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乌黑(wū) 姿势(zhī) 活泼(pō) 聚拢(lǒn)
B.舞蹈(dǎo) 飘动(piāo) 遵循(zhūn) 随风(suí)
C.别致(zhì) 精美(jīng) 欣赏(xīn) 尘土(chén)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挣脱 挣扎 挣钱 B.撒手 撒腿 撒野 C.称心 称赞 名称
3.下列各组词语相互关系与“骄傲——傲慢”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逸——安闲 一无所为——一事无成
B.懒情——勤奋 清洁——肮脏
C.遗忘——牢记 一丝不苟——马马虎虎
D.淤塞——疏通 遮掩——裸露
4.右图成语来自寓言故事( )
A.画蛇添足
B.杯弓蛇影
C.掩耳盗铃
D.守株待兔
5.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两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在春风中跳舞。
B.夏天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炉在烤着大地。
C.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玩耍。
二、填空题
6.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并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骄傲 谦虚 懦弱 尘土 争辩
朴素 羞耻 擦洗 捧起 价值
骄傲:________________ 懦弱:________________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这句话写鹿抱怨自己的腿太细,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_的语气。
(2)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1)句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
(2)这句话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池子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鹿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他_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呀!”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这次我终于爬上天都峰峰顶啦!”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只美丽的角呢!(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了?(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读短文回答问题。
鸡蛋比西瓜大
在南美洲有一个美丽而物产丰富的小镇,却一直名不见经传。新任镇长切希斯非常发愁。这天,本镇的年轻人凯乐找到切希斯,自称能帮助他完成(心愿、希望)。
“镇长先生,这个点子是我昨天夜里突然想起来的。因为我要推销农庄昨天刚刚(培育、培养)成功的新品……”
切希斯听着,忽然一拍桌子,说:“就这么办!”
于是,小镇向全世界宣布了这样一个奇迹:它们那里的鸡蛋比西瓜还大。凡是有兴趣的人,可以于今年的8月8日,到镇上来一睹奇观。
这消息一发布,人们一片哗(huā huá)然。8月8日那天,小镇上人山人海。
在镇中心广场上的舞台,镇长切希斯亲自担任主持人,他先揭开大铁笼子上的幕布——里面是只很常见的老母鸡,它怎么能下出比西瓜还大的鸡蛋呢?还没等观众发出疑问,鸡蛋面纱被揭开,是很普通的鸡蛋。刹那间,广场上群情激愤,大家大呼上当(dāng dàng)。忽然,台上、台下出现了一群青年人,他们把一些绿色球状物分发到观众手里。人们恍然大悟,这些西瓜确实比鸡蛋小啊。他们急切地品尝了这种小巧玲珑的“袖珍”西瓜:皮薄汁浓,香甜可口,而且便于携带,这就是凯乐刚刚研制培育出来的新产品。
从此,风靡世界,不但是这种比鸡蛋还小的西瓜,还有关于鸡蛋比西瓜大的创意。
10.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1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
(2)像风吹倒草木一样。形容事物很流行,被世人所喜欢。( )
12.读短文填空。
(1)小镇向全世界宣布的奇迹是:____
(2)这些“袖珍”西瓜优点是:___、___、_____。
(3)人们对袖珍西瓜赞不绝口,同时也对____的创意赞叹不已。
13.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们把一些绿色球状物分发到观众手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它怎么能下出比西瓜还大的鸡蛋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儒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 )盛东西的,并(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5.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傲慢( ) 谦虚( ) 懦弱( ) 恼怒( )
17.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在括号里画“√”。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儒弱。”
(1)这句话说明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硬,和睦相处不等于懦弱。( )
(2)这句话说明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
18.画线句子中的“相提并论”指( )
A.相处平安,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19.选择:朗读陶罐的话要( );朗读铁罐的话要( )
A.语气自然平稳,读出平和讲理的语调。
B.语调紧凑高昂,声高气粗。
C.读出高傲的气势,要与对方争吵到底的语气。
20.联系全文想一想:当铁罐埋在泥土里,身体逐渐生锈、烂掉即将化为泥土时,他是怎么想的?它又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习作。
亲爱的同学,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请你把自己观察到和感受到的写出来。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250字;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选项即可。
A.“姿势”的“姿”读音为zī;“聚拢”的“拢”读音为lǒng
B.“遵循”的“循”读音为zūn
C.全部正确。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多音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辨析读音,选择正确的答案即可。
A “挣扎”的“挣”读音为“zhēng”,“挣脱、挣钱”的“挣”读音为“zhèng”。
B 这三个“撒”读音都为“ sā”;
C “称心”的“称”读音为“chèn ”;“名称、称赞”的“称”读音为“chēng”。
3.A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B、C、D 三项都是反义词,只有A项和“骄傲——傲慢”一样是近义词。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看图写词语的掌握能力。本题难度不大,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一个人背靠大树坐着,然后抓住图片里的中心细节:上方是这个人的遐想,里面有一只兔子撞在了树根下。由此可以判断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 “春天到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在春风中跳舞。”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枝条拟人化。
B “夏天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炉在烤着大地。”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太阳”比作“大火炉”。
C “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玩耍。”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鱼儿拟人化。
6.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软弱,不坚强。
【解析】
略
7. 遗憾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池子 比喻 懒惰 贪图安逸得过且过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鹿的感叹要用庆幸的语气读出来,表明他对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改变。鹿角美丽,却让鹿差点儿丧命;鹿腿难看,却救了鹿的命,让他脱离了险境。从鹿反问的语气中,可以体会到他不喜欢自己的腿,嫌自己的腿太细了,对此有所抱怨。
(2)考查句式转换。反问句改陈述句时,我们先找出句子中表示肯定语气的“配得上”,将它改为表示否定语气的“配不上”;再将反问词“怎么”去掉,语气助词“呢”也去掉;最后将感叹号改为句号。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1)内容出自《池子与河流》。通过开头““这是怎么回事?”池子对她的邻居河流说道,“我什么时候看见你,你总是滚滚滔滔!”可知本文是以“池子”的口吻进行叙述的,这里的“我”指池子。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泥土是本体,鸭绒垫是喻体,把泥土比作鸭绒垫。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8. 凶猛的狮子被鹿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 皱着眉头说 高兴地跳起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2.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早上爸爸一边看着报纸上的新闻,一边吃着早餐。
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1)如:他瞪大了眼睛,皱起了眉头:“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呀!”
(2)如:“这次我终于爬上天都峰峰顶啦!”妹妹激动地跳起来。
9. 西湖畔的楼亭,多么精致,多么雅观,简直像大师笔下的水墨画。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只美丽的角。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你不应该忘掉。 树木变成了工具和家具。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1)考查造句。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多么”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注意要求连续运用两个“多么”。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首先判断句子是否是反问句,虽然标点符号是叹号,但是语气是反问句的语气,答案就在句中,叹号是为了加强反问的语气。由此判定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3)本题考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4)本题考查缩句。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去掉 “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应有尽有的” 三个限定和修饰成分,保留下来的主要成分就是树木变成了工具和家具。
10.希望 培养 huā dāng
11. 恍然大悟 风靡世界
12. 它们那里的鸡蛋比西瓜还大。 皮薄汁浓 香甜可口 便于携带 鸡蛋比西瓜大
13. 一些绿色球状物被他们分发到观众手里。 它不能下出比西瓜还大的鸡蛋。
14.生活中要有创意,要敢想,敢做,敢于创新。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以及选择恰当的词语,多音字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平时要多读多练。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心愿:愿望;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文中要形容完成镇长切希斯的愿望,应选“心愿”,将“希望”划掉。
培育: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养:以适宜的条件使繁殖。
文中要形容培养出成功的新品,应选“培育”,将“培养”划掉。
“哗”为多音字,在“哗然”中读音为huá;还可以读作huā,哗啦啦。
“当”为多音字,在“上当”中读音为dàng;还可以读作dāng,当然。
11.
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1)在文中“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了”的词语为:恍然大悟。在文中形容人们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些西瓜确实比鸡蛋小啊。
(2)在文中指“像风吹倒草木一样。形容事物很流行,被世人所喜”的词语为:风靡世界。在文中形容凯乐刚刚研制培育出来的新产品,很流行,被世人所喜。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填空。
(1)由文章内容“于是,小镇向全世界宣布了这样一个奇迹:它们那里的鸡蛋比西瓜还大。”可知答案。
(2)由文章内容“他们急切地品尝了这种小巧玲珑的“袖珍”西瓜:皮薄汁浓,香甜可口,而且便于携带。”可知答案。
(3)由文章内容“从此,风靡世界,不但是这种比鸡蛋还小的西瓜,还有关于鸡蛋比西瓜大的创意。”可知答案。
13.
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的是“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本题中“主动者”是他们,“被动者”是一些绿色球状物。所以应改为:一些绿色球状物被他们分发到观众手里。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然后将反问语气词“怎么”去掉,再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去掉,将问号改为句号。
14.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记叙了年轻人凯乐敢于创新,用“它们那里的鸡蛋比西瓜还大”这个奇迹来吸引人们来到镇上一睹奇观。人们来到镇上看见母鸡就是普通的母鸡,不能下出比西瓜还大的鸡蛋。鸡蛋也只是普通的鸡蛋。大家认为自己上当了,当一群青年人,他们把一些绿色球状物分发到观众手里。人们恍然大悟,这些西瓜确实比鸡蛋小啊。就这样年轻人凯乐将自己刚刚研制培育出来的新产品推销了出去。
文章告诉我们创意是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勇于创新,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5.是 不是
16. 骄傲 虚心 胆小 愤怒
17.(1)√
18.B
19. A C
20.铁罐想起陶罐的话,心里惭愧极了,对陶罐说:“对不起,当初我不应该嘲笑你,不应该奚落你,让你难堪。我应该和你和睦相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看到你的长处。”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通过分析句子含义,可以知道填入“是……不是……”。
16.
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
“傲慢”意思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近义词“高傲”。
“谦虚”意思为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近义词“虚心”。
“懦弱”意思软弱无能;柔弱。近义词“软弱”。
”恼怒“意思生气,愤怒。惹怒。近义词“愤怒”。
17.
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
做此题可结合上下文中的句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和“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这两句陶罐的话,可以体会到陶罐的意思是“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应和睦相处”,即“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懦弱。”
18.
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在本文中指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选B。
19.
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仔细读文,由文中提示语“陶罐谦虚地回答”知道朗读陶罐的话要语气自然平稳,读出平和讲理之感。所以选A。
由文中提示语“铁罐傲慢地问、铁罐恼怒了”可知朗读铁罐的话要读出高傲的气势和要与对方争吵到底的感觉。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根据短文内容可以知道,铁罐对陶罐道歉,意思对即可。
21.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
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就是水仙花了,它清香典雅,有许多雅号,如:凌波仙子、雅蒜……是世界名花之一。
水仙花开放时的样子可美了:郁郁葱葱的叶丛中,挺立着十几株叶茎。每株叶茎上端对称的绽放着一朵朵花朵。洁白的六片花瓣前后两层围着金黄色的花蕊,像一群群芭蕾少女在翩翩起舞。花蕊中心有六根蕊叶,蕊叶上沾满了点点花粉,等待着风把它传播到天涯海角。它宁静大气,不妖不艳,吐着淡淡的清香。六瓣六蕊,六六大顺,是人们喜欢他的原因。
在古色古香的书房里,放一盆清雅的水仙花,读读书,做做作业,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在家里放一盆水仙花,更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它那淡淡的清香,能扫去你一天的疲劳。春节到了,它更是抢手,放在自己家里也好,送人也好,水仙花为人们付出了它的一切,它使人们快乐,不再烦恼,不再忧伤,它有着给予他人快乐的精神,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我越来越喜欢水仙了。因为它美丽,大气。虽然它没有玫瑰那样妖艳,也没有荷花那样亭亭玉立,但它依然为冬天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美,我爱它那种给予他人快乐的精神。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话题作文,写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如:初春绽放的迎春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等,只要是自己熟悉并喜爱的,都可以作为习作的内容,题目自拟。通过对植物的特点描写,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之情。写作之前要认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的外形、颜色、生长情况等特点,搜集有关这种植物的资料,做到把握这种植物的特点。
写作思路:
开头:可用对比式的结构,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植物。
中间:具体写植物的颜色、样子、香气、习性等。如:叶子的外形、形态;花的外形、颜色、姿态、气味。要写出植物的动态和静态美。还可以将植物的用途介绍出来。
结尾:表达出对植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