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10: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的“争”字,和“争奇斗艳”中的“争”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争吵 B.争论 C.争先恐后 D.是非之争
2.读下面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其姿态就像不同的狮子,在百年大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有生机。
A.假山上为什么会有石头?
B.假山上石头的姿态为什么会像不同的狮子?
C.这儿为什么会有百年大树?
D.有生机的是大树还是狮子?
3.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B.垂柳的枝条随风飘动,好像少女披散的秀发。
C.小明的脸蛋红扑扑的,好像秋天的苹果。
D.进了长江三峡,就好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师提出的建议,我们欣然接受。
B.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午竟然下起了雨。
C.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天气果然是那么寒冷。
5.“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将近"表示不到两点钟,“大约”表示三刻钟的时间可能是不完全准确的。
B.这两个词语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C.这两个词语不可以去掉,否则表述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了。
D.这两个词语有些含糊,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实验过程有漏洞。
二、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词。
辨( ) 蜜( ) 阻( ) 跨( )
辩( ) 密( ) 组( ) 夸( )
7.《花钟》一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来根据原文填一填。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________ 睡莲________ 万寿菊________
月光花________ 昙花________
(2)春天,万物苏醒,我也可以用不同的说法表达。
桃花________ 麦苗________ 山泉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照要求写句子。
(1)例句: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有限地在街上溜达。(提示: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这个路口总是很通畅,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那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提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句: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还狠狠地踩了几脚。(提示:关注加点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有序且优美的语句令人印象深刻。请你根据芍药花的名片,仿照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芍药花开花的时间和状态。
例: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花钟(节选)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
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
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
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
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0.第1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用“﹏﹏﹏”画出来。
11.读了文段,你知道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将这些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12.文中举昙花的例子作用是( )
A.说明昙花的样子美丽。 B.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与众不同。
C.说明昙花的奇特。 D.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3.仿照画横线的部分,用不同的说法来形容鲜花的开放。
铃铛花____________;妖娆的百合_________;向日葵___________。
阅读《蜜蜂》,完成小题。
蜜蜂
蜜蜂能为人们酿造蜂蜜,所以人们大都喜欢蜜蜂。但许多人对蜜蜂的习性和生活特点,还不甚了解。蜜蜂是一种昆虫,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群,生产蜂蜜、蜂蜡、王浆、蜂胶等,还为农作物、果树授粉,提高作物产量。
蜜蜂过大家庭生活。在大家庭里,有一只身体最大的雌蜂,叫蜂王。工蜂最忙,建造巢房、寻找蜜源、采粉酿蜜、打扫蜂房、抚育幼蜂、侍候母蜂、保卫家园,一切工作都由它们去做。
蜜蜂之间,不是用叫声联络,而是靠舞蹈传话。几只工蜂发现蜜源后,会兴奋地飞舞起来,告诉其他工蜂:蜜源已经找到,快快来采蜜。蜜蜂的舞蹈有某种规律,如头朝上飞,表示应向太阳方向去找蜜源;如果角度45度,这种舞蹈叫“∞”舞,表示蜜源植物在比较远的地方。一般蜜蜂飞圆形舞,表示蜜源植物就在近处。这些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工蜂就会飞向蜜源地采蜜。植物的花蜜或甜汁经它们配制后,变成胶状液体,这便是蜂蜜了,这是蜜蜂的主要食料。在蜜蜂的养殖基地,人们把一点点蜂蜜留给蜜蜂就够了,而绝大部分被人们收集起来,留作食用和药用。
蜜蜂对人类的好处很多,它们在采集花蜜时,身上沾着许多花粉,使农作物增产。蜜蜂制造的蜂蜜和蜂王浆,能治疗多种疾病,也是良好的滋补品呢。
14.蜜蜂的主要食料是什么( )
A.虫子 B.蜂蜜 C.甜汁 D.花粉
15.蜜蜂发现蜜源后怎样传递信息( )
A.蜜蜂发现蜜源后用叫声联络。 B.蜜蜂发现蜜源后靠舞蹈联络。
C.蜜蜂发现蜜源后做记号联络 D.蜜蜂发现蜜源后触角碰触传递信息。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蜜蜂之间,是靠舞蹈传话的。
B.蜜蜂如果头朝上飞,表示应向太阳方向去找蜜源。
C.蜜蜂是一种昆虫,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群,营造社会。
D.蜜蜂过着大家庭生活,在大家庭里,有一只身体最大的雄蜂,叫蜂王。
17.“一般蜜蜂飞圆形舞,表示蜜源植物就在近处。”句中的“一般”,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工蜂最忙,建造巢房、寻找蜜源……一切工作都由它们去做”。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表达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大自然,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你有过什么样的发现?你是怎样发现的?请你以“有趣的发现”为题,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一次有趣的发现写下来。
要求:过程清楚,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多义字。A、B、D三项中的“争”都是“争执”的意思,“争奇斗艳”和“争先恐后”中的“争”是“力求获得,互不相让”的意思。本题选C。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明白句子的重点是什么,然后根据句子的重点提出最恰当的问题。
本题所给的句子描写的对象是“假山上的石头”,“石头”的特点是“姿态像不同的狮子”,句子后半句“在百年大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有生机”依然是在描写“姿态像狮子的假山上的石头”。由此可见,本句的重点在前半句“假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其姿态就像不同的狮子”,所以,我们提出问题时应针对此部分内容来提问。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选项B符合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B。
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情况。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学生容易混淆比喻句和“像”字句,所以做本题的时候,应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且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选项A,这个句子虽然有比喻词“好像”,但句中只出现了一个事物“蜜蜂”,句中的“好像”表示的是猜测的意思,所以本句不是比喻句。
选项B,这个句子把“垂柳的枝条”比作了“少女披散的秀发”,是比喻句。
选项C,这个句子把“脸蛋”比作了“秋天的苹果”,是比喻句。
选项D,这个句子把“长江三峡”比作了“山水画卷”,是比喻句。
所以,本题答案为A。
4.A
【解析】
【详解】
考查词语搭配。
B项错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结合前文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可知应该用果然。C项错误,果然指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根据语意应该用竟然。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对句子的理解以及词语作用的考查。
“将近”表示不到两点钟,”大约”表示三刻钟的时间可能是不完全准确的,增强了文章的严谨性,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 分辨 蜜蜂 阻止 跨越 辩论 茂密 组织 夸张
【解析】

7. 绽开了笑脸 从梦中醒来 欣然怒放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含笑一现 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伸出自己的双臂,扭了扭腰。 山泉欢乐地唱起了动听的歌儿。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本题根据课文原文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补充句子能力,根据题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
本题根据句子“春天,万物苏醒”可知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故本题用要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物即可。如“桃花笑红了脸蛋”、“麦苗露出了可爱的笑脸”等。
8. 这儿真热闹啊!你看,在那宽大的草坪上,是一群群休闲娱乐的人们:他们有的在放风筝,看他们的眼神,好像恨不得自己也能长出一对翅膀,飞上蓝天;有的在地上铺着席子,在悠闲的睡觉,好似一只可爱的小猪,晒着太阳打呼噜;有的坐在草地上,望着天空发呆,好像在思考什么。 太阳当空照,我抬头看它,却被刺眼的光芒晃地眯住眼睛。我很好奇,为什么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差距如此之大? 猴子抓起男孩的帽子,迅速爬上了桅杆,将帽子挂在杆头。
【解析】
【分析】
【详解】
(1)考查了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例句中冒号前面的内容是概括写,后面是围绕着前面的意思具体写,故围绕的着“这儿真热闹啊!”来写句子,如:这儿真热闹啊!你看,在那宽大的草坪上,是一群群休闲娱乐的人们.他们有的在放风筝,看他们的眼神,好像恨不得自己也能长出一对翅膀,飞上蓝天;有的在地上铺着席子,在悠闲的睡觉,好似一只可爱的小猪,晒着太阳打呼噜;有的坐在草地上,望着天空发呆,好像在思考什么。
(2)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要求将你在生活中,观察或思考了什么写下来,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写话,注意结合题目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
(3)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仿写时,注意本句中连续运用了动作的词语。
9.早晨七点,芍药花穿上了粉色的衣服随风舞蹈。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首先我们要辨别清楚例句的特点。根据“牵牛花吹喇叭”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我们需要仿写一句拟人句。根据“大概在早晨七点”“粉色”等特征,可以写“早晨七点,芍药花穿上了粉色的衣服随风舞蹈”等。
10.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11. 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的时间
12.D
13. 摇响了洁白的挂铃 敞开了心扉 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解析】
【分析】
10.
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指的是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者主题。本段的中心句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后面围绕这一句话,通过举例具体说明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关键句可以概括此段段意。
11.
此题考查我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我们由句子:“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答案。
12.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我们由句子:“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可知,是为了说明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3.
我们由句子:“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我们可以说:铃铛花:摇响了洁白的挂铃;妖娆的百合:敞开了心扉;向日葵: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14.B
15.B
16.D
17.不能,“一般”说明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也有特殊情况,去掉后句意有改变。
18.这只工蜂像一个勤劳的员工一样,为着他的家园奋力工作。珍惜时间,不能浪费。
【解析】
【分析】
14.
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由文中“植物的花蜜或甜汁经它们配制后,变成胶状液体,这便是蜂蜜了,这是蜜蜂的主要食料。”可知,蜜蜂的主要食料是蜂蜜。
15.
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阅读文章第三段“蜜蜂之间,不是用叫声联络,而是靠舞蹈传话。”可知,蜜蜂发现蜜源后靠舞蹈联络。
1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阅读阅读文章第三段可知,蜜蜂之间,是靠舞蹈传话的。选项A正确;由文中“蜜蜂的舞蹈有某种规律,如头朝上飞,表示应向太阳方向去找蜜源”,可知选项B正确;由文中“蜜蜂是一种昆虫,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群”可知,选项C正确;阅读第二自然段可知,有一只身体最大的雌蜂,叫蜂王。
17.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情感的把控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一般”是指一样,普通,总体上。所以也会有特殊情心况,这个一般不能去掉,这是文章措辞严谨。 去掉后句意有变化。
18.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示例:从工峰的勤劳工作我可以想到环卫工人们,他们的勤劳店工作才能让我们的城市美丽又整洁。
19.范文:
有趣的发现
大家喜欢吃猕猴桃吗?猕猴桃虽然样子丑丑的,但是它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吃了可以补充我们体内所需的营养,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这也是我最爱的水果之一。为了吃到好吃的猕猴桃,我还知道了一个催熟猕猴桃的小窍门,是怎么得来的呢?
前几天,爸爸买来了一袋新鲜的猕猴桃。我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拿了几个出来,赶紧切开一个要品尝。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的开心劲儿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为什么?发生了什么?原因很简单,猕猴桃太生了,一口咬下像咬到了生梨,酸得我赶紧吐了出来。我皱着眉头向妈妈抱怨,妈妈听了却笑着说:“虽然是生了一点,但是我有办法让猕猴桃变软,变甜。”“什么办法?什么办法?快告诉我——”一向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又开始好奇了。妈妈却只笑不说,她往装猕猴桃的袋子里放了几个苹果,然后把袋子扎紧。看到这个场景,我又不解地问:“这样子猕猴桃真的会熟吗?”妈妈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好了,过两天保证你能吃到好吃的猕猴桃。”
今天我放学回家,妈妈拿出一个猕猴桃,剥了皮递给我。我接了过来,绿莹莹的果肉如同翡翠玉石般耀眼,好诱人啊!赶紧咬了一口,顿时,美味的.汁水在我的嘴中漫延,一股酸溜溜然后又甜滋滋的味道溢满唇齿之间。我边吃边问:“又买猕猴桃了?”“这就是前两天买的呀,我不是说过嘛,这两天就能让你吃到好吃的猕猴桃。”妈妈回答。“呀!这么快,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我真的很好奇呀。“那你自己去网上查一查好了。”妈妈卖了个关子。
怀揣着一颗好奇心的我,查到了资料,原来,苹果可以让水果催熟,因为苹果能够释放出一种叫做乙烯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水果快速地变熟。原来这就是猕猴桃快速成熟的奥秘,我又有了新发现。啊,生活中真是处处有学问呀!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次“有趣的发现”。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写自己的发现,不可以照搬别人的;②要突出“趣”字,让别人一读就觉得有趣;③要把发现的经过、结果以及自己在发现过程中的想法写清楚;④写完之后自己读一读,并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叙述你发现了什么事。交待事件的起因。
中间: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注意详略,要把经过写具体,场面描写要注意抓住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精心刻画细节要注意场面描写。
结尾:写出自己的感悟,点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