? 虽然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第二步:加上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第三步:句号变问号。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按照方法,本题可以改为:火星表面怎么会有生命存在呢?
2.本题考查运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以运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进行连接。注意将重复内容“人们”合并。
10.这位同学告诉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文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需要仔细读,关系不大的只需要浏览即可。文章中有的信息可能不明确,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结合自己的感受,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这位同学告诉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文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需要仔细读,关系不大的只需要浏览即可。文章中有的信息可能不明确,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11.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12.“一般”表示普通,通常,说明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通常在-50~150℃之间, 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用这个词, 使文章的语言显得更准确、更严密。
13. √ × √
【解析】
【分析】
11.
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由原文,找到天体存在生命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再分点进行概括。
“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可知,我们依据每一个条件中的关键句可以概括为: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12.
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先解释词语,再分析其作用。
由原文“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可知一般”表示普通,通常,文中指总体上,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大多数情况下在-50~150℃之间。“一般”的使用,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3.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在读选段时,可以用画出关键词的方法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我们通过关键词句可以简要概括文章内容。说法正确。
(2)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水的重要性。故说法错误。
(3)选段采用分条陈述的方法,清楚地列举了天体存在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条理分明,让人一目了然。选段分条叙述了四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道明了天体存在生命的具体条件,让人一目了然。故说法正确。
14. 打比方 列数字、作比较
15. 陨石 潜藏在一些矿物质。
16.火星的体积和重量比地球小得多,对物质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气体很容易脱离火星的吸引力而逃向太空。持续不断的大气大逃亡,使火星的表面大气压仅为地球的1%。在这么低的大气压下,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根本无法存在。
【解析】
【分析】
14.
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15.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16.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再最后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